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红色文化展厅 苏锐 摄
记者12月20日从山东省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年来,威海市立足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狠抓红色旅游资源挖掘整合,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4处;50家A级旅游景区中红色旅游景区7家,其中刘公岛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另有谷牧旧居、龙山革命纪念馆等3家非A级红色旅游景区景区。2019年全市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02.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4亿元,吸收投资4.58亿元,带动就业1149人次。
统筹规划建设,凸显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坚持规划引领,将红色旅游纳入《威海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利用全市革命文物资源,重点引导发展。强化组织保障,以“民族复兴”为主题,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旨,以“梦碎、梦醒、筑梦、圆梦”为主线,以“警醒、感悟、自信、坚定”为基调,打造了以党员干部教育为主、覆盖社会各界的综合性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共设1个主题板块“甲午国殇与历史选择”,3个专题板块“红色胶东与民族独立”“时代楷模与立国图强”“奋进威海与人民幸福”,包含甲午战争陈列馆、历史选择展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十余个教学点,形成了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影视教学、艺术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威海党性教育基地运行以来,已接待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超过23万党员干部培训学习。
立足红色主题,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威海是革命老区,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借力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做好全市红色印迹抢救保护利用工作。先后实施了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展览提升、东泓炮台维修保护、北洋海军基地后勤保障设施修缮等文物保护工程,郭永怀故居、胶东公学旧址等烈士故居和革命遗址也得到有效的修缮;将天福山革命遗址、马石山抗日战斗遗址、谷牧旧居、胶东育儿所等辟建为展馆,举办革命历史主题系列展览。支持各博物馆策划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推出一系列精品佳作。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基本陈列“国殇 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威海市博物馆承办的“穿过硝烟的记忆——胶东革命文献主题展”获山东省第五届(2019年度)十大精品陈列展览优秀奖;荣成博物馆主办的“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事迹陈列展”入选2019年度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一战华工纪念馆”是目前国内首家以纪念一战华工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截至目前接待观众近8万人。
打造西部环山路,助力脱贫攻坚。围绕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地区,规划建设威海西部环山路。2020年,全线计划完成新改建工程92.934公里,完成投资10.4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是全省首条融山景、红色旅游、扶贫惠农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旅游公路。以马石山和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基地为龙头,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投向红色片区“重点项目”和“重点村”,累计投入2亿多元,对基地沿线的46个村落进行统一规划、连片整治,统筹实施农村集体特色经济、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七改”和基础设施等工作,将红色文化、风土民俗融入绿水青山。实施“红色印迹”工程,修缮保护118处红色印迹,着力打造包括东尚山村山菊花展览馆、下石硼村大后方医疗机构历史陈列馆、北海银行历史陈列馆等7个主题馆在内的23个重点场馆的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景点,与马石山、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基地相呼应,在乳山北部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链条和精品片区。每年有超过30万人次到马石山、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有效带动沿线富民增收,构建了产业融合发展、区域连片开发的新格局。
创新宣传形式,打造地方红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丰富红色教育内容,拓展红色旅游内涵。以郭永怀生平事迹为原型,创作推出音乐剧《爱在天际》、广播剧和现代京剧《郭永怀》等艺术精品,其中广播剧《郭永怀》入选山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以马石山十勇士英雄故事为题材,先后组织创作话剧《马石山上》、大型专题片《红色的爱》等作品;以胶东育儿所为题材编导的红色吕剧《乳娘》荣膺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学奖、山东省十个一精品工程奖。充分发挥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做好各类旅游推介、研学培训等专题活动,重点推出“红色记忆寻访之旅”“威海红色文化研学之旅”“探寻马石山十勇士、乳娘革命精神一日游”等多条红色旅游线路,打造威海市红色旅游品牌。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