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景区的孔雀被游客硬生生拽了羽毛的事 情,引起网友的关注。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在河北秦皇岛燕 塞湖景区内,一个带着孩子的女游客观赏孔雀时,硬拽下一根孔雀羽 毛,画面中的孔雀明显受到很大惊吓,女游客随后把羽毛交给了自己 的孩子。
该景区在媒体采访中称,已对景区内的全部孔 雀进行了排查,暂时没发现孔雀有明显的伤痕,且保留对该游客的追诉权。
在景区门口有人卖孔雀羽毛,孩子喜欢可以买,不能硬生生从孔雀身上拽,给孩子一个反面教育。
孔雀开屏让人赏心悦目,开屏时又长又亮的羽毛也确实让人心 动,但看到漂亮的羽毛就一定要“下手”,且据为己有的行为,实属自私。况且视频中的家长,又带着孩子,其明知在景区薅孔雀羽毛行 为不妥,还“勇往直前”,实属恶劣示范。
在孩子眼中,这可不是拿到“战利品”的“英雄”行为。自己的 妈妈无视规则,无视道德的行为也可能会让孩子意识到,原来只要“喜 欢”,孔雀的羽毛是可以偷偷拽下来的,原来底线和规则可以随意被打破。从幼儿园开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在教小朋友如何爱护小动 物,怎么到了这位家长这里,却当着孩子的面“说一套做一套”呢? 此次舆论发酵背后,网友看似是在谴责家长的不妥举动,实则是担忧 家长的不当行为对孩子形成不良的示范教育,不知不觉效仿家长的行为,进而一步步变成了下一个“熊孩子”。 “熊孩子”让人头疼,也让人反感,但“熊家长”才是“罪魁祸首”。在教育孩子上,行动的力量要比语言的力量大得多,影响也更为 深刻。这也提醒各位家长,在带孩子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时候看似随意的行为,可能就在孩子心里埋下了种子,好的种子能开花结果,坏的种子也会荼毒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