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拥挤”大街,像沸腾的人河,肥大的神牛却悠然横卧街心!
说实在的,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座首都或哪个大都会内有着如此的差距和区别。如果称其为“天地之间”或“天渊之别”,虽然这属夸张的手法,也绝不会遭遇异议。因为有人称新德里为“现代的交响诗”,而旧德里则被认为是“历史的活化石”。
新德里这首“现代交响诗”该怎样去欣赏呢?如果要在世界上找一个接近或类似的城市,我首先想到了美国的华盛顿有人一定会说我荒唐,觉得小编根本就没有见过华盛顿是个什么样子。既然能够这样说,我就有着自己的根据。华市,拿新德里与之相比,并不是处处对号入座,而是一种印象与感觉。比如说城市里没有成群的高楼大厦,建筑比较低矮,到处是绿荫和草地。还有一点更相似,那就是人的肤色,华市有百分之八十是黑人,印度人虽不属于黑种人,假若与黄种人和白种人相比,当然更趋向黑种人。要论整座城市的档次,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无论怎么说,新德里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它充满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当你进入这座城市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里有着宽广的林荫道,整洁的市容,马路四通八达,路面上行驶的也不乏各式各样的豪华轿车。虽然入云的巨型建筑并不多见,但各式风格与各种色调的楼群显示着卬度民族高超的建筑术,通过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现代楼房,可以洞悉印度民族在过去那伟大与辉煌的建筑史。
绿荫,又使这座首都十分宁静。楼房之间,尽是望不透的树木,片又一片,那浓密的树木背后,隐藏的是当今印度的魅力和神秘。尤其是那些富人区,又似颗颗明珠点缀和装饰着这座绿色的首都。秀丽的风景,优雅的环境,使古老的印度焕发着青春。花园绿树中的那些小洋楼,有印度教式的,伊斯兰教式的和西洋式的等等,也构成了新德里的一大特色。
对新德里印象最深的要数从总统府正门到印度门的那几千米长的“国家大道”。虽然大道只有几十米宽,但因无公交车辆行驶,显得依然宽阔。道路两旁,是平坦坦、绿茵茵的草地。草地外边,则是葱茏茂密的树木。草地没有围栏,也没有“禁止进入”的牌子。所以,就有闲散人员四仰八叉地躺在上面。也有三五人一堆一伙地围坐一起,或闲聊、或野餐,有的是一人坐在地上埋头读书,他们那里没有时间,只有一种浪漫中的享受。
若从方位来说,老德里在德里的东北部,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建筑完全连在一起,如果硬要人为地分为新德里和旧德里两个城市,说轻了,没有任何必要;倘若说重一些,那就是别有目的。比如说上海吧,即便浦东发展再大,也不可称其为新上海,而把原来的上海叫老上海,上海只有一个,不过有新区旧区罢了。
有人说这片古老的德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历史宝库,透视着印度辉煌的古代文明,随便扔出一块石头就能打着处古迹。城市里宏伟的宫殿、庄严的陵墓及古老的庙,而让人记忆深刻的只有一条大街,一条拥挤不堪的大街!可以说得上是世界最拥挤的大街了。马路两边,尽是一间接着一间的店铺,琳琅满目、杂七杂八的各式货物有的摆在货架,有的就堆积平地,从人缝里窥视了一下,主要还是日常生活用品,当然内中也不乏传统的木刻、石刻、金银首饰、象牙雕刻和翡翠珠宝等等。
拥挤的顾客,他们应是平民和贫民,围得一层又一层。汽车、马车、摩托车、三轮车和自行车在人缝里迂回行驶,车鸣人喊,形成一条沸腾的人河。除了这座老德里,世界上再也见不到如此的城市景观了。更有甚者,几条肥大的神牛,横卧街心,悠然自得,谁也奈何不了它们,让你哭笑不得。
街心,有一溜齐人胸高的铁栅栏栅栏两边,各有一道约一尺高一尺宽的水泥基座。为保安全,有时我们只好把住栏杆从那基座上侧身行走。人群中,有一个少儿乞丐“团伙”,一有机会就靠上来向我们这些外国人乞讨。但又有一位勇敢的瘸腿少年,每走一步都要三摇两摆,一路前后关照着我们一行人,不让其他那些光屁股儿童贴近我们。一两个小时的“观光”,他一直担任我们忠实的保镖。不论这孩子想的是什么,但保证了我们每个人这次探险游览的安全,理应给他一些小费。
大家皆是空手而归,但没有一个人后悔,而且各自都在庆幸自己取得了一个很大的成功。因为我们不仅看到了一条古老的印度街道,一个真正的贫民市场。一个历史“大观园”和一个肤色不同、信仰有别、服饰各异的“人种博物馆”,而且还带回了一脑子说不完道不尽的异国趣事。
新德里也好,老德里也罢,印度的首都就是德里。既有着今日的现代和豪华、又保留着往日的古迹与遗风,这样的城市才是一座完美理想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