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风潮来到上海

旅游 中国青年网 2021-04-13 05:53

原标题:“城市漫步”风潮来到上海

董雄飞在为队员讲解历史建筑。魏其濛/摄

扫一扫 看视频

上海80后青年董雄飞在2020年离开了供职10年的外企,把自己多年的爱好“城市漫步”发展成了主业。

“城市漫步”(citywalk)是一种新潮、小众的深度旅行方式,通常由领队精心策划路线和主题,带着10人左右的小团队,以观察体验历史、文化、建筑等为目的,在城市中漫步休闲。“城市漫步”在欧洲、日本等城市兴起,近年来慢慢在国内大城市流行开来。

每周选取几个半天,董雄飞会带领10名左右中外游客在上海市区走街串巷,讲述历史变迁、建筑风格和名人轶事。大家在回想历史沧桑的同时,也感受着现代城市的人情味和烟火气,拍拍照、谈谈天。就这样,两公里不到的路程可以走一个多小时。

“城市漫步”的运营者,往往需要对城市的历史、建筑、文化等分外熟悉。董雄飞的项目名为“行走的格里董”,“格里”在上海话中与“面子”相对,即衣服的“里子”,他想用“懂上海”这层意思揶揄自己。

董雄飞从小生长在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一带,对附近街区很熟悉。长大后在日本留学和国内外城市旅行的经历,让他对城市个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去了东京、纽约、巴黎,我发现它们有的东西上海也有,甚至上海更高、更新,而且上海还有很多无法复制的老街道、老建筑。”回国后,他在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同时,培养起闲暇时间探索城市的兴趣,时不时带着好友一同漫步,还收藏了有关上海历史文化的书籍1300余册。

1月下旬的一个周末下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记者参加了“‘巨富长’的另一面”主题漫步。几位同行游客来自不同行业,既有说着地道上海话的阿姨爷叔,也有对上海不太熟悉的年轻人。“巨富长”是巨鹿路、富民路与长乐路三条小街的简称,该街区不仅有多处知名历史保护建筑和各色有趣的小店铺,居民区内还“藏着”不少容易被忽略的建筑、门牌、书画装饰等。

例如,沿着长乐路660弄顺乐里,往居民楼的深处走,来到长乐路662号,就能看到一处于2015年被上海市政府认定为优秀历史建筑的独立式花园住宅。这座砖木结构的住宅曾是常州籍实业家吴镜渊的旧居,门楣上镌刻着带有汉隶风格的行楷“退耕小筑”。这里空间幽静、装饰质朴,传递出原主人在闹市中求安宁的隐士心境。董雄飞与队员们分享说:“上海不只有外滩、田子坊、新天地,还有许多类似这样‘小而美’的看点,只要你愿意探索,说不定就会有特别的发现。”

类似“巨富长”这样的漫步路线,董雄飞还策划了“《八佰》里的苏州河”“小南门的最后时光”“提篮桥的犹太方舟”等多个路线。在他看来,上海和伦敦、纽约、东京等城市一样,“城市漫步”的市场未来会继续扩大。“在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大城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正逐渐过时,游客不再满足于仅仅到访著名景点,而是对城市的各种细节抱有更个性化的求知和猎奇心态。”

事实上,2020年境外旅游受到限制,境内短途旅游、本地游逐渐形成风尚,政府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也不断积极策划新的文旅产品和服务。

2020年9月,第31届上海旅游节首次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举办,旅游节期间还成立了“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旨在进一步激活长三角区域文旅消费的活力与潜力。驴妈妈旅游网董事长王小松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上海有很多好的景区、IP、酒店和美食,小众团、自由行、自驾游越来受欢迎,“城市漫步”等项目就卖得非常好,未来适合在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开发。

在上海,“建筑可阅读”项目已经运行3年,目前覆盖全市16个区、开放建筑1037处、设置二维码2437处。今年春节假期,上海市文旅局策划了“乐嗨上海过大年”假日文旅品牌,7天内全市共接待游客492.16万人次,同比2019年恢复96%,其中上海本地游客占比81.55%。

除“城市漫步”外,董雄飞还和创业伙伴一同策划运营文创设计等项目。他们寻找、搜集与上海有关的艺术字、宣传画等,将一些公版文字和图样复刻下来,经过修改和再次设计,制作成徽章、明信片、帆布袋、文化衫等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董雄飞坦言,将“城市漫步”的个人兴趣发展为全职,与疫情影响了原来的职业有关,并不是他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把爱好发展成创业项目是一件有点残酷的事,有风险,也不一定能长久地保持住兴趣。年轻人有时间、有机会,可以尝试自由职业,但前提是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他建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来源:中国青年报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