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晚,央视新闻特别节目《晚八点云上会》连线《两会1+1》,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谈及如何看待部分城市允许餐饮业摆地摊时,点赞成都“接地气、烟火气”的尝试。“两会”期间,无论代表委员还是新闻媒体,热情关注疫情下“允许占道经营”,此举显然超越了话题本身,而是旨在为城市发展治理“寻解”。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疫情之下的城市管理和经济恢复,是各大城市的一道必答的“应用题”。今年3月,成都市出台政策,允许店铺商户在一定区域内占道经营。一时间,美食之都的烟火气赢得了市民和尤其是商家的拍手称快,“一股清流”“太有人情味了”等风评如潮。两个月后,这一开先河之举交出了保障8万人就业、助力城区餐饮店铺达到98%复工率的“成绩单”。
流动水果商贩正在等待顾客(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人措手不及,也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创新应对,更需要在管理和兼顾群众便利之间找到最优解。疫情期间,对灵活就业人群冲击尤甚,这个群体面临找工作困难和生活困难,成都及时出台“灵活就业5条”,将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灵活从业人员,纳入临时救助范围。还有如很多停车场因疫情临时关闭,成都对街边违章停车实行温馨提示,只开罚单但免予处罚。很多亲历的市民,在接到交警电话通知挪车的那一刻,先是几分诧异,后是十分感动。
允许占道经营、救济灵活就业者、温馨交通提示单……是见微知著的创新治理侧影,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一以贯之的践行。这些满带城市烟火气的创新探索,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了抵御风险的环境场,为各类社会群体提供了共度难关的安全垫,是对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安危冷暖的真诚回应。它带给城市和市民的,是一份温情的感动,是一份郑重的承诺,是一次同行的携手,是对一个个难题的化解。
从若干创先河之举,可以窥见清晰的城市态度,那就是对新事物的“包容审慎”和柔性执法。
犹记得共享单车刚刚兴起,在各大城市出现诸如乱停乱放、破坏偷盗、占为己有等情形,成都积极研究探索,对共享单车管理运营进行规范,让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可以说,倘若没有“包容审慎”态度,共享单车、网约车等在今天看来已稀松平常的新经济形态,可能难以存在;如果不坚持柔性执法,“允许占道经营”这样的温情之举,也大概率不会发生。
在这座城市,创新以问题意识入题,以求解思维破题,以人本思维结题。许多创新似乎“自然而然”地发生,源源不断为破解经济社会改革难题提供良策。而以人为本解决问题,正是这一创新生态链条的核心。人,既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发展的终级目标。
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值得天下英才归心;一座有温情的城市,值得洒下打拼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