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是我国十大名湖之一,由于生态保护到位,水中生物多样化更名列前茅,被誉为水生物博物馆和基因宝库。发源于幕阜山脉的高桥河是梁子湖最大的支流,她蜿蜒流进鄂州的第一村便是毗邻大冶市的涂家垴镇王营村。高桥河宛如一条玉带,与她左侧的老虎头、下山汾林等山脉将1.2平方公里的王营村环绕在中央,从航拍的照片看,仿佛一条盘绕的金链上镶嵌着一颗闪耀的明珠。
王营是个小巧精致的村庄,全村一个自然塆,一百三十多户人家的房舍多为二至三层的小楼,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庄内道路整齐,四通八达。走进她,恍如走进了一个城镇的小区,而完全不似农村的村庄。尤其是七个大小不等的池塘散布在村庄周围,犹如七颗璀璨的宝石,星罗棋布,褶褶生辉......
王营是座天然的大花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春天有桃花、李花、紫云英、油菜花次第开放;夏日的荷塘里,莲花朵朵,清香馥郁;秋天的菊花、桂花、蓼花争奇斗艳;进入冬季,还有顽强的百日菊、格桑花、凤仙花、碎米荠、藿香蓟等等与雪花竞放。特别是乡亲们房前屋后自种的桃子、李子、枣子、桔子、柚子和石榴等,可让村民们一年水果不断档,是名副其实的湖北省宜居村庄。
王营村的宜居主要在她有万里无云的蔚蓝晴空、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芳草遍地的巍巍长堤、澄澈见底的高河碧水和成群翩飞的如雪白鹤......王营村的自然美是一种典型的大美!
地灵人杰的王营村又叫义门营庄。王营人本不姓王而姓淳,相传在明朝初年,淳、鲁两姓村民世代以漕运为业,彼此长期同甘共苦,肝胆相照;两姓太公义结金兰,成为异姓兄弟。一次,因押送一批军用物资,没有按时到达,论律当斩。淳、鲁两家老大义薄云天,都为保存对方而争相慷慨赴死,最终鲁家先祖如愿以偿。淳家先祖痛不欲生,一夜之间毁船弃业,凿沉了自家所有船只,从此永不再干漕运行业,只以渔耕为生,并进入鲁家,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替鲁家先祖养儿育女,照顾抚养孤儿寡母的重任。后来,淳家改为“王”姓,隐姓埋名,王、鲁两姓自此亲如一家,永不联姻。从古至今,这个习俗一直如此,从未改变。
自2015年国家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王营村的建设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在各级党委政府与结对帮扶单位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王营村通了自来水,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建起了100千瓦的光伏扶贫基地,所有这些都没有让村民群众掏一分钱。近年来,村里进行了厕所革命,先后建成了稻虾共作基地、蔬菜基地、山羊养殖基地等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以产业促就业,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19年10月,全村最后3家贫困户一举脱贫,王营这个昔日的市级贫困村也一举摘帽出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王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奋斗的起点。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王营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立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依靠艰苦奋斗挖掉压在头上的“边、小、穷”三座大山,持续描画“特、富、美”的新王营。他们把进村的主路拓宽至6米;修复并新装了监控摄像头,着力打造平安王营;他们将蔬菜基地扩大到60多亩,一心要把昔日的荒港滩改造成今天的米粮川;他们在建设花园王营的基础上,大胆引进养蜂产业,让王营的花园既好看“又好吃”;他们积极探索现代循环农业模式,新建羊圈200平方米、化粪池50多立方米,拟用粪水有机肥全部取代复合肥,将绿色蔬菜升级为有机蔬菜,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他们办起了黑鱼特色养殖基地,并配套建成冻库一座,为冷链物流奠基铺路......
萝卜蔬菜一直是王营村的传统特色产业。王营天然土肥水美,这里产的萝卜自古就有“赛人参”的美名。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王营村就靠这些萝卜蔬菜度过灾荒,村里没有饿死一人。不仅如此,因王营村民急公好义,用自己口中节省下来的萝卜蔬菜接济周边村的群众,挽救了不少生命。去年,王营人民在新建的蔬菜基地上,首先恢复发展的主要是萝卜产业。此前,他们还远赴咸宁,去考察了高桥的萝卜小镇。年底,他们在港边种出了十多斤重的“萝卜王”,一时成为“网红”,并传为佳话,以致于这“赛人参”的王营萝卜供不应求,一上市便抢购一空。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这首被誉为“不在风骚之下”(梁启超语)的《越人歌》,是先秦时期早于《楚辞》的一首民歌。据说她的诞生地就在王营村老虎头山面对的高桥河上。当时,鄂君子皙从上游的鄂王城泛舟而下,舟中越人欢欣鼓舞,心中仰慕敬爱的情愫发而为击楫中流的柔美浩歌。千百年来,《越人歌》源远流长,脍炙人口,至今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经典绝唱。她自然也成为王营村最靓丽的一张文化名片。“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将与王营的蓝天、碧水、长堤、田畴、鲜花、白鹤等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谱写新时代王营村全面振兴的辉煌乐章。
来吧!朋友!大美王营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