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江逆流而上,经汉口,过三峡,便来到了四川。
从乐山向北数十里之外,到达一个物产富饶的小镇,这里“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这就是眉州眉山镇,在这里,提起三苏,无人不晓,因为三苏就是从这里走出去,自此载入中国史册,成为无数人追慕的对象。
父亲苏洵,生有二子,长子苏轼,次子苏辙,三人占唐宋八大家三席之地。
如果把唐宋八大家分成两大家,那么苏洵一定是自成一家的那个。
因为他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个没有进士功名,也是唯一一个不在朝为高官的。
但是他的文章,却让同朝代的人皆赞。
烟雨迷离的大宋王朝,留给我们很多旖旎的梦境,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苏洵以曲折的仕途酿成了一杯奋发的酒。
我们穿越世间风雨,溯洄宋时岁月,追寻他的轨迹,一起经历浮沉,领会人生真意。
家国情
仕途是触不到的梦
论大器晚成,没人比苏洵更典型。
苏洵从小就不喜欢念书,也不擅长“声律记问之学”,但那时候科举考试主要考的就是韵文诗赋。
十八岁那年,苏洵科举考试落榜,他开始放飞自我。
在之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基本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天约朋友一起去游山玩水,纵情于山水之间,附近的名山大川遍布着他的足迹。
他曾经在自己的诗里回忆说: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往还。”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二十七岁。
人不能只行万里路,还需要破万卷书。
这一点,已经为官的哥哥苏涣非常清楚,便有意点拨这个只知道玩乐的弟弟。
那一年,苏洵的母亲去世,他回家守孝。
守孝期间,二哥苏涣对他说,三弟,你饱览名山大川,都是我没有看过的,你能不能用文章描绘这些名山大川,也让我开开眼界。
听闻哥哥的请求,苏洵一下子红了脸,这把他难住了,因为胸无点墨是无法描摹锦绣河山的。
也是从那时起,苏洵开始发奋读书。
《三字经》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这里的“苏老泉”指的就是苏洵。
那么从哪里开始读起呢?
哥哥苏涣给了他一个方向,苏涣对他说,听长辈说我们眉山苏家是从外地迁过来的,你走了那么多地方,交了那么多朋友,能不能在游历的过程中,遍访长辈,梳理一下我们苏家的脉络?
于是,苏洵就在遍访名山大川的时候,给自己多加了一项任务:访求先贤。
为了查询历代以来苏氏的踪迹,苏洵不仅要访求苏家长辈,还要在古书中寻找蛛丝马迹,由此他查阅《左传》《战国策》《史记》,遍读诸史。
随着他的第一个成果《苏氏族谱》出炉,苏洵也对读史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别看《苏氏族谱》是哥哥为了引导弟弟布置的一项“作业”。
但其实它非常有价值,自唐末以来,谱牒之学就因为战乱几乎断绝,《苏氏族谱》中谱例的建立,一直影响到明清时代。
此时的苏洵,人生规划和当时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一样,以考试做官为目标。
但,苏洵没想到,科举考试却是他始终也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自二十七岁到三十七岁,苏洵至少参加了四次科举考试,无一例外都落榜了。
他曾写了一首打油诗: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与自己的儿子苏轼这个考神比,苏洵的仕途真是比登天还难。
从十八岁到三十七岁,苏洵的“考龄”已经整整二十年,反复落榜之后,他痛定思痛,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不考了。
一段路,如果走了很久很久,依然看不到希望,那就换一个方向。
他人生的转折点也由此开始。
放弃了科考,不代表放弃了学业。
当读书不再为了考试,而是为思想而读,人生便豁然开朗。
一天,苏洵的书房忽然冒出黑烟,焦急的家人拥过去一看,竟然是苏洵在焚烧自己的文稿。
他觉得自己曾经那些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写的文章,根本不值得一读,为了显示自己与往日一刀两断的决心,他一把火烧了自己十多年写的上千篇文章。
之后,苏洵把自己关在书斋里,五六年来,只读书不落笔,他读遍经史子集,当各种深刻的思想积淀成熟,就要奔涌而出的时候,才开始写文章。
十余年间,他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
这时,那个应试学者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思想家苏洵。
他的散文,充满了力量,也充满了深刻的思想。
坎坷行
个中苦涩谁人能懂
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苏洵真正的伯乐,有两个人,一个叫张方平,一个叫雷简夫。
张方平当时是益州的知州,主管四川,这人是个天才,他看书看一遍就会背,过目成诵,堪称宋代“最强大脑”。
这样的人物,一般人无法入他的眼。
但是他第一次见苏洵,却连连称赞。
因为他发现这个貌不惊人的人博闻强识,再读到苏洵的文章,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这样评价苏洵的文章:
