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港位于海门市南部长江边的青龙河口,由青龙河而得名。青龙河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5)由涨沙形成的自然河道,是日盛沙和永埠沙之间的天然泓沟,由于泓沟两侧长满了芦苇,蜿蜒数十里一片青色,好似一条青龙,青龙河由此而得名。 如今青龙港居民尽数拆迁,青龙港成为工业园区。(2018)
青龙港简介
据说原先河口两侧各有一座土窑,好似青龙的两只眼睛。早期的港口在南星镇。民国十年(1921)南星镇坍入江中,港口首次北移重建,1923年重建后的港口曾发生火灾,港口毁于大火;民国十五年(1926)港口第二次移至三角镇;民国十九年(1930)港口随坍第三次北移至斜桥镇与黄家镇之间;1951年港口第四次移至青龙河口西侧,并向北至三厂建一条新公路(现新马路由此得名)同时在原港北500米处建新镇(现新镇也由此得名)。1954年青龙港沿岸开始建块石保坍护岸工程,至1956年全长3070米的保坍工程竣工,从此青龙港岸线稳定了。1967年港口又从青龙河口西侧迁至青龙河口东侧(即现址)。青龙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100多年中,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客货集散地作用,是苏北地区的重要门户,是通海地区通往上海的重要通道。上世纪70-90年代最繁忙时它有长江航线5条:即青申(上海)线、青吴(吴淞)线、青崇(崇明)线、青浏(浏河)线和青申高速客轮线。内河航线5条:即青龙至茅家镇、青龙至三阳镇、青龙至四甲镇、青龙至三星镇和青龙至二甲镇。日均旅客流量达8000多人次,全年旅客流量300多万人次,全年港口货运量达60万吨。青龙汽车站是南通地区最繁忙的汽车站之一,日接送旅客达6000多人次(含各乡镇及周边县市客车的接送量)。青龙船闸是通海地区重要的长江进出口通道,货物年通过量达90多万吨。青龙河是海门境内的主要航道,每年水运量达200万吨,占全县水运总量的一半以上。青龙港有各种中转仓库20多家,每日有上万吨货物进出仓库、码头。掘青公路是重要的省道干线,它纵穿如东、通州、海门三县(市)。人流物流在青龙港交会,形成了青龙港的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由于青龙港在客流和物流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解放后罗瑞卿、杨尚昆以及交通部、卫生部和省市等领导,先后或多次到此视察。1962-1964年期间,青龙港船闸曾由省交通厅直接管理,青龙港埠和青龙汽车站一直由南通市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由于航道不畅,青龙港虽然在1999年清明节随着最后一班客轮的启航而闭港了,但是它发挥的重要作用,它对苏南苏中经济特别是海门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是永远不可磨灭的。青龙港的发展我们不能忘记一个人,那就是影响一方土地,造福几代人的实业家--张謇。张謇在青龙港创办的业绩有数处,这些业绩有的已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仍在发挥着经济的支柱作用。
青龙港船闸
青龙港船闸是青龙河的配套工程,原名"会云闸",是由大生三厂出资42342两白银,聘请荷兰专家特兰克设计,于民国八年(1919)施工,第二年竣工的。上下闸首均为钢筋混泥土结构,锅底形钢筋混泥土消力池,浆砌块石立式闸室,闸底高0.5米,闸室长108米,叠梁式木闸门,绞关启闭,在当时实属先进。大生三厂建闸的目的是为了打通长江通道,便于和江南及上海的交流。解放后该闸交由地方政府接管,先后进行了三次大修,其通过能力不断增加,一度成为江苏省的重点船闸而由省交通厅直接管理,定名为江苏省青龙港船闸(1962-1966年期间)。目前仍是南通地区的重要船闸之一,由南通市交通局直接管理。
