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长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保定是拥有长城种类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2020年,保定市出台了《保定市长城保护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境内的古长城。今年,保定将强力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保定段)建设,这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保定建设品质生活之城的重要环节。河北青年报、《保定文旅》编辑部推出“龙脊沧桑话长城”栏目,进一步挖掘保定长城的故事与文化,以飨读者。
4月的涞源,大部分草木还未萌动。于车中远望,一片枯黄,但于山下,多少或有松柏。此外,这儿的山杏较多,杏花报春,象一团团或粉或白的云朵点缀于山野。还有一种灌木,零零星星地开着小花,像满天星辰坠落大地,给看似萧瑟的大山增添了些许生机。
将车停在白石口长城附近,同行的涞源县文物保管所所长安志敏介绍说,涞源长城入自乌龙沟乡的苦壮石,出自南马庄乡狼牙口,总长122.5公里。此外,涞源地处要冲,自古有八条咽喉要道横穿太行山脉,称为太行八陉,而小小的涞源却独占其二:即飞狐陉和蒲阴陉。涞源长城成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攻打紫荆关的重要屏障。
刚下车,迎面就是猎猎山风,使这座野长城更多了几分“野”色,环绕四周,数不尽的圆滚滚白色巨石,或横或竖卧于山上,想来这可能便是白石口名字的由来吧。我们绕过刚刚松过土的梯田,来到山脚下,此处的山路虽谈不上险,但也稍显陡峭。爬到山腰间,风力渐弱,山体表层的石头多被风化成碎砂石,极易打滑,以致我们时而攀登,时而四肢爬行。登上城墙,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远眺四野,山连着山,起起伏伏,这修于明代的长城依山就势,神韵万千,盘垣在山巅。随着残缺石基拾级而上,来到一座敌台,这座敌台正建于重峦之巅,此地视野也更加开阔,长城若蛟龙尽收眼底,走势让人颇为惊叹,时而昂首向前,像巨龙逡巡山岗,时而温婉绵延,如游蛇顾盼左右。沿着长城向西望去,最终长城在重峦叠嶂的山中消失于视野。走到敌楼东侧,是白石口的一处水关,从水关沿山势向上,直达山顶,越过山丘,蜿蜒其间,再探谷地,一直向东消失于山天交接处。
涞源的长城有着人们最为熟悉的形态,每隔一段就立着一座空心敌台,也称敌楼,这是明朝名将戚继光主持整修蓟镇长城时定下的标准结构。涞源长城大多就地取材,连接敌楼的墙体部分,多以用当地石材垒砌的,而较少用砖。安志敏指着长城的敌台上的石匾说道,石匾刻有敌台编号,根据编号便可知晓这段长城所属的防区。涞源共有5个防区,分别是乌龙沟、浮图峪、宁静安、白石口、插箭岭,敌楼的编号就是“乌字XX号台”、“浮字XX号台”。遗憾的是,一些石匾已经遗失,县文管所还保管有部分。
除白石口外,涞源境内尚存乌龙沟长城、浮图峪长城、插箭岭长城、狼牙口长城等。其中乌龙沟长城保护最为完好,长城城墙完好率达到70%以上,敌台完好率为90%。而浮图峪长城浮字1号至28号敌台段长城保存完好率也与乌龙沟相差无几。依托丰富的长城资源,与极高的保存完好率,河北省委、省政府将涞源段长城列入长城文化公园第二批建设范围,而白石口长城继续向南,便是国家5A级景区白石山,届时,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会与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有效结合,这段历经四百年风雨的古长城终将再展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