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韶山”这个地名。即便是许多国际友人,也大都知道中国有个地方叫韶山。
韶山位于富饶的湖南省中部,处于湘潭、宁乡、湘乡三县交界处,处在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岳麓山一脉。
韶山的“韶”本身就代表了秀丽、美俊,在《汉语词典》中,包含“韶”的词语有很多,都是美的代名词。
比如说“韶齿”、“韶舞”、“韶仪”、“韶雅”、“韶秀”、“韶美”、“韶舞”、“韶阳”、“韶龄”、"韶媚"、"韶颜"、"韶茂"、"韶苑"、"韶妙"、"韶岁"、'"韶容"······
而韶山中也包含了“韶”字,也定是代表韶山山清水秀,风景壮丽,神奇秀美而富有魅力。
而长期以来,很多人对韶山的了解,不是向往韶山的风景,不是惊讶于韶山的壮美,而韶山之所以名闻天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一位伟人。
韶山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直搅龙骨,在世界历史上画上重重一笔的一代伟人——毛主席。
在四千多年前,记载在古书上的五帝时代,就有传说中的虞帝舜,带着他的大臣和嫔妃们南下巡视。
虞舜过黄河,跨长江,涉洞庭,经过湘中的山野,便看到一处青松翠竹,青山绿水的美景。
虞舜顿时就觉得心旷神怡,兴致勃发,于是让大臣们奏乐助兴,一刹那,优美的音乐、动人心扉的声音在山野中遍布。
《虞书》上记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表现得就是当时惹得凤凰群飞,百鸟合鸣的情景。
于是虞舜奏的音乐被称作“韶乐”,韶山遍山的林木和潺潺流水也随之呼应,虞舜到的山也被称为“韶山”,流淌的小溪被称作“韶水”,而陡峭的山峰也被称作“韶峰”,山峦下的山冲就被称作“韶山冲”。
《荀子·乐论》中的“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正字通》中的:“韶,夏、 商乐皆有韶名。韶者,乐之通名也。”无不体现出“韶”的内蕴。
《集韵》中就相对而言更加直接了,在其中写道:“韶,美也。”
唐代的陈子昂创作的散文《唐故袁州参军妻张氏墓志铭》中,他这样写道:“贞节峻於寒松,韶仪丽於温玉。” 清代的陈维崧在《望湘人·赠南水上人》词中,他写道:“喜韶龄更擅才情,解唱碧云日暮。”
后蜀的顾夐《甘州子》词:“綺筵散后绣衾同,款曲见韶容。”唐代的独孤授《花发上林》诗:“上苑韶容早,芳菲正吐花。”都在说“韶容”就是盛世美颜、盛世美景。
明代的陈子龙在《春郊》中说道:“沉吟抚韶岁,怀人谁与谋?”这是在说“韶岁”代表一段美好的岁月。
韶山的来历,正如传说中的那样美丽,在韶峰之下的韶山冲,一条终年不断奔波的溪水上,坐落着一栋栋土墙青瓦、整齐有致,名叫上屋场的农舍。
但是传说在被历史的流水洗刷之后,现实环境的旧中国,却是漫山遍野的闭塞而贫穷,这里的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毛主席就出生在一户生活十分困苦的庄稼人家庭,而现实和书本上的美好形成了鲜明的冲突,随之也带给了他的思想源泉:广大的受压迫的劳动人民们,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