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运河北京段发布沿线12条旅游精品线路,包括通州区、西城区、海淀区等运河沿线7个区,融合了文化遗产、特色博物馆、水岸景观、游船夜航等元素。在通州区推出的5条路线中, 北运河2号码头、“三庙一塔”等颇具底蕴的景点带领游客探历史,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呈现城市副中心的生态建设成果;西城区的旅游路线串联起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北京宋庆龄故居、鼓楼西大街、烟袋斜街、京杭运河积水潭港碑、火德真君庙火神庙等古街民居,游客在一处处遗址、故居中读漕运,品京味儿。在大运河其他段线上也都各有特色,串联起从北至南多姿多彩的文化图景。
北京运河:精品线路展京味儿文化
通州:
物华风采 孕育繁盛文化带
▲ 一枝塔影认通州(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古老的大运河,历经千年沉淀,因漕运而形成了独特的南北运河文化。大运河北端的通州城,以当年石坝码头为交汇点的北运河、通惠河两岸,孕育了一条成熟而繁荣的文化带。
连通京津冀,打卡运河两岸古今地标,金水道串起好风景。千年古运河两岸不仅有美景和美食,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民俗民风。
从北运河新北关闸开始,可以一路乘船行驶至漕运码头。船上与岸上两路呼应配合,将运河水系变迁与燃灯塔、大光楼的前世今生巧妙融合,重现漕运时期千帆竞发、万舟骈集的盛景。
在通州人眼里,西海子公园承载着几代通州人的回忆,它也是大运河文化带上重要的生态景观节点。西海子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西侧,以中国传统山水园林为造园理念,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改建后的公园以水为魂,以运河文化和通州历史为核心,结合三教庙、燃灯塔、葫芦湖、李卓吾墓等丰富的历史遗存,形成通州运河段“一塔、两湖、四区”的景观架构。
通州燃灯塔,清人王维珍在诗中这样描写:“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燃灯塔是古通州标志性的建筑,矗立在运河边1400多年,它与山东临清舍利宝塔、浙江杭州六和塔、江苏扬州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在西海子公园旁边几百米处,有一家名为“咱家书房”的书店,近来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一景、网红打卡地,也因传播大运河文化而广受当地人喜欢。
“大运河文化带申遗成功后,政府一直在做治理工作,过去的大运河臭烘烘的,现在河水清澈、物美宜居,周末也有人游泳、垂钓。盛颜重现,让生活在大运河岸边的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咱家书房”负责人聂锦荣说。因为大运河文化带的筹建,让“咱家书房”等文化设施有了“灵魂”,丰富的活动也令运河圈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海淀:
运河流香 古迹古树都是“活历史”
▲ 海淀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供图)
古迹与沿河景观结合,现代城市生活与历史文化结合,海淀区与大运河似乎总有着某种不解之缘。记者走访发现,大运河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皇家’之行,游船赏景觅风光”线路所涉及的景点,隐隐透露出一种皇家气派和庄重典雅的风格。
比如南长河是北京城内现存的唯一一条明清两代皇家御用河道,据此打造的南长河公园碧水潺潺,杨柳夹岸,传承了“长河观柳”的历史风貌,除水面景观外,公园设有曲苑听香、柳岸春荫、水音深处、别院歌笙、知趣廊等12处景点,附近的很多市民都喜欢到此遛弯和垂钓,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我每天都会到河边散散步,像我这样的老年人特别多。”
而颐和园也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乾隆曾6次下江南,而大运河正是其南巡的主要路线,为了把大运河沿线的美景“留在身边”,颐和园中处处可见京杭大运河沿线风景的影子:仿黄埠墩建成的凤凰墩,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的昆明湖,吸取镇江金山特点的万寿山,写仿南京永济寺的赅春园。
五塔寺也曾是长河北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卢嘉兵介绍,五塔寺又名真觉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但到20世纪初期,寺内除尚存一座金刚宝座塔和两棵相伴左右的明代银杏古树外,其余建筑几乎消失殆尽,上世纪80年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石刻艺术博物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区石刻文物为主,馆内收藏了数千件石刻藏品,包括珍贵的北朝造像、唐代墓志、金元石雕、清代石碑以及名家书法刻石等。其中金刚宝座塔上面有佛足、迦陵频伽等各种精美的石雕图案,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塔南侧矗立着两棵银杏树,树龄约600年,均为北京市一级古树,是博物馆的“活文物”。这两株古树伟岸探天、冠大荫浓、枝繁叶茂,记录着石刻馆的四季变迁,已成为这里最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
加强石刻类文物保护,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石刻在露天里风吹日晒雨淋,对文物的破坏严重。”卢嘉兵说,“明年我们将准备用三维扫描的技术,通过数字化方式记录好文物上的纹路,用电子形式的拓片来呈现。同时,我们还将按原来的格式将碑文誊录下来,尽最大努力把中国的金石文化传递给更多大众。”卢嘉兵说。
西城:
串点成线 展现地区文化风貌
有句话叫:“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位于西城区西北部的什刹海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风景区,还承载了大运河厚重的文化记忆。记者走访发现,大运河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银锭观山,闲庭意趣知漕运”线路所涉及的景点,几乎都坐落在什刹海风景区内。
据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旅游资源管理科科长张磊介绍,什刹海风景区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及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民俗生活组成,在历史上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点码头,当时漕船就是从通州到积水潭,所以景区本身就是大运河的一部分。
