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许昌有一座古城襄城县,这个千年古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狩猎农耕,襄城春秋时名“氾”,郑地。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前636年)居于氾,周景王五年(前540年),襄城属楚,楚灵王在氾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
襄城县,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南距煤城平顶山20公里,北距古都许昌40公里、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东距内陆特区漯河45公里。孟平、平禹铁路贯穿境内,311国道和329、238、103三条省道交汇于县城,许平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但说起襄城县的古迹,襄县人马上就会告诉你有3A级景区毛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2A级景区紫云山景区、百宁岗五岳庙景区、首山乾明寺景区。
实际上,上年龄的老襄县人都知道,襄县还有一座瓮城。
这座瓮城,是襄城县古城墙的一部分。
瓮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
襄城县古城墙是许昌市襄城县古城游览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最早建于春秋,成规模于汉代,魏、晋、唐、宋年间,屡加修建;明、清历经修葺,最后形成垛口1944个,长5千米、高7米、宽5米,宏伟壮观的城墙。现存古城墙全长2297米,高6.5米,宽5米。 [25] 2013年5月,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00多年前,襄城县为郑国封地,名泛。东周的第六位天子周襄王,在姬郑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因避其弟叔带之难出走,来到郑国,居于泛。各国诸侯得知后,都前来朝拜,因此,泛就慢慢繁华起来。春秋时期,襄城是楚国的边疆。楚国在周襄王避难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城,襄王曾在此避难,故名其城为"襄城"。
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襄城古城成为周长六里八十九步、高两丈的四方城,后又扩建为朝靴样。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以石和砖甃筑县城南、西、北三面城墙,以防北汝河水患,城外挖有壕沟,与北汝河水相通。后为防水防匪,又在四面城门外增修瓮城,西南城墙下,挖建了水门水道,以备取北汝河之水,供城中民众饮用。
襄城县古城墙西门,现保存较完整,是一座瓮城门,呈椭圆形,由朝南和朝西两个城门组成,周长约200米。据载,朝南的城门上曾有匾额"眺嵩,西扼陕川",其重要性可由此略窥一二。
可惜的是,这座瓮城所处位置非常隐蔽,不专门去观察的话,即使你站在瓮城城墙上,你都看不出来。
襄城古城墙早已是名闻瑕迩,其明代瓮城被称为“中国百关”之一。
襄城县瓮城是古代通往荆襄与陕洛的重要关隘和驿站,因形状似瓮故得名。
瓮城南北长58米,东西半径32米,周长150米,红石奠基,青砖覆面,瓮城东、南各有一道城门,形成墙外有墙, 门外有门的奇观。东边城门原为西城门,门上匾额:“眺嵩,西扼陕川”, 是通往楚长城的关隘之一。
瓮城始建于春秋,成规模于汉代,两边连接着长达2297米的古城墙,因此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庆祝活动中,襄城瓮城入选国家邮电总局设计制作的“万里长城著名关隘纪念封”。
或许,大家看到这个现状都非常惋惜,实际上,能保存下来一段古城墙,对于这个和平年代的平原县城而言,已经难能可贵了!
不知道大家去过这里吗?
希望襄县人都能关注一下家乡!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闲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