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人的方阵中,有一个流派,叫边塞诗派,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人,这些人,有的曾服役边关,有的曾想像报国,都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
比如,高适的七言乐府《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
又如,王之焕的那首人人都会背诵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再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边塞诗,从多个角度描述了守边者的情怀与落寞。
但是,更多的没有亲力亲为的边塞诗人,则是凭想象,创作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边塞诗,用以彰显汉家威仪。这类边塞诗人的主要题材之一,就是吟诗“受降城”。在中国历史上,“受降城”有三处,分别为汉受降城、唐受降城与明受降城,而被人们最常提及的,则是汉“受降城”。
汉受降城位于秦汉长城以北,大致在朔方郡高阙关(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石兰计的狼山山口)西北的漠北草原地带,于前105年为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筑,是自西汉以来在文献所载的受降城中,唯一一座真正为接受敌人投降而建的受降城。汉受降城为汉武帝的骑郎公孙敖所筑,前105年乌维单于死,其子儿单于继位,其年冬匈奴遇大雪,牲畜多饥寒死,时匈奴部众不安,左大都尉欲杀儿单于詹师庐以降汉朝,遗使厂求派兵接应。汉朝遣公孙敖在塞外筑受降城,驻兵以接应左大都尉。
因为受降城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在此后的历史传说中拥有了许多神秘色彩。受降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边塞意象之一,唐朝以来,尤为诗人喜爱。没有边塞生活经历者,往往闭门造车虚拟情景,以用寄托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感意绪,力图构建出典型环境中的别样抒情效果。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民间传说,这座受降城中有很多的宝贝,天气好的时候,受降城甚至还会出现祥瑞的金光。但是,自从日本人入侵中华,受降城遗址也被他们洗劫了一遍,这种金光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所以,也有人怀疑日本人已经从受降城中拿走了大量的宝贝,这才导致了异象的消失。
无论这种传说是真是假,受降城对于后人的意义本来就非常重要。它从汉代一路走来,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极具科考价值,也有助于我们一窥当年的大汉景象!
其实,汉受降城也确实埋有不少宝贝,遗址后来被发掘,该遗址中出土了不少西汉时期军用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生铁、弩机、铜镞、盖弓帽、五铢钱等等。所以,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受降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