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俄罗斯,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想到海参崴、唐努乌梁海和库页岛,但除此之外却少有人能说出更多的信息,哪怕勉强说那么点,也不过是喀秋莎、军事武器,以及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等等城市与地名。
那么,现实版的俄罗斯是什么样的,当地人是怎么生活,而游客又该怎么旅行呢?上一篇文章已经写过俄罗斯的历史与莫斯科的现状,接下来是俄罗斯十大城市中的四座城市,现状、物价以及主要景点介绍。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占地面积1439平方公里,人口约535万左右,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的涅瓦河畔,是直属俄联邦管辖的5个直辖市之一,也是列宁格勒州的首府,因河道密布、铁路纵横且设有全俄最大的海港,被誉为欧洲最大的“陆、海、空、河”综合性枢纽重地。
沙皇彼得大帝于1703年击退瑞典后在此设立圣彼得堡,1713年从莫斯科迁都至此,虽说五年后又把首都设回莫斯科,但圣彼得堡的重要性依然不逊于其他城市,俄最高法院、联邦委员会、国家图书馆等政府机构仍然拒绝搬迁,也因此有“俄罗斯北方首都”和“俄罗斯文化之都”的称号。
圣彼得堡同时也是一座历史名城,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就有600多座,除了数不清的大教堂、200多年历史的十几座桥梁以及广场、市政大楼、图书馆城堡等大型建筑外,绝大多数小单位都被私人或民间组织租赁使用,不经意间预定的酒店餐厅都很有可能是保护建筑。
圣彼得堡国际游客接待量仅次于莫斯科,达到1800万人次,全球最大博物馆冬宫博物馆以及二战期间被斯大林下令炸毁的夏宫,都是圣彼得堡最吸引游客的世界遗产。
冬宫建于1754年,是沙皇的皇宫之一,但请的设计师却是意大利人,因此外部建筑呈现的俄罗斯风格并不浓厚,叶卡捷琳娜女皇在位时,将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名作文物全数放在这里,取法语“隐藏宫殿”之意命名为冬宫。
历任沙皇的积累使藏品达数千万件,如以面积与数量为标准,那冬宫毫无疑问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不仅分东方、远东、西欧、非洲等艺术馆大区,还有古文、诗词、美术、音乐、宝石、雕像、陶器等等分区,照线路走完全程约25公里,如每个展品花一分钟时间了解,则需要不间断的看一年多。目前票价600卢布,网络预约有折扣,建议提前定好线路以免迷路,最好再带上一点干粮(馆内消费很高)。
夏宫离市区40公里公车约1个小时,也可以从冬宫码头直接坐船过去,船票800卢布仅需20分钟。夏宫门票分花园900卢布和宫殿700卢布两种,周一全天闭馆,参观时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8点不等,需实时确认。
夏宫位于芬兰湾南岸,天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对面的芬兰渔船(离赫尔辛基仅400公里),是历代沙皇最爱的休闲娱乐养生之所。二战期间曾被德军占领并搜刮一空,战后重建为民俗历史博物馆,参观亮点是后期原样修复的喷泉群、150尊黄金雕塑、105尊金铜合金像以及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名贵植物花卉等等。
圣彼得堡整座城市建于沼泽地之上,因而房屋与地皮价格十分高昂,但哪怕如此,俄罗斯人也在不断的涌入这座城市,尤其是苏联解体继承了绝大部分从各个加盟国返乡的技术人才后,圣彼得堡一举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金融与工业中心。
同理,圣彼得堡的物价也相对较高,再加上多数游客都是欧美高收入群体,使得当地旅游成本大幅增加,预算有限的游客还是多选择小餐厅和街头小吃为好。
俄罗斯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亚
新西伯利亚是座建于1893年的新兴城市,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准备在西伯利亚铁路中西段预留一座中转站,最终定址在西伯利亚西南部的鄂比河边,结果初具规模后又在内战中被尽数摧毁,直至二战爆发、苏联将前线工厂迁往此地,战后又成立科研中心才有现状,如今市区总面积为502平方公里,人口约160万。
新西伯利亚是座四季分明的城市,夏季凉爽多雨,微风徐徐花香四溢,但冬季却令常人无法忍受,经常有-40℃的低温出现。因此,中国游客最好选择在夏季乘坐火车。
