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因公入黔,正值风光不与四时同之日,于夜色飘摇、春虫起舞之时,草记几笔如下。
从重庆进入贵州,沿途多在山腰中穿行,正值阳春三月,山变得十分的翠绿。天气很好,一路上阳光普照着,在重庆上车的时候还有一丝闷热,于是便让司机开了冷气。
进入贵州境内,特别是过了遵义之后,景色的变换让人的心情变得十分的清爽。淡黄的阳光在车窗外的大地铺洒着,金黄的油菜在田野里盛开着,纯白的梨花在山腰或者人家门前屋后绽放着,远远看去就象是去年冬天未曾融化的雪一样,又象是飘渺虚无的云停在山上。车行在盘山公路上,阳光透过玻璃射进来,暖而不腻。中途停车休息时,站在路边看满田野的金黄与翠绿如此的浓墨重彩,却又层次分明,夹杂着微风吹过时送来的青草香味,一瞬间便感觉到了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感受不到的清新。
继续往前,进入仁怀境内后,那种金黄与翠绿之间还时不时的点缀着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是那样的小巧自然,小巧自然到可以是几块放于浅水处的石块;流水是那样的清澈欢快,清澈欢快到似乎是借着浑然天成的山水诉说着那首《泉水叮咚》;人家是那样的惬意舒展,惬意舒展到星星点点的点缀在那些小桥流水旁边而不觉得拥挤。
凡是自然没有被破坏而景致十分好的地方必定是人烟稀少又或者十分贫困落后。一路走过时的的那些山影重叠、人迹稀少便印证了我个人的这个看法。其实很多时候,贫穷和落后是城市人站在高楼大厦里看着那些宣传中的农舍时对比之下所下的定义,单从经济角度来讲,这些地方物质上的却是贫乏,但是如果从自然的角度来讲,也许只有在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天、地、人三者合一,只有在这些地方才可以看到敬天、尊地、爱人的和谐和统一。而这些是在物质高度发达、精神却有着空洞的城市里看不到的。
黔渝高速两旁的景色的确很美,但旅途之中还时现场目睹了两起车祸。想着人的生命在车子失去控制的那一瞬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消失,便多了些许敬畏和珍惜。
一路上在这种淡黄、金黄和翠绿色色彩中旋转,于是,看山似乎是重叠的带,看水似乎是流动的绸,看花似乎是漂浮的云,而人便在这样的流光溢彩中蒸腾。
不时看到有农人在耕田,想着那些被浅浅的水浸润着的水田一定是早就被翻松好了的,经过春雨的滋润后,泥土一定是松软而柔和的,光脚踩进去一定会有细腻的一股从脚趾缝间丝绸一样的冒出来,应该象是冰淇淋在唇齿间游走消失不见的那种味道吧?
看着那些在田里耕作的人们,望着那些贫瘠的土地和那些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时日用了多少块石头垒起来的梯田,突然间对这些一如我父母一般默默无闻的农人产生了无限的感激和敬畏。他们从来都没有埋怨过土地的贫瘠,他们永远默默无闻的伺候着土地,他们从来都觉得是自己没有养好地所以才种不出好庄稼,他们也从来没有因为劳累和生活的重压而一直抱怨自己是农民,更多的时候,他们就象那些土地一样,在岁月的耕耘中默默的变得厚重。
看着不时从山上那些羊肠小道背着大大的背篓缓缓下山的老人,他们被夕阳拉长的淡淡的身影和泥土的颜色是一样的,也许他们的生命已经早和土地融为一体了。
每次到山区出差,看着那些住在山里的人家,内心里总有一丝说不出的惆怅。尘世的烦恼他们有,也许要少些,但是尘世的繁华他们却没有,看着半山腰的那些人家,想着就算是下趟山也要半天时间,想必他们即使有物质的欲望更多的也只能是望路兴叹吧。
公事完毕之后,出于对国酒的仰慕,便提出请主人在方便之时带我们去茅台镇闻一闻酝酿了千古的酒香。这个在世界上都有着知名度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在我脑海里还没有太明晰的印象。其实,酒对我而言不是不可或缺的,我更想亲眼看看的是那些笼罩在盛名之下的人们是不是和酒一样的醇香,又或者变成了名声的陪衬和牺牲品,失去了原本象酿酒之水一样的淳朴和真诚。再怎么说酒原本也不过是水,溶解的不应该仅仅只是那些用秘方酿制的味道,更应该溶解人的情怀和内心,甚至是历史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