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金
塔卧—茨岩塘属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被广大网民评为潇湘“红八景”,是我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多个红二、六军团革命活动旧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是我向往的精神圣地。塔卧被称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其中塔卧红校被称为“百将摇篮”。茨岩塘,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16500名龙山儿女在这里参加红十八师,被誉为“江南柱石·红色摇篮”。
旗帜,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余光龙 摄
近日,我满怀崇敬之情,踏上这块红色的土地。目之所及,耳之所听,革命壮阔,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在茨岩塘镇,参观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红色广场及红二、六军团兵工厂。在塔卧镇,向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参观了烈士陵园及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省委党校、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分校等革命旧址,认真聆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34年,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二、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实现战略大转移,牵制湘鄂两省国民党军主力,孤军深入武陵山区,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至1934年底,根据地版图东西达四百多里,南北达二百四十多里,建立县级政权9个,区级政权51个,人口近50万。11月26日,在大庸成立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12月10日迁至永顺塔卧,1935年4月12日迁至龙山县兴隆街,5月6日迁至茨岩塘,至12月8日红十八师从茨岩塘撤离突围长征,共计存在395天,其中在大庸16天,永顺塔卧122天,龙山达257天。在此期间,红军开展了土地革命、纠正“左倾”错误、发展党组织、发动群众扩红、粉碎反动派“围剿”、进行全民抗战宣传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孕育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湘鄂川黔根据地苏区精神。
在兵工厂陈列馆,仿佛看到了叮当锤炼的旺旺炉火。在十万坪战斗的讲解现场,仿佛置身红军将士奋勇歼敌3000余人的壮阔沙场。步入红军第四分校旧址,整齐干净的桌椅映入眼帘,顿感将士们征战间隙专注学习的火热场景清新扑面;在塔卧纪念馆的展墙上,一个红军战将在凛冽冬日穿着短裤抱手微笑的照片,彰显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揪住了我的心,更是震撼了我的魂。在茨岩塘红色广场“中国工农红军最后出发地”纪念碑刻旁,仿佛看到万余名龙山儿女,正以我血溅轩辕的英雄气概、不破楼栏终不还的豪迈情怀,与亲人依依作别,随队出征北上的壮怀激烈的场景。
群山低垂,翠柏肃穆。碑塔入云,那是先烈们巍巍不朽的气节;旌旗猎猎,那是殷血尽染的风采;实物陈列,那是炽热岁月的定格;展窗满满,那是卓越征战的风云画卷。
历史不会忘记:在茨岩塘参加红军的16500多名龙山热血儿女中,只有100多人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近16400人牺牲,有名字记载的烈士只有2400多人。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些壮美的诗词歌赋,都是对革命先烈们的贴切讴歌与不尽赞美。
三月春深,山川原野一切都是生机勃勃,人们在这方曾被烈士鲜血浸染的沃土上自由劳作。当然,如今的几百万湘西人民已摘掉了穷帽子,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正以饱满的热情致力于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的伟大事业中。我们不能忘怀,这样的生活,就是包括湘西优秀儿女在内的先烈们以青春、热血和生命的付出换来的,当倍加珍惜。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都弥足珍贵,让人肃然起敬。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色革命史,就是一部先烈们为实现最高理想在血与火考验的年代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谱写先烈们为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与湘西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
在红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接受思想熏陶和精神洗礼,就是为了在迈进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地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走先烈们没有走完的路,尽先烈们未竟的事业,续写民族伟大复兴的动人新篇章。
抚今追昔,回望过往路,眺望奋进路,我们当承传红色薪火,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让革命老区的不朽精神在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来源:团结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hynet0743@foxmail.com
监制/角角
责编/麻麻
编辑/王向远 李艾家
审核/尚欣 黄沙沙
更多资讯
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