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的太湖县,有一座正觉寺,它坐落于当地的黑石山上,开山建寺之人为觉定法师,当地人称其为"老师公"。
觉定法师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了,一心修佛,与人为善,平淡至极。
但是,只有当地的人才知道,与这位老师公有关的故事那样传奇,而且足以感动世人。
母亲生养之恩大于天,为母割肉背后的美谈
觉定法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农村,从小没有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时,觉定法师有一个俗家名字:陈多兴。父母就是希望可以从他身上看到未来的希望,能够让破败的陈家兴旺发达。
可是,人们总说这样一句话:人命天定。对于觉定法师而言,他的命可能早就已经定好了。当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辛苦劳作,操持家务。只有五岁的觉定法师非常想帮母亲分担一些,但奈何年纪太小,所能及的事情也不过是乖巧、听话一些而已。
有一天,觉定法师呆在家中,母亲下地后,突然来了一位化缘的僧者。当时村里人贫困,觉定法师竟然热情地将自己家中的食物拿了出来送给僧人。僧人便告诉觉定:
在离这个村庄几里之外的地方,有一处寺庙,也就是塔纳庵。
当时似乎正在接受朝香,于是后来觉定法师便与母亲过去烧了香。
谁也没有想到,这便是觉定法师佛缘之门的开启,从此,他心里有了一处天堂:塔纳庵。当然,母亲并不知道他的想法,只知道孩子好静,而且干家事之余也会自己雕刻个木鱼什么的。母亲以为是小孩子的玩意,并没介意。
到了觉定法师14岁这年,他竟然偷偷去了塔纳庵,当时他跪拜之后问师傅:
母亲为生活所累,可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帮助母亲,怎么办?
师傅却告诉他:
行善积德,百善孝为先。
又过了两年,觉定法师正式皈依佛门,在塔纳庵出家了,师傅赐法号:
觉定
。但念及母亲尚在,觉定一边修佛一边照顾母亲。如此,他白天在家里干活,晚上到寺里念经,这一坚持就是13年。
这一年,觉定法师将及而立之年,母亲却突然病倒,百治不愈。觉定法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想到村里流传的说法:
割肉做药引可治大病。
于是,他悄悄在自己的胳膊上割下了一条肉,煎药喂母亲服下。让人没想到的事发生了:
母亲竟然慢慢好起来。
这件事一传开,觉定割肉救母便成了当地的传奇,有人甚至认为,觉定法师是天生的普渡者,他救母亲是因为母亲为他的有缘人,所以母亲才会慢慢身体转好。但觉定法师自己知道,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修佛者,割肉救母实在是不忍心看母亲死去的无奈之举。
佛缘是靠修的,四十多年穿一件衣服是什么感受?
但是,对于觉定法师来说,他心里是一直都向佛而生的,母亲病好了之后,他更加虔诚地修佛念经,这一坚持就是一辈子。当然,这中间他经历了很多,包括母亲去世和动荡岁月。
那是觉定法师印象深刻的年月。他的经书、资料全都被烧了。为了保护一些东西,觉定法师竟然提前手抄了一份藏于野外的山洞里。
随后,觉定法师多次受到拷问,而塔纳庵也被毁于一旦。山上的僧众被赶下了山,包括觉定已经70多岁的师父,下山之后竟然在家里圆寂了。这一段时间是觉定最痛苦的时候,但他心中牢记佛家教导:
重心不重相,一句弥陀成佛道。
所以,他独自修佛,一心向佛。
1979年,国家开始落实宗教政策,觉定法师感慨万千。特别是看到太湖一带重新兴起的寺庙,他内心也滋生了一个想法:
修一座寺庙,让塔纳庵得到重生。
这一年,觉定法师刚好46岁,他曾作下这样一首偈:
惊涛骇浪一浮舟,二十五年浪里游;万拷千磨难不倒,誓奔极乐不回头。
说干就干,刚过完年,大年初二觉定法师便请了人为自己的新寺庙察看地形,最后将寺庙定在了
黑石山
。
这个地方前有韦陀山,左有钟山,右是鼓山,往下还有木鱼石山,为三圣之象。觉定法师选好地方,又征得了当地村民的同意,马上就开始建寺了。
当然,说起来很简单,但真的建起来不容易,物资短缺,又没有经费,一切都靠着觉定法师自己到处奔走。
他的鞋子是破了补,补了破,而他的那套百纳衣,更是从穿到身上就没有更新过。缝缝补补一穿就到了他的老年,
四十多年的百衲衣,可谓真正的千疮百孔。
可是,塔纳庵最终从金龙山迁了过来,觉定法师心中的梦得以圆满了。虽然修建这座寺庙用了他几乎一辈子的时间,没办法,他从不化缘,也不要求别人帮忙,都是自己七拼八凑,一点一点完善而修建成功的。
这是一个长时间累积的过程,直到2015年,正觉寺已经被修成了
大殿、殿寮、爱道院、禅堂
等多种设施于一体,投资超千万的寺庙。
觉定法师的一生无疑是付出的一生,他自种自吃,油、盐、瓜、果一律不吃,八十岁之前坚决不要人供养,相反,他为自己规定,八十岁之前他要供养别人。
而他的正觉寺之门规第一条就是:
积德行善、从我先行。
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觉定法师才过得淡然而悠长,才活得安定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