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最美?一百万锡林郭勒人不服!

旅游 狐椒文旅 2021-04-13 11:06

原标题:呼伦贝尔草原最美?一百万锡林郭勒人不服!

以下文章来源于搜狐旅游 ,作者狐能吃和狐会玩

打开中国地图,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形同一匹腾飞的骏马,马首盎然,马尾飘扬,马蹄若隐若现,仿佛正在踏云踱雾。在这匹骏马的脊背和胸膛上,有一片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便是锡林郭勒。“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这里有不少蜿蜒绵长的河流,它们在草原上九曲十八弯,仿佛是闪亮的丝线,装订起一部关于草原的书卷。

锡林河是锡林郭勒的灵魂,弯弯曲曲的河道宛若一条银色的飘带缠绕在绿色大草原的腰间

#1 要读懂它,第一个关键词是——博大

没有来到这里的人,很难想象它的辽阔——这座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与河北省为邻的磅礴牧场,其总面积接近于整个英国,真正抵得上“辽阔苍茫”这四个字。

锡林郭勒,距京津冀经济圈最近的草原牧区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诗一般的句子,天籁一般的曲调,《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草原上传唱40多年,描摹出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乌拉盖草原,因乌拉盖河得名,地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三盟市的交界处,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天边草原”的美誉

锡林郭勒的朋友自豪地说,这首歌实际上是词作家火华深入锡林郭勒大草原体验生活后,妙手偶得的佳作。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晚霞夕照,骏马奔腾,牛羊肥美……歌曲浓缩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精华:风光是醉人的,生活的舒畅的,牧民是幸福的。

博大之美:牧民转场迁徙

在萧乾笔下,锡林郭勒是这样的:它有多么像海啊!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的两匹布那么完完整整,没有间隔。只有海才这么寂静,广袤得望不到边际,它永远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而只有在海上,人才会感到这么没有遮拦,自己这么渺小,以至潜意识里会莫名其妙地发生怕把自己遗失了的恐怖。

不同季节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最有灵性的地方当属锡林河河曲。锡林河是锡林郭勒大草原飘游的灵魂,它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全长270多公里,在绕经锡林浩特时,仿佛是飘拂着九曲十八弯的吉祥哈达,成为很多人向往的奇异美景。

1983年,中意合拍的历史巨片《马可波罗》,曾在锡林河摄入了大量的外景

草原深处,有多伦湖、乌拉盖湖、天鹅湖等大大小小的湖泊,它们犹如镶嵌在草原上的宝石,烟波浩渺,鸥鹭翔集,舒展着“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的柔美画卷。这些湖水也为豪放的蒙古族带来婉约与灵性,有的湖泊相传是草原母亲盼望游子归来时落下的泪水,抑或是一面天外飞来的神镜幻化而成。

金秋时节,东乌珠穆沁旗的道劳德湖波光粼粼

布日都淖尔天鹅湖,每年的5月或10月左右,这里都会迎来一群天鹅、大雁等候鸟前来栖息

#2 了解它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多样

这是一片草原之神格外恩赐的地带,它天高地阔,风卷云舒,被誉为目前全球原生植被保存最完整、草原类型最多、饲用植物最丰富、景观最美丽的大草原之一。年总降水量为150-400毫米,由东向西分布着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半荒漠草原和荒漠草原,是识别草原“谱系”的大课堂。

锡林郭勒草原南端的浑善达克沙地,草原与沙漠同框

在锡林郭勒行走,还有一种景观令人赞叹,那就是多样的地貌——其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沙地、洼地彼此交错叠置,其间装点着奇特的玄武岩熔岩台地和火山锥,以及诸多河湖。

宝德尔石林,中蒙边境线上的草原魔鬼城

东北部的乌珠穆沁盆地和西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更是两大亮点。前者堪称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核心的地段,有着“天堂草原”的美称。后者虽是沙地,却有着别样的绚丽——固定沙丘上遍布植被,是沙地榆、白桦、山杨、山杏、绣线菊和沙蒿的家园,是牧民们严冬中的避难所。