新西伯利亚市区值得参观的免费景点主要有列宁广场和亚历山大大教堂,苏联博物馆、NK艺术馆、亚历山大大教堂以及铁路博物馆等等需要购票,但多数门票都在200-300卢布之间,换算人民币也就17-26元之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哪怕俄罗斯最大的、内有超过一万只动物的新西伯利亚动物园,门票也只要300卢布。
这里的特产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浆果,酸酸甜甜又营养开胃,种类多到当地人都分不清有多少,街头巷尾经常有皮卡车沿街贩卖,一杯浆果300克也就15卢布,但本地人几乎都不买,因为随便找个山坡草原到处都是。
记得当地向导跟我说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新西伯利亚女士不喜欢收礼物,当然,浆果除外。
在当地的教科书中,浆果被形容成“无所不能”的农产品,头疼脑热吃哪种、口干舌燥吃几粒,哪个VC更多,哪个糖分更高,几乎每个学生都如数家珍的头头是道。向导的妹妹才4岁,收到的第一份生日礼物就是巧克力和浆果。
更有趣的是,当地女生谈恋爱奉行AA制,哪怕旅行也是各买各的机票,结婚时不仅不要彩礼,女方反而会陪嫁一大堆东西,条件好的送房送装修,一般的送车送油卡,再次的也会陪嫁一笔现金和几头羊。
向导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他的妻子嫁过来时带了500万卢布的现金和一辆俄产车,丈母娘还跟他爹说“条件一般请多多包涵”。
俄罗斯给新西伯利亚的定位是“俄版芝加哥”,早期有50多家大型军工厂和数万技术工人迁移,但随着大铁路的贯通以及沿线城镇的建设,新西伯利亚早已转型成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的新型城市,与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两国息息相关的农牧业最有里程碑式意义,当地企业分别在三国都设有牛羊马牧场,使得本地牛羊马肉制品的价格十分低廉,是食肉爱好者的不二选择。
俄罗斯第四大城市:叶卡捷琳堡
1723年,彼得大帝宣布在乌拉尔地区建立临时的炼铁基地,为后期与瑞典战争打造出数百万套冷兵器与盔甲,源源不断的农民响应号召从四面八方涌来充当冶金工人,直接使其成为东西方最大的工业贸易城,史学家们通常称其为“通往亚洲的窗口”。
第一次去叶卡捷琳堡的时候是世界杯期间,一名中国留学生充当向导,他解说了一大堆历史与辉煌事迹我都没记住,就记住了一段话:这里的农地便宜到你不敢相信。
从地理上来看,叶卡捷琳堡位于欧亚边界的乌拉尔山脉东侧,属于林原与丘陵兼备的潮湿性大陆气候,冬季低温也会达到-40℃,而夏季也能达到35℃。在过去百多年里,当地农民很少种植农作物,饲养农牧业也基本是小规模的,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一群中国农民跑来租地种大棚菜后,俄罗斯人才知道:原来,这种地方也能发展农业。
在旅行期间,我通过留学生拜访了当地规模最大的三个农场和两个大棚基地,全都是中国人投资兴建的,其中一个农场主告诉我,这里的农田十分肥沃,专门种大小麦的黑土地春播秋收刚好一季,入冬后把麦秆烧了,大雪覆盖直至春天腐化成养分,刚好开始另一季播种。
而大棚基地的长春老板则告诉我,他的大棚基地(2万亩)已被列为俄罗斯百强农业基地之一,每年至少种植30种蔬果,想要购买还要提前两个月预订。按照留学生的说法,俄罗斯最不值钱的就是土地,而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土地价格最低的大型城市,2010年开放投资后,外国人在这里买地都是几十上百亩的买。前往市区的路上他随手指着一块大约10亩的地说:这样的地,平均一亩不到1万元人民币,还是永久的私人产权。
叶卡捷琳堡不算什么大城市,城区面积还不到500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足500万,但这座城市可供游览的地方还真不少,比如全球最大的私人军火库:兄弟军械历史博物馆。
苏联在冷战期间囤积了大量军武器械,但实际上大部分只造不用,解体后以极低的价格被大量抛售。为免这些过时又能制造冲突的武器流入市场,当地一名富商倾尽所有全力收购,截止2008年共收购有700多辆坦克、装甲车、雷达车,200多架各式飞机,上万支枪械、数百万发子弹,还有少量舰艇、拆除引信弹药的导弹等等,据说其中的20%藏品加装引擎后仍能使用。
另一个热门景点就是欧亚边界线,从地理分界来说,绝大多数游客去的都不是真正的欧亚边界线,但这座位于莫斯科大道边的老界碑因交通方便且免费参观,使得多数游客只知道这里。界碑边有个紫荆花雕像,据说是叶卡捷琳堡与广州结为“兄弟城市”后专门设立的,而广州则送来数万朵鲜花以示回礼。
如果时间空余,建议买张票感受一下当地为世界杯而建的足球场,而且是全球唯一一座1/6座位在外部的球场。说来也是有趣,这个设计其实是因为施工人员的错误而导致的,匆忙间为了赶工只能将部分座位设在临时看台上,结果建成后却通过了安全检验变成永久性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