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锦绣太原城”盛景的鲜明“底色”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行走在蓝天白云下,坐看云卷云舒,不用美颜,不用滤镜,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儿。”随着太原生态环境的不近改善,朋友圈经常可以看到身边人晒出美景感叹:“太原市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美景我们天天都能看得见,今天我们一起去太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生态环境局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看看,我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究竟取得了哪些可喜的成果。
在市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的“小康圆梦”——太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生态环境局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侯小将详细介绍了我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 侯小将: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十三五”确定的九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圆满完成,丰富了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蓝天白云成为市民生活常态,调查结果表明,2020年公众对我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6.77%。
如此之高的满意度,正是广大市民对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成效的高度认可。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市政府以汾河太原段退出劣五类水体为核心,全力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
通过系统治水,综合施策,“十三五”期间,汾河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综合污染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2020年,太原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率36.23% ,在全国3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6。水清岸绿、山水一体、河湖连通的“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水环绕”的水韵龙城格局正在变成美好现实。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为重点,立足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运输结构调整、用地结构调整,以考核奖惩为手段,不断提高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能力,全面落实“1+30”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措施,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省城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0年全市平均每月每平方公里降尘量稳定在9吨以下,降幅4次排在全国“2+26”城市中的第一位,一举摘掉了最“土”城市的帽子。2020年12月份降尘量降至3.3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比最严重时减少了85%。扬尘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在2019-2020年期间,我市完成燃气锅炉超低氮排放改造1862台5845.422蒸吨,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822.51吨。今年还有约200台燃气锅炉进行低氮改造,改造完毕后全市将实现燃气锅炉全面达标,全面超低排放。五年间,排查“散乱污”企业2216个,其中,取缔关停1919个,升级改造297个。通过不懈努力,“十三五”期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7.13下降至5.91,改善幅度17.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绿色是底色。中国共产党太原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重现“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的美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绿色成为“锦绣太原城”盛景的鲜明“底色”。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 侯小将: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结果导向,牢牢抓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核心,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根本大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保持战略韧劲,坚持久久为功,在提高标准上严格要求,在常态长效上聚力用劲,在落细落实上狠下功夫,夺取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记者 石磊 武诗扬 王小石)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