乌珠穆沁草原是位于锡林郭勒东北部的典型温带草原, 素有“草甸子”的美称

在这本读也读不完的巨著中,有一卷华章不可错过,那就是锡林郭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它位于锡林郭勒腹地,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是一颗真正的草原之心。

额吉淖尔,位于锡林郭勒草原的北部腹地,从空中俯瞰,大片的湖面呈现出特殊的红色

锡林郭勒的冬天,人间最值得

在这里,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疏林、灌丛和沼泽错落,形成了多元的生态环境。生长着种子植物658种,苔藓植物73种,优良牧草116种,它们与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共同反映了内蒙古高原独特的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被国际植物界誉为欧亚大陆的样板草原,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

苍茫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天高云阔

在“草原之心”的大地上,植被生长茂盛,整体高度可以达到80厘米以上,每一平方米内可以生长20种以上的植物。它们是有着精湛技艺的“草原绣娘”——线叶菊会开小黄花,沙参的小漏斗花朵则是蓝莹莹的,鸢尾招摇着它浪漫的紫色,还有白色的唐松草,红色的山丹,它们把草原变成了最壮美的织锦。

牧民和羊群,一旁是大片的油菜花田

蓝刺头,夏季的草原上很可能与它们不期而遇

#3 领略它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文明

旧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生存,此后,匈奴、鲜卑、突厥等北方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策马扬鞭。作为游牧文明和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岁月在这里留下了诸多遗迹——拥有600余幅古岩画的洪格尔岩画群宏大神秘,秦汉和金代长城遗址写满沧桑,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元上都遗址——这座建于13世纪中叶的都城规模宏大,曾是世界著名的大城市。1260年,忽必烈在此即汗位,为元朝的百年基业奠定了基础。

蒙古汗城,坐落于西乌珠穆沁草原腹地,是蒙古族风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农民起义、王朝更迭,元上都在纷飞的战火中繁华落尽。但曾经的商贾络绎、百家争鸣,给这片草原埋下文明与开放的种子。300多年后的清代,这里又走出一位杰出的蒙古族数学家、天文历法学家和测绘学家,他就是明安图。

元上都遗址位于正蓝旗闪电河畔,虽然仅存一些残垣断壁,但其外城、皇城和宫城三重城垣依次嵌套、轮廓清晰,规划格局一目了然

在明安图的家乡正镶白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家天文台观测基地和射电频谱日像仪正在探索宇宙未知的奥秘。观测基地里,100面白色的抛物面天线在草地上有序排列,这个占地10平方公里的天线阵就是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基地

与正镶白旗相邻的太仆寺旗,则以马为傲。太仆寺旗曾是清朝的皇家御马场,养马最多时达7万多匹,专供皇家军用马匹和御用肉食、奶食。如今,马匹不再用于交通和军事,蒙古族牧民养马,更多是出于热爱。

为了表达对马的热爱,在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的草原上,牧民几乎都养马,少则四五匹,多则上百匹,把马当作家里的一员

锡林郭勒的牧民们不仅精心养马,很多人还在家里的墙壁上悬挂马的画像,在屋内显眼的位置摆放一把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民间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音色或悲凉、或振奋,被人们看作是马的化身,牧民常用它抒发情感、荡涤心灵。

冬日草原上沸腾的荷尔蒙

锡林郭勒牧民的娱乐活动模拟场景

时至今日,锡林郭勒仍称得上是中国草原文化最为鲜明深厚的地区,催生了《黑骏马》等诸多草原文学。这里也是听长调的天然音乐场——长调像不停流淌的锡林河,像远方的山峦,低低地、缓缓地升起,又远远地、悠长地沉下去,在人们心中摇荡,无法收束。

撰文丨腿毛幽幽

参考丨中国国家地理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于搜狐享有

未经搜狐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

另有声明除外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