“左丘明国语,司马迁善叙事,贾谊之明王道,君兼之矣。”
这些大家的优点综合起来就是苏洵的文章。
后来,张方平甚至在自己客厅里专门设置了一个座位,只有苏洵来,这个座位才能坐。
而苏洵第二个伯乐雷简夫对他的评价更高,说苏洵有王佐之才,是可以做帝王师的。
这两个人向当朝宰相韩琦以及当时的天下文坛盟主欧阳修推荐了苏洵。
张方平对苏洵说:远方不足成君名,何不游京师。
带着对自己未来的期盼,也因自己的两个儿子要赴京赶考,苏洵陪子进京。
潜龙腾渊,飞龙在天,京城因为三苏父子的到来,掀起了一股狂潮。
大家争抢着看他们的文章,家家户户流传他们的诗作,各方少年,纷纷仿效。
宰相韩琦常邀苏洵为座上宾,对他非常尊重,极其器重。
苏洵一日之内,身价百倍,名气如日中天。
当时,如果不是进士出身,想要名满天下,难以让人信服,难于登天,可苏洵做到了。
但是,苏洵的内心却愈发苦闷,因为当时的掌权者,对他都是一个态度:
礼之,待之,而不用之。
名气不等于官职,苏洵那颗学而优则仕的心,被蹂躏得粉碎。
没多久,苏洵的夫人突然去世,三苏回到四川老家。
那一年十一月,在眉山的苏洵突然接到中央给他的诏令,要他去舍人院考试。
但是人们没想到,十二月初,苏洵就给宋仁宗写了一封回信,大意是:对不起,情领了,我不去。
也许是曾经的科举考试给苏洵留下了阴影,那时候的他,半夜三更在天寒地冻中,拿着干粮等在东华门外。
等锣敲响了,排着队鱼贯而入,看着考官们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写下文字,对于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每考一次,都觉得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也许是朝廷的“礼之,待之,而不用之”,让他看到了官场的拖拉作风,看到了朝廷的不信任。
苏洵有理由对科举考试不满,从18岁到37岁,他的青春,生命,理想都被这个制度折磨殆尽。
即便对科举有怨气,苏洵还是在给仁宗皇帝的信中,提出了自己十大政治革新主张,以及对天下看法的深刻意见,向朝廷贡献出自己的思想和智慧。
他虽深处江湖之远,却心忧庙堂,无论朝廷如何对他,苏洵那颗学而优则仕的心始终是滚烫的。
嘉佑五年,看到苏洵不考试的决心,朝廷终于给了他一个官。
但是接到任命的那一刻,苏洵心里只有苦涩。
给的这个官叫“秘书省试校书郎”,试官是一个见习官,不是正式的,而这个官的官阶是九品,我们都听说过“七品叫芝麻官”。
九品,比芝麻还小,低到不能再低的官。
那一年,苏洵51岁。
第二年,因为朝廷要修《礼书》,将苏洵改任霸州文安县主簿,官阶倒是升了——从八品,还不到八品。
这是苏洵此生做到的最大官职,修完《礼书》,58岁的苏洵溘然长逝。
浮尘间
失意里的得意人生
不知道晚年的苏洵有没有感谢过自己仕途的不顺。
但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那时的上帝对他关上了一扇门,却打开了一扇窗。
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刻,决定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没有科举的失意,也就没有思想家苏洵,没有那些纵横捭阖,气势磅礴的文章。
苏洵的文章,常用排比,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他在文章《项籍论》中,把曹操刘备项羽一起做了一个比较,他说:
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
意思是项羽有夺取天下的才能,却没有谋略,曹操智商够用了,却没有谋取天下的胸怀,情商不够,刘备却是情商极高,但智商没跟上。
所以这三个人,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这段话纵横而下,非常有力量。
不仅有说服力,苏洵的文章也写得巧妙且非常深刻。
他有一篇文章叫《管仲论》,讲的是管仲临终时,提醒齐桓公要提防三个奸臣:竖刁,易牙,开方。
结果应了管仲的话,齐桓公被这三个人迷惑,被囚禁在宫中无人问津,一代风云人物最后竟然被饿死宫中,六十七天后尸体腐烂了才被人发现。
苏洵对这件事怎么评价的呢?
他说: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矣。
意思是,这三个人其实根本不足为虑,世间有的是这样的小人。
管仲你作为大智大贤的人,临终的时候应该从根源解决问题,为齐桓公推荐一个像你一样可以支撑大业的人。
而不是让齐桓公去提防几个小人,有你这样的人,小人自然不会得逞。
这就是苏洵,眼光深刻,思虑深远,出世的姿态,入世的精神。
他没有考科举,也没有师承,自学成才。
凭借以一己之力,让自己的文章能够与先秦的孟子,汉代的刘向、贾谊、董仲舒的文章相抗衡,和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分庭抗礼。
上可以与先秦两汉的大家相媲美,下可以与唐宋第一流的散文家相抗衡,并且开启了大苏和小苏的大师之路。
可以说在文学发展史中,苏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间的重要一环。
就凭这点,没有进士功名,也没有朝廷高官的苏洵进入唐宋八大家,足以让人信服。
二十七,始发奋,三十七,弃科举,五十一,方九品。
在那个不安的时代,满腹经纶的他,注定了要历经坎坷;
在那个灿烂的时代,才华横溢的他,谱写出了传世经典;
在那个壮阔的时代,深陷痛苦的他,才能领略人生真谛。
苦难的大宋,在辜负他的同时也成全了他。
任时光穿越千年,他依然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
作者 | 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