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定举措 因地制宜促发展

旅游 南广时评 2021-11-01 15:47

原标题:顺应自然定举措 因地制宜促发展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句话辩证地为我们指明了发展路径,不可违背规律,要顺应自然定举措,因地制宜促进经济发展。

顺应自然,方可彰显特色。如果全国各地都盯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放,都在绿、青上做文章、下工夫,想单纯地去征服自然,不但破坏环境,而且还失去了各地原本有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地方就很难给人以独特的体验,游客去了一个地方,便知道大多雷同,自然就很难产生兴趣再去下一个绿水青山之地。因此虽是绿水青山,也难以产生金山银山的效果。中国地大物博,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皆有,东有烟波浩渺的大海,西有巍峨高耸的群山;江南有碧波荡漾的柔美水乡,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雪景。这些各有自己的优势、各有特色,顺应这些自然禀赋,方可最大限度体现当地的特色,才有更多更大的吸引力。正是因为如此,“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是要让我们辩证地看待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人文资源的地方特色来发展经济。

因地制宜,才能顺势省力。如果我们不是辩证地看待,而是机械地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金山银山局限在绿水、青山之间,将金山银山等同于绿水青山,便忽略了更广阔的金山银山,更为关键的是逆自然、违规律而行,不会得到预期的效益。如果硬要在冬天的哈尔滨冰天雪地里呈现绿水青山,不但耗时费力,而且最终徒劳无功;如果硬要在三亚的海边,打造冰天雪地,自然也是劳民伤财,不见得会有游客喜欢。同时,这样的做法还会损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得不偿失。所以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地挖掘当地资源,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这样不但省时省钱,还获利多。例如北方的雪乡,虽在冰天雪地里,但是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每年因冰天雪地带来的收入超过2亿元,这是典型的金山银山。例如南方的乌镇,年收入21亿元,如果硬要让河结冰、房顶覆雪,怕是投入多、产出少,反倒丢失了宝贵的金山银山。

真正让环境变成金山银山,须辩证地用好环境资源。顺应自然定举措,不违背规律,因地制宜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余建华)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