唐代淮南道与浙江西道
南布洲煮海 通东人 我们记得历史 才不会忘却历史
南通地区疆域的形成
南通古代的沙洲
文/陈炅
来源:《江海春秋》2016年01期
南通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北部,全市范围内除北部里下河地区外,其余都在广袤的江海平原上。五六千年前,南通大部地区还是茫茫海域,海安西北部青墩一带已经成陆。四五千年前那里曾经被海水侵蚀,后何时出水,于史无徵。如皋一带出水后,其地势高亢,是现代地理学上称之为扬泰砂咀的东端。江海平原是冲积平原,汉代以后到北宋中期,南通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曾有扶海洲、胡逗洲、东布洲等沙洲与大陆连接,清朝末年,又有一批沙洲连上了大陆。四次大规模的长江北岸近岸沙洲的并接大陆,江海平原展现在辽阔的长江三角洲上。
如东古沙洲──扶海洲
汉代,海陵(今泰州)的东方大海中有一片沙洲,史书上称为扶海洲,其位置相当于今南通市的如东县境。扶海洲的名称于正史中不见记载,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中却留下了这个沙洲的名称。对扶海洲的地理位置做出判定的要算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为最早了。他在其名著《读史方舆纪要》中认定,海陵县以东百里,汉时“有长洲泽,又东有扶海洲,今湮”。顾祖禹写其著作时,扶海洲早已与大陆连为一体,说扶海洲“今湮”,就是指这种状况。长洲泽为海陵县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湖沼地带,扶海洲在其东,准确位置于史书中没有记录。对于扶海洲,古代通州(今南通市区一带)的文人曾有过误解,多年来把通州当成扶海洲的所在。因此,许多文人墨客把“扶海”题名记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扶海洲与扬泰砂咀(旧称蓼角嘴)间有一条夹江,公元5世纪,扶海洲逐渐发育扩大,夹江在南北朝时期渐渐湮没,沙洲与其西边的大陆连接了起来。这是南通成陆史中的第一次沙洲连陆大并接。这次大并接使扬泰砂咀向东延伸了50多公里,可达今如东县长沙以东。5世纪时,海陵以东曾设立一批县级行政建制,如蒲涛、临江、海安、如皋、宁海等,这些县后又分别裁撤,到唐代并入海陵县。
胡逗洲的演变
南北朝时,海陵县的东南方有一块沙洲,这块沙洲《梁书》上称壶豆洲,《南史》记作胡豆洲,唐代为胡逗洲。按照历史自然地理的测算方法,沙洲在公元1世纪前后就开始在水下孕育了。
沙洲阶段的胡逗洲,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南通市崇川、港闸两区及通州区西部一带。沙洲四边环水,洲上水泊、河道交织,封闭的环境与农渔盐生产的自给,使沙洲境内民风淳朴。沙洲的东边还有南布洲、长沙、东社洲等较小的沙洲,胡逗洲先后与这些沙洲并接,不断扩大自己的范围。
唐末五代,胡逗洲上有静海镇,姚氏建立地方政权,先后归属吴国与南唐,其首领有姚存、姚制等。后周显德五年(958)后周军攻占淮南,在这里设立通州与静海县。通州州治驻静海,管辖静海、海门两县。
唐时胡逗洲上有许多盐场,居民多数以煎制海盐为生计。这些盐场一直到胡逗洲连陆以后还长期存在。宋初的通州有利丰监管理制盐业,州治东有金沙、西亭场,西有永兴场,东南有利和场,北有石港场,盐场环绕分布在州城四周。
胡逗洲与其周围的小沙洲并接,不断扩大自己的范围。《太平寰宇记》称,唐天祐年间(904~907),洲北的横江逐渐淤塞,胡逗洲逐渐与海陵大陆涨连,这是南通成陆史中沙洲连陆的第二次大并接,长江北岸延伸到今余西一带。这次沙洲连陆致使黄海海岸线内凹,掘港、马塘、石港、金沙、余西一线连成凹岸,黄海在胡逗洲与海陵大陆间形成一马蹄形海湾。地理学上称三余湾,其西部顶端在今通州区的石港,时下石港的“渔湾”应当是它遗留下来的水道。南宋末,文天祥从石港东出南下的“卖鱼湾”就在这里。这个海湾直到清末才全部淤积,成为陆地。
