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广州海珠区石榴岗河碧波荡漾,两岸怒放的紫荆花将清澈的河水染得粉红,白鹭在碧水绿岸间翩跹,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这是广州市海珠区治水成效的缩影,大干围涌龙舟再竞渡,大塘涌边的咖啡屋里人们闲适地聊天,南箕涌边居民书写“焕然一新”牌匾挂在自家楼墙,跑步爱好者在阅江路碧道迎着珠江的风一路畅跑,好不惬意。昔日黑臭脏乱的河涌如今碧水长流,流进了群众幸福的生活里,流进了群众的心里。
2021年3月底,在海珠湿地的植树活动中,不少市民对植树点旁清澈见底的南丫围涌赞不绝口。而在一年半前,该河涌还是一条没有活水的断头涌。
调补活水后的琶洲北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让河水流动起来,河涌才有生命力,才有自我净化能力。海珠区珠江环绕、江河密布,形成马涌、黄埔涌、石榴岗河三大水系,辖区内河涌74条,水面率居全市之首。但受到城市快速发展的影响,区内河、湖、洼地等调蓄空间逐渐被侵占,河网水系不连通犹如“动脉硬化”病症困扰着河湖水质。不少河涌还成了断头涌,失去珠江潮水的涌入和滋润而“望江止渴”。以南丫围涌为例,历史上本与西江涌、东头滘涌相连最后东入珠江,西接土华涌。然而由于电力、燃气、城市快速路建设,南丫围涌与西江涌被阻断,成为一条无法单向流动的断头涌。
海珠区水务局坚决按照水系连通思路,尊重自然潮汐规律,尊重历史水系走向,实施河道连通工程,将南丫围涌断点打通,在此基础上,将沥滘净水厂中水作为补水来源源源不断注入南丫围涌和西江涌,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象得以重现。
石榴岗河两岸紫荆花绽放
石溪涌、瑞宝涌是面临同样困境且纳入国考的两条断头黑臭河涌。为改善河涌水质,海珠区水务局撤除石溪涌上游和瑞宝涌上游的两个截污闸,对完全污水化的连通段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大力整治暗涌暗渠。工程竣工后,珠江水通过潮汐动力涌入石溪涌,再经连通段流入瑞宝涌,两条河涌因为水系连通重获新生,消除了黑臭,实现了水体单向流动。
目前,海珠区持续发挥珠江环岛优势,在水系连通、清水活水、尾水利用等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推动敦和涌—康乐涌、南泰涌—广纸涌等水系连通工程,畅通全区河湖水系,重塑河湖水生态,提升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
今年是“十四五”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海珠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推进水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身边水环境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海珠区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赵雪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