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农房改造和环境整治,掩映在绿树青山中的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成为很多游客的休闲放松之地。特约摄影 郭旭/视觉重庆
4月5日,一场冷雨后,巴南区圣灯山镇滩子口村,白墙灰瓦的民居、幽静整洁的院落、潺潺流动的溪水、绿色如黛的青山……在泼墨山水画中渐次展开。画里乡村梦里乡愁,引来一波波游客。
在重庆,像滩子口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
2018年,我市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全市7929个行政村围绕“6+3”重点任务(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规划编制、引导村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完善建管机制、强化政策保障)开展治理,各地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必须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和特点,加强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确定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建管并重,持续健康向前推进。
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有哪些短板和突出问题?乡村振兴如何打好第一场硬仗?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观念难改
村民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如火如荼,但仍存在村民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示范村的示范引领不明显等问题。”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圣灯山镇的示范村滩子口村,在整治前期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圣灯山镇辖设11个村3个社区,是巴南区典型的农业大镇。由于村民生产生活用的秸秆、柴草乱堆乱放,畜禽散养、白色垃圾随手乱扔、粪污横流等,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突出。
巴南区城乡一体发展中心每年对辖区的每个行政村有5万元的补助资金,圣灯山镇11个村每年能获得55万元资金。
“辖区面积大,农户又分散,要是每个村的资金撒胡椒面平均用力,那点资金干不了啥。要是把资金集中起来,选取一些典型进行集中示范,效果或许要好些。”圣灯山镇副镇长喻勤介绍,滩子口村离场镇近、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较完善,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将其作为试点村开展整治工作。
经过两年的努力,滩子口村的变化显而易见。在当地采访时,六社村民冯绪均热情地邀约记者去他家参观。
穿过一片小游园,一座白墙灰瓦的民居呈现在眼前。“到了到了,这就是我家了,是不是跟城里的花园洋房没两样,里面更漂亮呢。”家里摆放整齐,冰箱、电视机等家电一应俱全,水电网也都入了户,灶台还贴了瓷砖,用上了抽油烟机,厕所更是打扫得亮堂堂的。
村党委书记杜朝均介绍,整治后,100余户农户门前的院坝得到了硬化美化,房前屋后的边沟也得到清理;通过亮化工程,公路沿线及重要节点装上了路灯,村民出行方便了,村容村貌也变得干净漂亮。
作为示范村打造的滩子口村整治后效果立竿见影,但示范引领的效果却不明显。喻勤说,他们定期组织其他村的干部、村民代表到滩子口参观学习,但总有人嘀咕:“还不是用钱堆出来的。”“有啥好学的,这些花台中看不中用,晒谷子晾衣服都不方便。”
有的村民因为项目没有落户自家村社,因而对环境整治不冷不热,甚至对环境整治的认识也有偏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滩子口村并非个案。
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是中国最美乡村之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级示范村,获得了多块金字招牌,但在整治之初,黄中华等许多村民都在闹情绪:“住久了的老房子,怎么弄也比不过那些新修的房子。”
“要我们修花台来种草草,山上到处都是,关键还要浇水施肥,多的事都来了!”
“要自己掏些钱出来改厕所,还费水,不划算!”
