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长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保定是拥有长城种类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2020年,保定市出台了《保定市长城保护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境内的古长城。今年,保定将强力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保定段)建设,这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保定建设品质生活之城的重要环节。河北青年报、《保定文旅》编辑部推出“万里长城在保定”栏目,进一步挖掘保定长城的故事与文化,以飨读者。
从白石口驾车约40分钟,我们来到倒马关,此处长城遗址位于保定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
于远山之巅南望倒马关,山环水抱,北面的高山阻挡了冬季寒冷的西北风,东南面的唐河河谷又可以使夏季的暖湿气流进入,带来丰沛的降水。溪水曲折而下,经明代石桥注入唐河,为山坡地的灌溉提供了水源。长年不断的悠悠唐河水,像一个巨大的臂弯环抱着倒马关。山峰雄伟瑰丽,绵延不绝,林木葱葱郁郁,宽阔的河谷上是密密的青苗,青青秧苗与翠绿的林木错落相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行走其间,宛如进入一片山水田园画廊。
与紫荆关一样,倒马关古称众多,在战国时叫鸿之塞,汉代改称常山关,北魏称作铁关,也叫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倒马关处于一条古老的通道上,这条古道称为“灵丘道”。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曾调集5万人修治灵丘道,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倒马关下关西城墙
古有“倒马关前必倒马,内三关中数它奇”之说,“倒马关”这一名从何而来?史上说法不一。一说此地山势险要,兵强城固,敌兵至此,必人倒马翻,因此而得名“倒马关”;再者,《太平寰宇记》和《元和郡县图志》均说其“山路险峻,马为之倒,因名”;此外,明朝马中锡《倒马关诗并序》中说:“关有两山对峙,其路极险,相传杨六郎到此马踣,故名。”另据明代王士翘所编的《西关志》所记:“在上城南门外河岸磐石上,有痕状如马倒所压,故云倒马石,后人因以名关”。而清代编纂的《畿辅通志》也说:“倒马关,山路险峻,马为之倒,故名。”虽然记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倒马关因地势险峻而得名。
由于倒马关的险要位置,使它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为历代兵家征战必夺之地。北宋时,名将杨延昭(即杨六郎)曾据守于此,后人为纪念杨延昭镇守三关的功绩,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在倒马关城西3公里的马圈山上建有汉白玉雕凿而成“六郎碑”。碑额抹角及两边雕云纹花边图案。碑文为:“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千百年来,多许文人学士到倒马关凭吊六郎碑,颂赞吟怀六郎威镇边关之不朽业绩。
现存的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来,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原倒马关气势恢宏,雄伟壮丽,关城全长约2.5公里,城池占地约7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足球场大小,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关城用条石和自然石加青砖筑成。
倒马关关城建凭险而建,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今人叹为观止。明朝李梦阳在《石将军战场歌》中亦提到此处:“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形容此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雄踞于唐河岸边的水关
而如今却难见当年雄伟模样,倒马关城的东门、西门、北门已被损毁,关城城墙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其余三面均被拆毁,只局部可略辨残迹。遥想当年金戈铁马,近观如今长城颓毁,不禁怅然若失。2020年4月,唐县文化和旅游局已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倒马关历史影像资料,以推动倒马关明长城的修缮工程,恢复原貌,这让我们对这座千年雄关的未来,有了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