宋初海门岛及其组成
海门岛的名称首见于《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北宋初长江口诸沙洲的总称。海门岛有两个主岛,一为东布洲,位置偏北;一为顾俊沙,在东布洲的南方。北宋初的海门县就是建立在这些沙洲上的。东布洲的位置在今启东市北部,吕四以东、以南一带。海门岛除这两个沙岛以外,还有一些小沙洲也是它的组成部分,名称失考。因此,从自然地理角度理解,海门岛实际上是群岛。这些沙岛因处于江口海域,成为海盐生产要地。
东洲与布洲是长江口的两个较大的沙洲,渔盐业生产基地,这里一度成为五代吴国的重要经济中心。它们雄踞江口,犹如出入江海的门户,控制海上交通,为兵家必争之地。10世纪前期,为姚氏地方军事集团控制,因其处于地理要冲,南方吴越政权经常与吴国发生争战。《资治通鉴》记,后梁贞明四年(918),吴越大举伐吴,吴越战船500艘进抵东洲,吴越水师大败吴军,缴获战船400余只。第二年,两军又在东洲及狼山海一带交战。布洲的开发晚于东洲。五代吴大和年间(929~935),有个蒋司徒到布洲教民煮盐,此后布洲逐渐繁荣,成为吴国盐业生产基地。
东洲和布洲的位置比较接近,由于长江对泥沙的搬运作用,两沙洲约在10世纪中期并接,并洲后的大沙洲称东布洲。与史料中的写法并不完全相同。在《五代史》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均记作“东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则记为“东北洲”。马端临依据宋代资料,对这个洲名做了考订,在其巨著《文献通考》中记作“东布洲”。此后,明清史料中均同此说。
长江口的这些沙洲并不稳定,顾俊沙后来坍没,而东布洲则不断扩大。11世纪中期,东布洲与通州大陆连了起来。于是,海门岛由于其主岛的连陆而失去岛的形态,成为历史名词。东布洲与通州大陆连接后,长江北岸砂咀扩展到现在的启东市的东部一带,其东南顶端古称宋蓼角嘴。东布洲的连陆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并接。东布洲与通州大陆涨连后,海门岛的名称渐渐被淡忘。清代陆进《海门岛赋》:“烟波杳霭,锦禽籍此以栖迟;浊浪排空,樯乌因之而托寄。戴青山畔,西僧以此安禅;吕四场边,仙侣于兹游戏”,生动地追记了当年海门岛的境况。
通崇沙洲群
通崇沙洲群泛指18世纪以后通州及崇明县境在长江口的诸多沙洲。其位置约在今海门、启东两市的南半部。
宋初海门县是长江口北岸的一个大县,起初有户口120里(明代一里有110户),三乡一镇。宋元以来,海门县沿江地带多次发生水灾,县城屡遭江潮巨涛冲击而多次被迫迁移。从元至正到清康熙十一年(1672)的300多年间,海门县多次迁移县城,县境除吕四一角外,几乎没有土地了。于是,只得割借通州清干乡部分土地作为辖地,维持残局。清康熙十一年,海门县裁县为乡,并入通州。古代海门县在历史上仅存714年。长江在吞噬海门境土时,通州东部的利和、余中等盐场也被江潮侵蚀殆尽,金沙镇以东到吕四,呈一东西长、南北狭的半岛,凸入海中,蓼角嘴北移到了吕四以东。
清代,通州东南、崇明岛以北的长江北支水道中,出现了数十个沙洲,这片水域原为海门旧县范围。新沙出水,通州、崇明县两地以及江南的农民纷纷登陆,进行围垦。新沙变良田,吸引了大批垦民登沙围垦。由垦民争地而引起的纠纷不断,于是江苏巡抚报请清廷设立海门厅,归江苏省管辖以平息争沙纠纷。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通州、崇明两地划天补、南安、裙带、藤盘、日照、复兴、半洋、大安等40个沙洲建立海门直隶厅,这个海门厅就是现在海门市的前身。
海门设厅后,东南海口附近又涨出了一些沙洲。这些沙洲接近崇明县,多由崇明人移民开垦,归崇明县管辖,一般称为“崇明外沙”,其中最早出现的是惠安沙。乾隆中叶以后,惠安沙四周又有新沙涨出,如永丰沙、永泰沙、永兴沙、永旺沙等。海门厅诸沙洲及崇明外沙间有较宽的水道相隔,清光绪年间(1871~1908)这些沙洲终于和通州陆地连成一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崇明外沙中的惠安沙、连升沙、杨家沙等沙洲逐渐同大陆相连。1928年,在崇明外沙设立启东县,南通的境域大体形成。
