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杭州的西湖山水是一位柔美玲珑,娟秀里透着娴静,温婉里透着优雅的大家闺秀。那么福州的三坊七巷则是一位气宇轩昂而又钟灵毓秀,沧桑里带着睿智,沉默里带着俊朗的英才。
我无数次地走过江南的雨巷,悠长,绵绵的愁蔓延开来,任你的油纸伞开出一朵朵相思的花来。而在初午后的阳光里,灿烂,甚至还有点炙热。当你徜徉在位于福州闹市区一隅的三坊七巷,直面给你的却是一份历史的宁静和淡远。
双杭其实可以和福州的三坊七巷媲美,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若时光倒流百年,在福州上下杭看到的应是满目繁华。而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也将重新焕发她的魅力。
相比安泰河旁繁华热闹的三坊七巷,位于台江的上下杭更多了一份宁静,适合漫步,探寻隐藏着的老城记忆。
三坊七巷是福州南后街从南到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宫巷,黄巷,安民巷,吉疵巷。
走入其中,但见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亭阁相间。唐宋坊巷格局,福州民居特色浓缩于此。林则徐,沈葆帧,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郁达夫。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在特定的情境中,真实地向我们走来,令人感受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含义。
有人写过这样一首诗:走在这石板砌成的小路如同翻展着一张张黑白照片它陈旧却不失风采我注视着脚下的石头它沉默无语,它昂首挺胸石上有旧时光老故事巷里有新朝霞新乐章小桥风光美流水话语多梦唤上下杭,花开是时节梦醒上下杭,月光在滴水
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烟袋斜街,山西祁县晋商老街,被誉为三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百年古街,千年巷陌,古风遗韵。历史,在这里浓缩和诉说,仿佛有了历史的穿越感,更感到守望的艰巨与意义。
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一直以来是民俗、史学专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
福州的三坊七巷被专家学者称为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始于唐末五代,历经千年,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坊巷格局;但三坊七巷并非一朝而就,而是逐渐完善的。
沿河漫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静静矗立漫长岁月的三通桥。旧时这里水运发达,百舸争流,是交通要道,两岸的人们建造了这座石桥,便于南来北往的商旅往返。漫步桥上,听着河水流淌,偶尔瞥见水中的小鱼泛起涟漪,伴着清风徐徐,好不惬意。
三坊七巷始于唐末五代,历经千年,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坊巷格局;但三坊七巷并非一朝而就,而是逐渐完善的。
三坊七巷的形制,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或直呼为“非”字形。笔者觉得,它倒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南后街似叶片的主脉,向西伸出的三条支脉为三坊,向东生出的七条细脉是七巷。
如果以单体建筑而言,三坊七巷中的建筑也许并不起眼。论规模,它不如执商界牛耳之徽商徽派建筑;论体量,它不如山西晋商大院,更无法与江南世家大族的府邸相较;但它有它的优势、它的神韵和它的品位。它是特定地域环境和文化的产物,也是福州地域历史文脉传承不绝的标志性象征物。
只要你细细品味,上下杭那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永不褪色的记忆,时时会让你回眸在这片老福州十里洋场的商帮聚集地,旧时商贩们热情的叫卖声仿佛回荡在耳边,你或许还能细数曾经那些鼎鼎有名的商铺。
从建筑的平面布局来看,坊巷内的数百座明清古建筑多是数座毗邻,每座又是多进院落。其基本形态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形制。
北宋元祐年间,上下杭和苍霞地区为闽江水域。明末,福州地区自然寄泊港南移,上下杭地区因水路交通便利开始崛起,至清代发展到鼎盛。
随着旧城改造的步伐,老福州那些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老街区,上下杭、学生街、老车站慢慢消逝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可是老福州人那种恬淡自如、与世无争的生活一直都在继续。
