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凯迪
对于新疆,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浩瀚无垠的沙漠与星星点点的绿洲,伴着驼铃绵延行进的丝绸之路商队。然而,很多真正去过新疆的人都知道在北疆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着绵延千里的辽阔草原,时而点缀着零星的树林,上万匹骏马在雪山之下奔驰而过。没错,这里便是伊犁河流域,一片对中国而言,无比重要的西北边疆之地。
01西域奇境
伊犁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山脉西部,南北三面为天山山脉所包围,西面则深入哈萨克斯坦境内。从天空俯视来看,伊犁河谷恰好位于南北天山之间,北面为天山支脉博罗科努山,南面则为天山山脉中脉,地势西部宽而低,东部窄而高,从东向西呈喇叭状分布。其中,发源于天山中脉汗腾格里峰的伊犁河从山脉中中穿流而过,在上游形成了水草丰沛的伊犁河谷地带,随后一路向西在中游形成了著名的伊犁盆地,最后向西北方向低地奔流,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一带。
伊犁河流域恰好位于新疆与中亚地区地理接驳点之上,向东可以沿天山山脉走巴里坤湖或轮台山道进入玉门关或者南疆一带,向西则可以避开高耸入云的帕米尔高原,走两河流域(伊犁河与楚河)南下进入中亚核心区域,是毋容置疑的交通地理枢纽。
除了交通价值之外,由于伊犁河河谷地带呈喇叭型,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可以从西方吹入并在山地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带来丰沛的降水,从而让这里成为了亚洲内陆地区少有的植被丰富区域,优良的水草可以用以培育十分优质的畜牧业资源(如战马)。这样一块优质的宝地,在历史上也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图/伊犁天马
02不平静的伊犁
从西汉开始,占有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便以强烈的存在感成为了汉匈两大帝国不断争取的战略盟友。驻扎在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因为优越的地理条件与强大的军事存在,曾经获得汉帝国两次下嫁公主的殊荣(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可以说是伊犁河流域重要战略地位的直接体现。
唐朝中期之后,西突厥咄陆五部中的突骑施部在伊犁河流域异军突起,成为西突厥部落星散之后最为活跃的部落,一度统一西突厥各部,建立了可以与阿拉伯帝国与唐帝国分庭抗礼的突骑施汗国。作为突骑施部的发祥地,伊犁河流域的丰沛资源毫无疑问是突骑施部落早期力量积蓄的重要基础。
图/突骑施
元明清三朝时期,伊犁地区始终作为新疆地方首府存在。从元代察合台汗国定都阿力麻里(伊犁霍城),到明朝东察合台汗国建都亦力把里(伊犁),再到清王朝于1762年在新疆地区设置伊犁将军,在伊犁设置惠远城(同时设立伊犁九城防御体系)。伊犁在新疆的核心地位长期得到地方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认可。
图/惠远古城
03拼死守卫的半个伊犁
公元18世纪中期清王朝消灭准噶尔政权后,原本属于漠西蒙古游牧地带的伊犁河谷部分地区以及伊犁河中游盆地一带成为了权力真空之地,大量哈萨克牧民在清王朝的默许之下迁入准噶尔留下的牧场,从而让清王朝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这一区域的直接管理。这一举动也为后来伊犁河流域的丢失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19世纪60年代,沙俄多次入侵新疆地区,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包括《中俄勘分西北界约》在内的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去了新疆近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就包括伊犁河盆地与半个伊犁河谷)。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趁阿古柏入侵新疆之际复侵占新疆伊犁,眼看整个伊犁河流域即将全部沦陷。在左宗棠与曾纪泽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通过《伊犁条约》勉强保住了半个伊犁河谷,让中国西部门户不至于完全敞开于沙俄的枪口之下。
在当年沙俄侵占的伊犁河流域,俄国人建立了后来哈萨克斯坦的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也是今天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可以想见,如果我们能够完整的保留伊犁河流域,那么我们的西北或将是另一番繁荣景象。
图/阿拉木图
参考文献:
1.中亚史
2.中国全史百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