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辽阔,漫长的国境上线矗立着众多的界碑。位于我国大陆最东端有一座普通的界碑,每天吸引着无数游客千里而来,这就是位于吉林省珲春市防川中俄边界的“土字牌”。
然而,这座小小土字牌,却记录着一段沧桑的历史,铭刻着中华民族身上一道深深的伤痕。七月的珲春没有夏日的炎热,却有着秋日的寒意。细雨中难挡游客的热情,人们用手机穿过铁丝网记录这难忘而又激动的瞬间。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最东端,图们江下游。防川景区位于珲春最东端,中、朝、俄三国交界处,有着“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之说。刚入景区,远远就看到一幢高大建筑,名为“龙虎阁”。建筑底部为堡垒式设计,顶部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仿古式建筑,寓意边关堡垒坚不可摧。
龙虎阁共有13层,站在顶层观景台上可一饱三国边境风光。图上茂密树林区为中国境内,左上角草原湿地为俄罗斯,右上角河对岸则是朝境内。右边的这条就是图们江,沿江而下15公里就可入日本海。沿图们江出海距海参崴一百八十公里,到日本的新泻港只有八百公里。
然而回顾历史,眼前的这一片美景却是中华民族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据史料记载,在隋唐时期,防川是通向“日本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19世纪中期,沙俄趁英法联军发动鸦片战争时,出兵强占了黑龙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
吴大澂,江苏苏州人。在天时地利一个不占的困境中,吴大澂困兽犹斗,他的大智大勇发挥得淋漓尽致,给苦难清政府长了一回脸。在1886年7月与俄方签署了《中俄珲春东界约》,使土字碑大步向外推进,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土地重回祖国,使中国距离日本海只有15公里。
然而最让俄国人火冒三丈的是,吴大澂竟然得寸进尺,索要黑顶子山地区,让俄国人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使得谈判陷入僵持状态。在这拉锯式谈判中,吴大澂搬出了当时亚洲最强的北洋舰队,用大炮射程来讲真理。最终俄国人恋恋不舍地将黑顶子山地区归还,也就是今天珲春的敬信镇。
这两项条约掠夺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还截断了中国的领海,使吉林成了一个离海最近却没有海域的内陆省,珲春失去了出海口,成了一个望海之地。
1861年,清政府与沙俄举行勘界谈判,在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口设立耶、亦、喀、拉、那、倭、怕、土,八块字牌。其中“土”字牌立于距图们江口20华里处,然而贪得无厌的沙俄将“土”字牌移到离图们江口46华里处。面对沙俄对我领土的不断蚕食,清政府于1885年派吴大澂为钦差督办边务。
如今这块高1.4米,宽0.5米,厚0.22米的“土字牌”静静的矗立在中俄边境。回顾那段沧桑的历史,吴大澂虽然为国家争得的面积并不起眼。然而自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每一次谈判,无不以割地赔款告终,从谈判桌上拿回土地这是第一回,直到清朝灭亡也是唯一的一次。
“图们江水向东流,土字牌前路断头,登上哨所望沧海,旧事不堪再回首。”在那国家任人宰割的年代,靠的是像吴大澂这样的民族脊梁,支撑着中华民族艰难的前行。这不仅仅是一块土字碑,更是时刻提醒着中华儿女要自强不息。只有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强大了,才不会被外敌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