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航拍下的光山县龙山湖风景如画。近年来,该县持续推进湿地生态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谢万柏 摄
12月20日,几千只大雁、野鸭等候鸟在宁陵县黄河故道湿地五屯水面自由嬉戏。 吕忠箱 摄
12月19日,郑州市惠济区黄河岸边,生态廊道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防护林保护着漫长堤岸。 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湿地公园 绿意空间
截至目前全省受保护湿地面积为489万亩湿地保护率由2015年的37%增加到51.93%
今年申报的27个省级湿地公园批复后全省国家级、省级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数量将达到115个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2016年以来我省在黄河湿地等重点流域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湿地保护恢复补助项目74个保护了大鸨、青头潜鸭、大天鹅、震旦鸦雀等150多种珍稀鸟类
记者12月21日从省林业局获悉,“十三五”以来,我省着力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湿地保护面积和湿地保护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受保护湿地面积为489万亩,湿地保护率由2015年的37%增加到目前的51.93%。
“这5年是我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发展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5年。”省林业局副局长朱延林介绍,近年来,我省一方面完善湿地保护立法,持续开展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一方面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投入,湿地保护修复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省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11处,总面积371.3万亩;已建立湿地公园(试点)71处,总面积157万亩。今年申报的27个省级湿地公园批复后,全省国家级、省级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数量将达到115个,主要县区均建立湿地保护区或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2016年以来,我省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丹江湿地和黄河湿地、淮河流域等重点流域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湿地保护恢复补助项目74个,持续对退化湿地恢复与修复,有效改善了湿地生境,丰富了湿地生物多样性。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和新乡黄河鸟类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的数量达300多只,黄河湿地保护了大鸨、青头潜鸭、大天鹅、震旦鸦雀等150多种珍稀鸟类。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湿地公园还成为展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热点区域。
朱延林说,“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建立健全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增加湿地保护面积,重点开展黄河流域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稳定性。(记者 陈慧 通讯员 柴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