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上海外滩观景的游客,应该不会去想太久远的事,比如自己脚下的大都市上海,本是江南水乡一角;它的基本格局样貌,全由水流的冲刷与水路的开拓而塑造,这便是浪奔浪涌的本意。而后方有开埠之利。当下所谓的上海滩,那些标志性的天际线,流光溢彩的商业街区,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图,以及密集的人流与高企的房价,只是时人意料之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罢了。
2020年,上海。本文照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2008年,上海外滩。
2011年,广州。
而当深入以上叙事格局,去追溯周遭城市之时,便更容易体察,所谓自然本源并非虚言,现代社会的流光溢彩,不过是水体之上漂浮的景观;而进一步看,自身的汗、别人的血,与江河里奔涌的浪花,以及空气中的湿润感,全是同一个水体所变换出的不同形态。生命便是水体本身。面对这一共同的本源,那些在国别、代际、阶层甚至性别之间的疏离和敌对,多少显得既可笑又悲怆。
就此,“水体”对城市而言,意味着广义上的公共基础设施,即流动、交融和共情的载体。
正在进行的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主题便是“水体”。即日起,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携手上海音像资料馆、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记忆之流:水文漫步者”项目,意图在这座城市之中,借由曾经的水道、仍在流动的水,以及人潮的来去聚散,体认人与人、人与城市的连接,探求自身与所处环境的诸种可能。
2019年,浙江开化。
2013年,深圳前海。
2013年,深圳前海。
2019年,浙江开化。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在手机微信中,打开 “上双水文漫步”小程序(扫描下方二维码),追随在线地图的标记,来到百年前的镜头停留之地,进而顺着前人的视线,看见上海水畔的过往。
抵达城市河流现场时,记忆之门随之打开。手机屏幕似乎可以连接起河的这边与那边、城市的现实和梦境,那些正在生长的和已被遗忘的、尚未过去的和即将到来的,便在眼前闪现。正是所谓逝者如斯夫。漫步者的实时行走轨迹,借由这个小程序,也将留在上世纪的水路图上,可以截图分享。
“上双水文漫步”小程序二维码
在“上双水文漫步”小程序当中,共嵌入了20处过往的摄影机视点。倘若20个视点都被一一解锁,即在小程序中获得相应20个徽章,便可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换取上海双年展限量纪念币一枚,先到先得。
这些对应的影像,来自本次项目的联合发起方之一——上海音像资料馆。这些资料实在来之不易。百年前,拥有摄影机、具备拍摄能力的,只有海外的影像机构;而原始视频素材又不存储,只用于当时的新闻片中。近年来,上海音像资料馆辗转于各国档案馆,如美国、俄罗斯、日本等,找寻零星散落的沪上画面,终于收集到一些资料,又结合史料进行具体地点标引,进而存档,我们这才得以一瞥上海故影。
“苏州河是最全的。” 上海音像资料馆暨SMG版权资产中心媒资产品部主任蒋春柳说。借上海双年展的契机,她希望这些影像更好地与这座城市的脉搏相连,而涌动的河水正是鲜活的见证。
2021年,上海虹口。
2016年,黑龙江双鸭山。
2020年,上海苏州河。
2020年,上海杨浦。
2010年,云南昆明。
的确,那些古老而珍贵的影像,画面上大抵总有水流经过。关于上海史,文字叙述并不缺乏,但我们脑中却无法勾连真切生动的场景。通过这些现场的画面,我们才真切意识到,那时的江水,与人的衣食住行,与战乱和饥荒,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比如,在苏州河上,有大批卖菜的船顺流而下,招展着各地商会的旗子,船上有摇橹的女人和光屁股的男孩;这里也曾举办热闹的龙舟赛;外白渡桥上的铁门骤然开启,黑压压的人群如洪水一样涌出。
当下,城市中的水岸,大多是宜人的休闲地,成为人们拍照的背景。这并没有什么错。而在这个项目中,信息技术让我们看见场所的历史,而非给景观加上滤镜、使其变成网红。
“上双水文漫步”小程序的开发者之一、城室科技的张鼎说,原本熟悉的路线或地点,在小程序背后,打开了另一面世界,而时空错位的体验永远非常奇妙。“借助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地点看到以前的水体,这是相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叠加;而同一个时刻,大家一起在城市中漫步,分享各地打卡经历,又是相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体验。水、城市空间、历史文脉,当这些内容交织在一起,就会产生出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
2020年,上海苏州河。
2019年,云南香格里拉。
2021年,上海长风公园。
2021年,上海长风公园。
由此,“水体”又意味着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当下,人们惯于呆在自己的世界,往往需要着意用力,才能突破层层信息茧房,发现并理解别人的境遇。比如,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人群,要做到理解而不猎奇,同情又不歧视,直至真正相互抵达和接纳,其间必然有水滴石穿的力量作用。
2020年,上海宝山。
漫步于苏州河-外白渡桥一带,两岸分处黄浦、虹口两区,景观小品的趣味差异,细看有些耐人寻味。一边是铺着透水砖的花坛,而另一边是绿油油的草地。两边都是新开张的咖啡店,工作日的客人不多,而外滩源那边有个网红公厕。一边正在整修河堤,男人在钻孔声中练习倒立,只当是日常风景的一部分;而另一边的建筑工程结束不久,尚有剩余的砖石,草地上丢着红色的烟盒,细看是“娇子”,四川人抽的烟。而这些都不妨碍来来往往拍婚纱照的人们。也许,相比历史上的苏州河,这里的地面实在还是太干净了。
河曾是城市生活的中心。我们设计了两条路线,将与感兴趣的小伙伴,进行亲身漫步和体察。相应的路上观察成果,将作为上海滨水故事脉络,有可能进入第13届上海双年展的主展馆,与艺术家Astrida Neimanis、Clare Britton和Aunty Rhonda Dixon-Grovenor漫步悉尼河流的成果并置(该项目获得澳大利亚政府外交贸易部资助,并由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和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馆提供支持)。路线包括:外白渡桥-苏州河沿线-外滩,即上海的母亲河;十六铺码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即城市的供水史。
2021年,上海南站。
同时,我们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一系列平行活动。邀请各个领域的学者,讲述人们的居住、交通、宗教、社会与文学,和涌动的水体的联系。具体活动信息日后将陆续发布。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城乡传播研究中心Media City Lab 发起人李凌燕,也是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她说:“以水为媒,计划参与者在城市空间现场的切身行进与技术链接下的历史影像间形成特定的意象关联,以此使城市获得时空延展,触摸到未曾谋面的城市历史脉络与人文肌理。同时与城市空间在体验、阅读、观看与打卡交流中的多重相遇,亦是对既有空间意义的当下思想嵌入与现场身体书写,意味着新链接与新思想的产生,也是对城市感知物的重新分配。”
2019年,浙江横店。
项目还在发生之中,我们也计划嵌入更多历史影像资料,寻获更多城市的水体脉络。如张鼎所说,“随着技术的迭代,这种体验也可以进一步加深。比如,利用AR方式,将大量历史记忆画面混合到现实空间,这种对比冲突将更具戏剧性。又比如,加入一些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可以丰富产品的娱乐互动性,让用户往里面留下一些内容,给另一个用户体验。这方面有很多特别的玩法,可以借鉴很多3A游戏大作。”
(感谢施瀚涛、朱恬骅、孙哲、曹伟、潘霁、冯路、汤惟杰、陈赟、张经纬、袁璟、龙淼、王桨、阿吹、奕骏对本项目的讨论和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解锁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