从南通新机场二甲选址说开去,余西古镇的九季十三曹,两吴加一刁
江海平原的形成-关于南布洲(今通州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历史
来自网络 江海平原的形成-关于南布洲(今通州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历史_《南通城市论坛》_都市_西祠胡同
//www.xici.net/d219150426.htm
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在景物.东布洲条下载:元是海屿沙岛之地,古来涨起,号为东洲,忽布机流至沙上,因名布洲。既成平陆,民户亦繁。
显而易见,东布洲即东洲,即布洲。
《舆地纪胜》在南布洲条下说:旧是淼然大海,其中涨沙,复为布洲场,今为金沙场。
原来,南布洲即布洲场、金沙场,是布洲即东布洲的一部分。
《舆地纪胜》人物.姚原道条下写道:姚原道 世居东布洲,即今之静海也。
由此可见,静海也是东布洲一部分。
所以崔桐在《县志》上说:东布洲——唐末属吴,为东洲镇——后周显德五年改为静海郡,寻改为通州,析其地东为海门县。
可以说,东布洲之名始,就是一个整体沙洲。
或许有人说,那我们胡豆洲呢?胡豆洲是南北朝时的古名。胡豆,即蚕豆。胡豆洲,又作胡逗洲(州)等。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把胡豆洲放在泰州篇介绍:胡豆洲在县东南二百三十八里海中,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五里,上多流人,煮盐为业,梁太清六年,侯景败走,将北赴此洲,为王僧辩军人所获。《太平寰宇记》通州篇则云,通州“西至泰州三百五十里”。
看来历史上的胡豆洲虽属现南通范围,但在南通市区西三十里。千余年间,长江口沙屿变迁甚大,胡豆洲也几经沉浮。同样的情况是后汉书有载的扶海洲,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曰:“东阳废县在(泰)州东百里,其东有长洲泽,又东有扶海洲,今堙。”可见,如把今天的如东说成扶海洲,也是复涨后的扶海洲。
变迁、几经沧海是东布洲形成的特殊性。
今天的金沙,即昔日的南布洲,在南通东40里。历史上并不如此。
《舆地纪胜》载:布洲夹在静海县南40里大江中,潮势如箭激。
《海曲拾遗》《州乘一览》等志书则指出:南布洲在州南四十里大江中。《读史方舆纪要》则更为具体地说:布洲夹,州南四十里,有南布洲、东布洲,大海中沙涨为州也。
南布洲由南到东,这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如何演变的呢?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类比法来说明。
长江口沙洲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由于地球自转与洋流的合力,在海浪的推涌下,把江沙与海水相激而产生的大量电解物堆积在江口平缓处从而形成沙洲,并且往往成对地出现。此情,古今一致;我们可以观今而知古。
长江口最新的沙洲是长兴岛、横沙岛;崇明,也始于东沙、西沙,后并接。
东布洲原始状态也该如此。南北朝《舆地志》载:“海陵东境有东西二布洲”。时间约在东汉、南北朝时,胡豆洲东应该有一拦门沙,可能就是白水窝即以后的吕四一带。
约在唐初,东布洲的两沙洲连接成一体。但不是今天的通吕水脊,而是现南通南四十里再往东至白水窝一带的原通吕水脊。白水窝,即唐初骆宾王匿居的地方;白水窝是白水郎(海上居民)居住的地方;因其地未开垦,故又名白水荡。有的地方志或古籍记有唐代海门县,因正史未有记载,不足为据,但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或许唐海门建县时间短暂,未能给后人留有更多的记忆;即使有记载,也因唐代史籍散轶严重,现存的唐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淮南道有目无文,无从知晓。