……
村民陈旧落后的观念,成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的“拦路虎”。
垫江县沙坪镇李白村实施垃圾分类等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变得干净整洁。特约摄影 向晓秋/视觉重庆
循序渐进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
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件易事。
圣灯山镇的做法是,结合打造全镇康养旅游小镇的契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示范点、示范村向11个行政村连片连面集中整治。
今年圣灯山镇将以6.8公里的圣灯路沿线的滩子口村、大沟村、沿滩村、西河村为重点,进行农房的外立面改造、污水管网的治理,“蜘蛛网”“蓝棚顶”的连线治理。同时在两年内分步骤对天枰村、石林村、圣灯山村进行环境的集中整治。加大对场镇周边的外立面的改造、公路的提档升级、公厕以及停车场等的修建,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过去的点到串联成线再到扩展成面。
针对群众参与性、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垫江县沙坪镇通过“五看一比方式”,激发村民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的主动性。
3月15日,毕桥村二社的黄中华夫妇又获得“最美清洁之家”荣誉。当天,和黄中华一样获得荣誉的还有4户家庭。但在以前,黄中华家是毕桥村清洁卫生最差的一户。
为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促成村民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镇村干部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村民院坝会以及村干部入户宣讲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同时针对群众文明习惯改变难、思想接受慢等实际情况,村里细化实行“五看一比”治理方式,即看房屋四周是否堆放整齐,看厨房厕所是否整洁无味,看室内摆放是否规范到位,看院坝圈舍是否井然有序,看庭院绿化是否美观清爽,比谁家清洁谁家庭院更美,并教育群众围绕扫、洗、摆、擦、捡“五字诀”,长效坚持搞好环境卫生。
观念转变后,黄中华家变化很大,房子虽破旧,但收拾得规规整整清清爽爽。黄中华还有了一个新身份——毕桥清洁家园志愿服务队成员,负责对周边的清洁卫生进行清理。
在他的影响下,现在很多村民主动关心村里的环境卫生,只要道路边、广场上、公共区域有人乱扔果皮纸屑,他们都会上前提醒,劝诫不文明行为。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十四五”期间,重庆在抓好“6+3”重点任务基础上,将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让人居环境整治向深处走。到2025年,力争建成39个成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和1000个宜居村庄,让环境整治由一处美到全域美,由一时美到时时美转变。
因势利导
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
滩子口水库从滩子口村穿村而过,境内除了水资源丰富、山清水秀外,森林覆盖率高达70%,是重庆主城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得益于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滩子口村不仅吸引了多家农业企业进村来发展,同时,村集体决定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禀赋,再结合村集体经营的中药材、蔬菜瓜果、园林苗木等打造成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民宿酒店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
在毕桥村,村里依托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结合当地的箩篼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山水田园景观,引进了5家企业到村里来发展休闲采摘业。为丰富业态,去年村集体整合涉农资金,还修建了一座占地480平方米的乡愁博物馆,同时配套修建了占地1万亩的油菜大观园,市民不仅可以前来观光游玩,还能进行种蔬菜、收油菜等多种农事体验活动。
黄中华就深刻体会到了环境变化带来的红利。毕桥村去年从明月山引入山泉水,潺潺流水让村子焕发灵动生机。他将自家院落修葺整理成农家乐,仅清明节三天,就净赚5000元。
据介绍,毕桥村2020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00万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2200元。村集体纯利润有100多万元,其中20%用于村里人居环境的管护。
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长效管理和有效维护,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引入物业公司,对全村道路、基础设施及居民房前屋后等公共区域的环境进行整治维护。
数据显示,“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改造农村户厕106.9万户,建设农村公厕3077座,建成109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乡镇污水管网4543公里,累计改造危房9.96万户,建设入户道路2.14万公里,建设通组公路4.4万公里,安装路灯35.5万盏;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2.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2%,回收废弃农膜2.2万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单个问题,而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工作,对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都大有益处。环境美了,游客来了,就实现了把美丽环境变成可持续发展的‘美丽经济’,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说。
记者手记>>
美丽乡村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
清明节小长假刚刚过去,许多出游的人有这样的感受:乡村美则美矣,但却美得“千村一面”,少了些内在的独特“气质”。
“赏花、采摘、农家乐”是标配“三件套”;餐桌上,黑猪肉、土鸡蛋、有机蔬菜,菜单上基本是“经典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旅游纪念品也多是流水线产品。赵村如是,李村如是,张村、王村也如是。
“气质”是什么?对于人而言,是内在魅力的升华;对于乡村来说,则是文化、历史积淀的自然流露。人的气质来自内心的修养,乡村的气质就在于与众不同的精气神。
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靠着传统的农耕文化而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最美乡村之一;巴南区滩子口村靠着高山水库的优势独领风骚,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武隆犀牛寨能一夜走红,源于原生态的土家族吊脚楼文化……每一个美丽的乡村都植根于它的气质之美,一街一巷、一路一桥、一草一木,以及每一个村民身上自然散发的气质。遗憾的是,一些乡村在改善人居环境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气质的养成,盲目照搬外地“成功经验”,花费了钱财和精力,照猫画虎,人为制造出了“千村一面”的尴尬。
颜值停留在外表,而气质才是真正的内涵。一味只注重外表的模仿克隆,终究不能散发出真正的魅力。东施效颦表演得再逼真,也不可能激发出令人心动的感觉。在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过程中,要兼造乡村的颜值和气质。
修路建桥容易,种花养草容易,但要修炼气质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久的打磨。每一个乡村都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可以发掘出人无我有的特色,继而通过乡约民俗的浸润,逐渐形成自己的精神面貌,久久为功,最终必将彰显出独一无二的气质。
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乡村才是美丽乡村最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帮助乡村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原标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该怎样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