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庙位于都昌县城之北二十里处,故称北庙。当年与位于县城的南庙并列为“都昌南北二庙”,可见其显赫之一斑。
北庙临湖而立,位于 汪墩乡细桥村委会东北方向的飞凤山。所谓飞凤山,也不过就是一条由陆地伸向湖心的余脉,有山之名而无山之实,只能算是鄱阳湖边一座半岛。三面环水,一面朝岸,庙就在这半岛之尽头。由于北庙的存在,那片湖域也被称为“北庙湖”。
千年石磉礅
当年的古庙已荡然无存,连瓦砾都难见一片,只有草丛中 几尊花岗石磉礅,在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历经千年风雨,那些磉礅至今虽然破损残缺,但纹饰之精巧,足见当年的豪华气派。占地几亩大的一片遗址,已经是野草纷披,茫然一片,让我们穿越时空,跨越千年,走进远古。当我们走在这片历史的记忆之中,不免心生一种离黍之叹。蠡水波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岁月轮回,沧桑了多少秋月春风。古老的北庙虽然湮没在历史的记忆里,但关于它的话题并没因时间而尘封。
北庙当年同南庙一样,都是祭祀东晋名臣陶侃的庙祠,所以旧时又称“陶公庙”。至于北庙建于何年,已经是一段难解之谜。现在能听到的,只是史书上的声音。据《都昌县志(同治版)·艺文志》记载:“ 北庙在治北二十里飞凤山上,有庙九十九间,今废。但未传其鼎建时代,元至正四年县丞翟复重修有记。”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北庙当年规模之宏大,气势之排场。特别是其中“有庙九十九间”六个字,更是让人想入非非。
新建北庙
据当地传说,当年“九十九间”的那种排场并非庙宇,而是皇家宫阙,天子气象,是晚唐诗人兼地仙的罗隐从上天请来鲁班师傅,要他一夜之间在这里造一百间金銮殿。当鲁班造到了九十九间时,因为土地爷承受不起,就假装三声鸡啼,结果让鲁班误以为天亮了,就慌忙逃回天廷,于是就留下了这“九十九间”气势恢弘的“金銮殿”。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是,当我们看到新修建的北庙大厅中保存的那两根高大精美的龙柱后,又激活了我们无穷的遐想。
那两根高大精美的龙柱,无疑是北庙的镇庙之宝。龙柱三米多高,上面浮雕着两条巨龙,在云中翻腾,下面雕刻的是海水浪花。柱下础石上雕刻着莲花纹饰,同样栩栩如生。浮雕的龙身肥美硕壮,一片片龙鳞圆润浑厚。这种刀法风格,应该是唐朝的产物,看来同罗隐的野心真有点关系。
宋淳熙五年(即公元1178年),朱熹出任南康府知军(都昌县当时隶属南康府),宋淳熙七年到都昌考察后,朱熹就写下了《乞加封陶威公状》一文。朱熹在文中说:“县境之南北有陶威公庙二所,其神聪明正直,阴有所助。庙貌建立年代深远,四时居民商旅祈祷,无不感应。故保明疏解奏,乞赠庙额,别立后宫,已祀其母。”(原文载《都昌县志(同治版)·艺文志》)
由此可见,在陶侃死后不久,都昌境内就有其庙祠,所以朱熹才说“庙貌建立年代深远”。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文献均可佐证,在各种版本的《都昌县志》中收集保存的此类文献资料还有多篇。如《陶桓公北庙记》、《重修陶桓公庙记》、《重修陶公庙碑记》等文献资料,都分别记载了明朝永乐年间、明嘉靖四年北庙屡废屡修的经过。
如今,北庙又在重修之中,而且是搬离了原址,大兴土木,已经重建了大雄宝殿和阎王殿,建筑面积共占地300多平方米。正在兴建之中的还有观音阁和两幢禅房及其他配套设施。同时还有38尊菩萨塑像已经安放起来了,每尊都在二米以上,朝钟暮鼓之声又回荡在这鄱阳湖畔。据黄昌达等人介绍说, 整个新北庙建成后,将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将达800多平方米,大小菩萨塑像共有108尊,还有宝鼎香炉等佛事器具和绿化。
一座庙宇的兴废,也许是一种时代的折射。
但是,庙宇永远只是庙宇,传承的应该是一种精神。陶侃不是神,只是一位名臣,但是在千年之后,他的某些精神却因为北庙,在都昌县得到了传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投稿爆料求助 | duchang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