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行程深入了安徽的一些古村落,
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了,
剩下的老人们,
毫无疑问成为主角。
- 午饭时间到
尽职尽责的狗狗看家
远远被农家菜的香味吸引
刚从自家地里挖出来
又到了家家户户晒红薯粉的季节
把饭做好后端出来和老朋友边聊边吃
吃了吗?刚吃完!
- 吃饱了?干活儿啦!
吃饱饭了开始干活儿
阿婆说这不能卖给我,工厂找她们批量加工的,少一件要有麻烦呢
给自家宝宝织的小帽子,好看吧?
回来啦?回来啦!
。别小看这个乌漆抹黑的小作坊,老人炸了一辈子豆腐,许多镇上的人专程开几小时车来,买几大袋豆腐回去
阿婆懵逼:赶鸡回家而已,这也好拍?
废物回收中~保持街道整洁人人有责
门口溪水足够清,刚吃完上顿就忙着准备下顿了
吃完就在门口洗洗碗
老人们告诉我这是什么,但总是记不住
- 老人们的掌上明珠
跟姐姐笑一个~
哎哟,皱起小眉头了
跟姐姐说拜拜( ^_^ )/~~
不认识的怪阿姨盯着我看呢
你瞅啥呢,我吃饭呢~
奶奶带我去上幼儿园
慢点儿呀,奶奶跟不上咯
- 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阿婆家
阿婆每天凌晨起床,烤大馒头拿到早市上去卖
家背后果园里,种了好多无花果、柿子、山楂、海棠果、苹果、梨子等等。随便摘,别客气
我挑的乌鸡,阿婆帮我捉到的
看,这脚多长,选美大赛第一名
雄赳赳气昂昂,回家房顶上再挑只乳鸽,味道好得很哟
- 那些古老的活化石们
等他走过的这一分钟,像无限延伸的60秒
他看我很久,应该是因为一直看不清我是不是在拍他
他走了,不再回头看我
被这个爷爷的帅气吸引,我一路跟着他,看看他去哪里
路上遇到的老人都认识,有时只微微点头,有时停下来聊好一会儿
原来这就是他的家,走之前他笑着看我很久
再次回来经过他家,只剩这只鸡跟我打招呼
- 世代传承的徽墨人家
虹关古樟下这家非典型餐厅,收个成本价,做做农家菜
爷爷在切菜,看起来不算娴熟,很正常,他可不是做这个的
奶奶给我们烧了一桌好菜,土猪肉很香,象征性地收了几十块钱
奶奶烧好菜后,坐过来给我们讲故事。她说这栋不是她家,而是作坊。她家在照片背景的村子里,上百年的古宅。去年疫情之前,一位荷兰商人来这里,签好了合约。打算重新将祖屋内部旧貌换新颜,保留古朴沧桑的外观,让许多游客可以住进来“穿越穿越”。
她们家的徽墨作坊,光线洒在神秘的工具上
成品的墨,她儿子做的。政府邀请他儿子免铺租在黄山附近开了三家店铺,是了不起的非遗传承手艺人
你猜到了。刚刚切菜的老伯,是上一辈的徽墨手艺人。合着我们吃了顿“大材小用”的饭。
家里长辈说,本来儿子在外打工,突然有天梦见老祖宗呼唤自己回去继承手艺,第二天就辞了高薪回乡专心学艺
结:迟暮中见生机,阳光下享平静。
经历多少沧桑岁月,笑容又回孩时纯净。
我总不时想象自己老去后的模样,
而他们因设想子孙未来,而眼里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