那时长江主泓道在狼山北、现通吕水脊及其北。那里江水滔滔,波涛汹涌,更准确点,是茫茫一片的北黄海。那时的东布洲,似乎划归江南更合理些,浙江西道顺理成章地进行了管理。
不久,原通吕水脊中部没江,撕开了约百里长的口子。
约在唐末,撕开了的口子开始合拢。由西向东排开:金沙场,余庆场。不久,余庆场与吕四之间的夹江淤塞,为江场、芦场。江场非江姓之场,含长江演变成场的意思,犹如横江消失后演变为静海;芦场亦然。复为布洲的遗迹有二:金沙的进鲜港,芦场的曹严洼。夹江淤塞成陆后,其北一沙洲未并岸,即海门岛;南通藏的二迁海门图上有标。
这里要特为说明的是,复为布洲的二布洲,是因其方位而名;在州南的叫南布洲,在南布洲东的称东布洲,专指余庆场;当东布洲并岸且建立通州后,东布洲一般指海门县;因东布洲最初的政治中心在东部。
复为布洲后,东布洲又是一整体,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史诗。因有狼山,唐末乾符初浙江西道在此虚设狼山镇,有名无编;狼山镇遏使王郢不满而反。王郢谋反平复后,中原姚氏集团留守,设东洲镇,归淮南道管辖,拉开了50多年吴越、杨吴争夺东洲的序幕,成为五代的重要战场之一。
此时,长江主泓道规律性南移,复涨后的东布洲南坍北涨。终于南布洲等由南而东;终于原为长江主泓道的横江由于淤塞而成陆。姚氏集团把狼山西到曹严洼北口的横江淤塞地叫静海,后来即以曹严洼为界,西部与静海地为静海县、东部与丰乐镇为海门县。
复涨后,东部拦门横沙即吕四往南得到充分发育,先为T字型,后为厂字型。在横与竖交界处的内侧,长江流水相对平缓,于是泥沙迅速淤聚成陆并靠岸。这块成陆较晚的地方,姚氏集团叫为东洲,后来建为丰乐镇;姚氏集团还把狼山东的布洲,叫为布洲,建为大安镇;把狼山西的布洲,建为狼山镇;东布洲外侧的顾俊沙建为崇明镇。
横江淤塞后,只有南坍而无北涨;南坍重又威胁到东布洲。北宋初,海门有六乡;不到百年,合为三乡一镇。到元末,海门故城(距州215里)没江;明洪武二十三年一迁县(距州130里左右)没江,明正德九年二迁县(距州百里)没江,明嘉靖二十四年三迁县(距州70里)没江;至清初康熙十一年四迁海门(距州40里)没江撤县,古海门仅剩长不到20里,宽不满5里的吕四一角;原静海县,也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土地重归水乡。
此时,崇明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元初脱离海门升为州。崇明在长江口逐渐取代了东布洲的地位。清初,长江主泓道移至崇明南;于是在康熙后期,东布洲南坍戛然而止,且迅速复涨,促使海门厅于清中叶并岸,促使崇明外沙在清末接涨成陆。至此,古海门坍江之地大部分复现。按照规律,崇明迟早会并接;但必须待长兴横沙二岛连接且发育成熟,并取代崇明岛地位后方才出现。
综上所述,东布洲地理有演变,东布洲、东洲、布洲之名的内涵有演变,其不同时期的含义不尽相同,大小、位置有变化。这给我们研究古海门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我们必须清楚,东洲镇的范围即后来静海都镇的范围:是整个大东布洲以及顾俊沙。东洲镇治,叫为东洲或东洲市。东洲镇改为静海都镇后,政治中心西移,这里成为新建的大安镇治。故《通州志》有东洲即大安的说法。东洲镇后来又成为海门故县(后周、宋、元)县治,海门故县又叫东洲、大安。海门故县没江后,迁往哪儿?当然是迁往宋礼安乡范围内的小东洲即原丰乐镇治,按《读史方舆纪要》的说法,丰乐镇曾设过利丰监。一迁县与故县相距80多里。
南通地区语系片区
历史已经在那里了,,,
在沿海高速纵穿江淮大地抵达上海,沿途一望无际的苏北大平原.她.汲中华南北文化之精华,取长江淮河之灵秀,揽黄海东海之开阔,得富饶平原水乡之养育,成就江淮大地上物华天宝的鱼米之乡..
这块中华大陆的新陆地.是在大海中诞生的.
