到过世界各地无数度假海岛上游览,它们有的小巧精致,有的复古多情,有的单是靠着碧海蓝天就能在众旅行目的地中拔得头筹,然而初夏时分我在山东半岛偶遇的这处海岛,却因为沉淀了太多太沉重的历史故事,而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勾起无数所思所想……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的湾口,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威海市的海上天然屏障,因此也被称作是“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现在的刘公岛看起来,似乎就是一处格外吸引人的度假海岛:峰峦叠起,与威海的高楼大厦隔海相望,植被覆盖率有将近90%,“海上仙山”名副其实。但其实这里该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化之岛”,甚至能代表一个民族的转折——甲午海战在这里爆发,也在这里结束。刘公岛所承载的沉痛的历史记忆,随着波涛缓缓涌上,无人忘记,也不可忘记……
如果不是有机会登上刘公岛,便从未想象过甲午战争的伤痛可以距离自己如此之近,却又在冥冥之中让人有更加坚强的勇气。从海上渐渐靠近刘公岛的路上,便能见到海边伫立的一尊高达15米的巨大石像,那是一位北洋水师的将官手拿着长筒望远镜毅然的望向远方,这里便是甲午战争陈列馆。整座陈列馆都是以“国殇”为主题,详细介绍、展现了从北洋舰队的诞生到甲午海战战败的全部历史。
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也是民族觉醒的分界线,都说“黎明之前最为黑暗”,那么1895便是黎明前的黑暗之始。我们仍记得当年历史课本上是如何介绍北洋舰队的将士誓死抵抗侵略者,也记得因为昏庸无度的清政府肆意消耗用于维护北洋舰队的财政拨款,最终导致战败。当时北洋提督丁汝昌便是在刘公岛上指挥甲午海战中的威海卫之战,见战局已定,大势已去,丁汝昌拒不投降,宁愿吞鸦片自尽,以谢国人。威海卫之战的失败,也令刘公岛彻底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借着此次战役要清政府割地赔款,一纸《马关条约》令其迅速壮大自身实力,而中华民族便从此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屈辱境地。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誓死抵抗外国侵略的开端,也是民族觉醒的重要契机,无数有识之士从战争中看到了国家发展的方向,便从此刻站出来,为了中华复兴而斗争。在陈列馆中,能亲眼见到一件件在战争中留下来的遗物,看到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从战舰模型到“七子之歌”,生动的展示了北洋水师和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全过程,以及北洋水师的战士们保家卫国的精神……这里有炎黄子孙时刻铭记的国殇,这里更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起点。
在甲午战争陈列馆中可以了解到详尽的史实,而甲午战争博物院则是一座大型的遗址类博物馆,这里的真实再现了当年北洋水师及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原貌,还能见到包括海军公所、水师学堂等众多颇具特色的清代建筑,讲究坐北朝南、背靠山水,建筑整体以中轴线为中心横向构图,最为主要和重要的建筑都在中轴一线,和左右次要建筑相互搭配,富有层次感。历史的厚重感透过建筑传递出来,抬头便是四四方方的天儿,多云的天气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当年的历史里,慢慢走过的是每一栋建筑的过往,是耐人寻味的历史记忆。
如今,刘公岛上的这些博物馆、陈列馆、古建筑不仅供人参观,也是非常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尽管战争已经过去百年之久,这里似乎再也见不到疮痍痕迹,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应该时时刻刻为民族敲响警钟:居安思危,今日中国跃升为世界大国,在我们享受现代社会的一切美好成果之时,也应该时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包含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如果你有机会登上刘公岛,除了那些令人流连的海岛景色,也一定记得到这里来感受历史沧桑与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