我最喜欢留恋于那一座座名人古居。黄花岗72烈士中的林觉民,他的与妻决别书可谓是千古佳话。
三坊七巷古建筑的外部特征也有独到之处。江南古建筑中,绝大多数是呈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山墙,唯独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闽地特色。
漫步在三捷河边,轻轻摩挲古老的砖瓦古墙,仔细聆听这里的草木屋宇与你进行心的对话。
旧时风光无限的双杭老街区一度深寂斑驳,繁华不再,幸而如今又焕发新生,与现代气息奇妙融合。河边的各个小楼里已有不同趣味的主人,等待人们的探寻。
青砖古厝、雕梁画栋,福州上下杭的街头巷尾保存着老福州人割舍不掉的记忆。曾有人说,风味美食在上杭,古美建筑在下杭。
眼前街景实难与千百年来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令人惊异的是它那科举神话以及由这神话所编织出的一个个立德、立功、立言的所谓三不朽的创世人杰。三坊七巷的科举神话并非一日写就,它是千百年来世家大族文化接力的产物。
走进双杭路,这里有了新变化。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工程启动,上杭路依稀可见修复后的模样,重现过往的气息。日月交叠的轮换,春来秋往的涤荡,这里依然有人往来其间,虽多只是过路,或形色匆忙,或驻足留影,或遇故攀谈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气。在三坊七巷居住过的人,不论是什么年代,不论在什么地方,总是会用文章、诗词、曲赋、楹联乃至译作等精彩纷呈的文学形式,营造三坊七巷郁郁葱葱的文气。
这样的小巷子,极其温暖安静,站在墙根儿底下,想要喧嚣都不可能。老人们拿着蒲团看着小猫小狗打架,更显清静。
上杭路更多的是破败,房子歪歪斜斜的,有门的就大门紧锁,没门的干脆就用红砖封堵起来了。门牌是新的,天还是蓝的。
走着走着,时光仿佛凝固,一股浓浓的民国风扑面而来,此刻心是平静的,静静接受着老城的洗礼。
来这里游逛,看不到古代文治武功的辉煌遗迹,也没有历代古都沧海桑田的命运历程,更没有金戈铁马的浩然传奇。从如今保留的三坊七巷中,你看到和感受到的却是历史的悄然演绎与无意的变化,平静有序,和谐相安。
最喜欢这里的马鞍墙,线条极其流畅优美。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马鞍墙是呈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唯独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漫步三坊七巷,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古建筑,古民居,还有代代传承的那乡音古韵,行摄中陶然忘忧。
有个著名的景点——水榭戏台。在清澈的池水上,闽戏在这儿尽情地载歌载舞,演绎着人间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风情。回眸三坊七巷,行走在深深的庭院里,我仿佛闻到古代书香门第飘溢出的书香墨味。
不远的将来,再走上下杭,但愿可以品尝舌尖上的闽菜,可以聆听戏台中的乡音,可以触摸记忆中的童年,可以牵手行走间的先贤,可以在门掩黄昏的不经意间,看到城市天边的流霞余晖,可以沿着古街通幽曲径,抵达心灵的原乡。
友人感悟生活似乎也是这样:惟有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你才能在日常的单调循环与无尽喧嚣之外,看清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彷徨——像是展开了一幅曲折悲喜的地图,告诉你在那触不可及的明天,自己终归何处。
行人是渺小的,千年的络绎不绝,匆匆脚步,带不走几粒砂子;自由的行走可通天下,可阅览风尘无数,却动摇不了这厚重的历史。豪无疑问,对于三坊七巷,我也只是个过客。
远方的游子在不经意间随便推开哪一扇深宅大院吱吱嘎嘎的大门,都会看到老人和旧物安详地融为一体,静听斑驳的古墙上老木钟不慌不忙的敲击声,恰与远处喧闹的市井之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福州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城市,他像一位白发苍苍而又充满活力的老人,向我们诉说着这座古城的故事。福州最有名的景点就要数“三坊七巷”了。踏着“三坊七巷”的长条石,让我想起了外婆家那凹凸不平的石头路。那是我梦里经常出现的地方,是那么的亲切又是那么的令人怀念。
三坊七巷的美,美于粉墙黛瓦,亭台轩榭。美于青石小径,幽深巷陌。美于窈窕淑女,才子佳人。
三坊七巷的历史如今已翻开新的一页。传统与现代,朴素与华丽,静谧与喧嚣,巧妙地融合在三坊七巷这一个时空之下,其典型的代表要数南后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