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是蒙东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以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为特色,生态宜居的文化名城,是东北 - 华北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旅游服务中心,也是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内涵的宜居城市。”这是《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 - 2030年)》对赤峰市的定位。这样的定位,决定了赤峰这座城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和资源分布,也将影响到赤峰市购房者的选择。
赤峰市城市规划图
随着赤峰城市格局的不断扩大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号召力也正在快速增长,人口、资源、经济、产业等等纷纷涌入这座城市。在未来赤峰市将打造一轴两带,主副三心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即一轴指沿赤大高速、赤大白铁路、叶赤线以及赤凌快速客运铁路专线等交通干线形成的市域城镇发展主轴;两带中一带指北部沿集通线和省际大通道形成的北部城镇发展带,另一带指南部沿京通线形成南部城镇发展带。主副三心包括一个市域中心 - 赤峰市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元宝山城区和平庄城区),两个市域副中心 - 北部大板镇和南部天义镇,形成市域一主两副协同驱动的城镇空间格局。
赤峰城市规划图
为更好地促进赤峰市城市高质量发展,赤峰在这份规划中对城市规模结构也进行了规划,这份规划明确,特大城市为赤峰市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大于100万人;中等城市为天义镇、林东镇,人口规模达到20-50万人;小城市为锦山镇、新惠镇、乌丹镇、经棚镇、林西镇、大板镇和天山镇,人口规模达到10-20万人;小城镇包括重点镇和一般建制镇,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下。
这份规划对赤峰中心城市未来发展进行系统规划,赤峰中心城市人口到2020年达到125万人,在2030年将达到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按158平方公里控制,2030年按208平方公里控制。中心城区以向北发展为主,向东、向南发展为辅。其中,向北重点发展松山北片区、北洼子片区和桥北片区;向东拓展红山经济开发区;向南重点发展小新地片区、玉龙机场以北地区和农畜产品产业园区。同时中心城区构筑中部六片区,外围三组团,滨水多中心的组团式空间结构。中部六片区在城市中部沿锡泊河两岸形成六个城市核心功能片区,即红山片区、松山片区、八家片区、小新地片区、桥北片区和北洼子片区。外围三组团指陈营子组团、农畜产品产业园区和红山经济开发区,形成中部片区外围的产业发展圈层。
赤峰市城市规划图
从这份规划可以看出,松山北片区、北洼子片区、小新地片区和桥北片区将是赤峰市未来楼市的黑马区域,所以这些区域将是赤峰市未来楼市热门区域。
按照赤峰规划,松山北片区规划为以区域性生产服务为核心,以居住和完善的生活服务为基本的综合片区,规划以友谊路为轴线向南北纵深拓展,沿路重点建设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纵深发展居住区。北洼子片区将重点发展商贸和高科技产业,规划以平双路为轴线,其中平双路以西为松山信息科技产业园,发展高科技研发相关产业,沿半支箭河布置生活和片区服务职能;平双路以东为北洼子市场、党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用地,近期继续扩展市场用地,完善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而小新地片区规划以体育中心、商务金融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带动房地产开发,形成以金融、体育、教育、商贸为核心职能,高品质居住为基本职能的综合片区。
赤峰夜景(图片来源网络)
今后赤峰购房者可选择到这些区域购房,在这区域购房要结合工作地和对区域生活熟悉度来做购房决定,从刚需和改善去考虑在那些区域购房。在选择区域购房时,要看房价,还要看城市总体规划定位,是城市中心还是地区级中心。城市中心区域属于城市的重点发展区域,地区级中心属于城市的次重点发展区域。以及城市的发展方向,都要做到一清二楚。以及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也是购房者在选择区域购房时要了解的。
赤峰未来发展的风口,购房选择区域,集中于松山北片区、北洼子片区、小新地片区和桥北片区这些区域,也将赤峰未来发展的方向,更是赤峰百姓宜居之地,潜力价值空间比较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