插图1 盐域南通上海地区成陆图
从地域变迁图中可以看出.在1128年成陆以前.海岸线基本在盐城海安一线(今204国道一线).上海南通尚沉于海中.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至前771年)长江中下游形势图
插图 南通成陆
南通成陆
苏北海岸线数度“陵谷互易,沧桑改观。”大海夺田时,“怒潮啸涌,百里为墟”,陆地遂成浅水湾。海潮东退,水湾又成陆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前的一次海潮东退,黄河夺淮后,黄水夹带大量泥沙于河口附近沉积,“淤垫日远,增地日多,”海岸线始长期稳定在阜宁盐城海安一线。
范公堤
唐大历年间,淮南黜陟使李承利用东冈这一天然的高沙冈地,修筑常丰堰以捍海潮。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建成海安至大团一段范公堤,后陆续延伸至北起丰赐墩(今属阜宁县),南至南通余西。此堤,是唐宋时期苏北境域海岸线。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原金沙镇古称
古沙,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原金沙镇(现金新街道、金沙街道)别称、古称。很少有人把金沙称为古沙,但在当地书画家的作品上还偶尔看到“书于古沙”或“画于古沙”的落款。其实,我们的祖辈把金沙称为古沙早就习以为常。清嘉庆五年(1800年)纂修的《两淮通州金沙场志》就曾列出“古沙八景名迹”。这里所指的古沙市即金沙镇;横桥,即虹桥,或称西虹桥。此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旧城改造时拆除。
很少有人把金沙称为古沙,但在当地书画家的作品上还偶而看到“书于古沙”或“画于古沙”的落款。其实,我们的祖辈把金沙称为古沙早就习以为常。清嘉庆五年(1800年)纂修的《两淮通州金沙场志》就曾列出“古沙八景名迹”。其中一景是“横桥落霞”,诗曰:
古沙市上小桥横,飞落残霞分外明。
一叶野航争晚渡,半天好雨正新晴。
低连雁齿随云卷,远散鱼鳞傍水生。
隐隐斜阳孤鹜影,低徊不尽为诗情。
这里所指的古沙市即金沙镇;横桥,即虹桥,或称西虹桥。此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旧城改造时拆除。
《金沙场志》所列“古沙八景”以及诗中把金沙称为古沙,也许是文人墨客追求风雅所为。然而,《金沙场志》是一部官修志书。书中在《考古金沙场》一文的开头就讲:“金沙亦名古沙。”并在“志原”中讲到,“此书本为九场志而设”,“今汇为金沙一场专志,细加考核补遗编为凡例”,再呈报审阅存稿,“更名曰《古沙全志》。”由此可见,古沙很早就是金沙约定俗成的别称。
那么,金沙为什么又称古沙呢?这需要从金沙成陆时说起。据《南通县志》及此前纂修的多部志书所载,在距今1400多年的南北朝梁代前期(502~530年),长江口外相继涨出胡逗洲、南布洲等沙洲。南通城区,原先就是胡逗洲;金沙镇,原先就是南布洲,唐天佑年间(904~907年),胡逗洲与南布洲涨接,形成东西长、南北狭的大沙洲,合称胡逗洲;后又与大陆涨接。
胡逗洲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为盐亭场;乾符二年(875年)置狼山镇遏使;于五代十国时的杨吴天祚三年和南唐昇元元年(937年),立静海都镇制置院;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同年改称通州。至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置利丰监于通州,辖西亭、永兴、吕四、石港、利和、金沙、余庆7盐场。天圣元年(1023年)改通州为崇州,又名崇川。明道二年(1033年)仍改称通州。直至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5月,废州设县,通州改为南通县。
属通州利丰监管辖的金沙场,即位于原南布洲上。对此,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第四十一卷也有记载:“南布洲旧是渺然大海,其中沙涨后为布洲场;今为金沙场。”志书还说,南布洲最初设置的盐场宋以前称布洲场,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取“披沙拣金”之义命名金沙,设金沙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设盐课司,渐成集镇,称金沙镇。就金沙镇而言,已有600多年历史。金沙作为古沙,历史则在1400年以上。
古沙风景
本期编辑:南布洲土著吴梦达
小编每天都会为您推送不同的优秀精品文章,欢迎广大地方历史研究爱好者订阅我们参与我们的讨论,也欢迎大家尽情的来吐槽和沟通交流,祝你阅读愉快,天天都有好心情!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编者按:
历史在那里
不远 也不近
并不是虚无
我们抽不到她的耳光
(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2021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