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洪雅县城远眺。
摄影:葛小洁
我对洪雅这座城市的向往,是从儿时开始的。
每年农历五月廿七前后,洪雅县城都要举办“台会”。八岁那年,我随母亲进城看台会。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表演,以及热闹非凡的物资交流会,让我至今难忘。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县城位于美丽的青衣江畔,城隍街、关圣街、魁星阁、戏园子、中山堂等古街道颇具名气。一条护城河穿城而过,给这座小县城带来无限的灵气。儿时的记忆里,洪雅有一条街道,从东门通到西门,街道两边是清一色的民房,砖瓦结构,古色古香。街道旁,卖衣服的,卖小吃的,租连环画的,开茶馆的,卖农具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小学二年级那年的冬天,学校组织大家到洪雅的电影院看电影。散场后回家路过西门坛三口时,几位同学在一家摊前喝旺儿汤。旺儿汤五分钱一碗,但我因兜里无钱只好在旁边干等。卖旺儿汤的女主人见了,微笑着舀了一碗递给我。一碗热气腾腾的旺儿汤,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暖。
十六岁那年,作为一名农民文学作者,我应邀参加了由县文化馆组织的“洪雅县文学创作座谈会”。来自全县各地的文学爱好者们欢聚一堂,畅谈文学的理想。晚上住在县政府招待所,大家相约去逛县城、看夜景。洪雅街头的热闹让我无比羡慕,暗暗发誓一定要通过奋斗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员。我边务农边进行文学创作,直到1987年1月,因为洪雅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需要人手,我被县文化馆临时聘用。接到通知时我喜出望外,觉得自己算是“进城”了。但文化馆条件艰苦,连放一张床铺的位置都没有,住宿问题无法解决,每天只能早出晚归,走十多里山路上班,中午在馆长家里吃个午饭。
正式参加工作是在1993年2月,洪雅林场党委为开发瓦屋山,将我招聘到洪雅林场做宣传工作。林场场部在风景秀丽的柳江镇,但我却将户籍放到县城所在地洪川镇,只为心中对“洪雅县城”的那份情愫。
近十年来,洪雅积极改造旧城,建设新城,打造山水园林城市,把单一的县城主街道,变成了五纵一横的宽阔街道。青衣江水被引进了护城河,古老的河流一年四季清澈透明,碧波荡漾。城里的民房区,早已变成高楼大厦。此外还修建了洪雅广场、田锡水景公园以及滨河堤坝。滨河堤坝干净亮堂,夏季的早晨和黄昏,散步的人群步履悠闲,成为一道风景。洪雅广场两旁绿树成荫,小桥流水,萦绕其间,假山竹林,古韵淡雅。每到黄昏,宽阔的广场院坝里灯光闪烁,音乐袅袅,喷泉跃动,人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乐此不疲。县里的重大活动和集会,都在这里举行。田锡水景公园是为纪念北宋名臣田锡而建的,位于新城西门。公园门口矗立着田锡石像,公园内花草飘香,河水潺潺,不时见到一页页石书。漫步公园,仿佛能闻到悠久历史中飘荡而来的墨香。
2004年7月,我离开洪雅县城,因工作需要,曾经辗转到雅安、南昌乃至北京。大城市的灯火辉煌虽然让我迷恋不已,但心中最想着念着的,依然是那座洪雅小城。以至现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我都会从工作所在的雅安,回到家乡的洪雅县城。
随着洪雅城市的发展,洪雅广场成为新的县城中心,广场以东为旧城,广场以西为新区。2018年底我把家搬迁到了广场西边的居民小区。新家面积不大,坐西向东。透过客厅的玻璃窗,可以清晰看到洪雅广场的全貌。早晨起来,广场上一片片绿树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晚上带着孩子到广场上散散步,逗逗乐,一天的劳累和烦恼,也就随之而去。卧室和书房临窗是“引青入城”的河流,流经窗外时刚好有一段堤坝口,哗哗的流水声在我听来仿佛一首悦耳的乐曲,让我陶醉。初夏时节,河堤上的几声蛙鸣,让我想起了乡村的夜晚,田野上总是蛙声一片。
回到洪雅,我就像多年的游子回到老家。在茶楼和老朋友喝茶聊天,一个人到县图书馆看书,让我时常找到年少时的感觉。如果在家里聚餐,约的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吃家乡菜,说家乡话,聊童年的往事,那种感觉,千金难买。
洪雅城,我的家乡,我与您骨肉相连的情分,一生一世,永远无法割舍。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9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