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对京杭大运河的形成具有巨大贡献,正是他实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郭守敬纪念馆馆长张鹏表示:“我们的展览突出体验感、沉浸感,有很多的互动方式,比如用幻影成像的方式把通惠河上面的水闸如何运行展示出来,用视频让大家了解到今天的什刹海水系,用沙盘来展示通惠河贯通最后一公里。”
对于郭守敬纪念馆被列入大运河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张鹏很兴奋,他说:“我觉得特别好的一点是,这条线路把运河沿线零散的、易被忽视的文旅资源有效地串联起来,发挥了聚集效应。对于游客来说,文化旅游更能补给知识需求。”
作为一个只有200平方米面积的小微博物馆,2019年,郭守敬纪念馆吸引了12万人次参观,展现了旺盛的发展活力。
银锭桥初建于明正统年间,被誉为“城中看山第一胜处”,在游客眼中,它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因为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站在桥上可以一眼看到西山全景。游客马女士告诉记者:“从这里眺望西山,会发现西山特别美,整个山脉都很完整,有一种轻盈和开阔的感觉。”
什刹海风景区近期上线了一个文化探访小程序,游客通过扫码可以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之旅、魅力新生体验、人文遗存游访等主题旅游线路的文字和图片介绍,方便游客体验、游览和探访。
在张磊看来,什当把一些文化景点、文物景点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化展示后,不但可以方便游客更好地游览,让游客在游览中探寻历史,也能增强区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以大运河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为契机,我们希望能逐渐带动大运河沿线的文物被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同时适当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文化空间,让景观品质能更好地提升,让什刹海的文化历史和地区风貌能更好地展现。”张磊说。
江苏运河,古街“潮”味浓
(图片来源于中国大运河官方微信)
千年运河,流淌不息。运河边的老街受着千年流水的滋养,烟火气息中折射出与众不同的色彩。一边保留着历史的优雅古典,一边彰显着现代的活力四射,这些运河古街方能生机勃勃,源源不断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一条平江路,半座苏州城”,可以说,平江路是苏州古城的缩影。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如今的平江历史街区,依旧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并积淀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也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风貌河段。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南侧是伯渎河,西侧有南长街。修复改造后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江南文化特色,延续了运河古韵的历史文脉,为无锡百姓寻求“老无锡味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享受。
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常州的青果巷是网红街巷,它南临古运河,东起正素巷,西至晋陵中路,直通南大街商业中心,北至古村。作为常州文脉之地,青果巷先后走出了近百名科举才俊和一大批近现代名人,遍及政治、文学、艺术、教育、实业、科学等众多领域,被赞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
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保存着自唐朝以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渡口文化景区,今年8月入选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街区目前入驻商户160余户,涵盖文化演艺、文博场馆、特色餐饮、酒店民宿、商业购物、健康养生、非遗传承体验等,热闹的夜经济、精彩的文化演出、全新的旅游业态让西津渡成为市民和游客放松休闲的热门打卡点。
扬州:东关街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今年8月入选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现存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寺庙园林等重要历史遗存50余处,且特色节庆活动丰富,晚间文化娱乐活动多样。
徐州:回龙窝·快哉亭历史文化街区
回龙窝始建于清朝,以瓦房为主,是一片纵横交错、总长不足400米的居民胡同。历经几百年,传统街区形态基本保存完整。它代表和展现了徐州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保留了清晚期的建筑格局,是“老徐州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快哉亭公园,是徐州年代较为久远的园林公园,因当时徐州知州苏轼在此亭作《快哉亭冈赋》而易名。
“画中游”大运河杭州段
京杭大运河过余杭塘栖进杭州,经过拱墅区、下城区和江干区,最后由三堡船闸汇入钱塘江,大运河杭州段全长39公里。运河杭州段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在千百年的历史中,融汇了中国南北各地的特色物产、饮食服饰、风情民俗、官民礼仪等,留下了诸多历史人文景观。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与保护,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现已成为一条韵味独特、别样精彩的运河文化风情线。
目前,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景区核心范围为“三大街区、四大园区”及博物馆群。
从武林门码头出发,乘漕舫一路北行,可欣赏京杭大运河十里亮灯的独有景致。京杭大运河亮灯是由世界级灯光大师罗杰·纳博尼设计的,并于2015年完成7个节点亮点的提升,更增加了夜游运河的赏心悦目感受。春夏秋冬的武林门、爱情甜蜜的青园桥、风雪雨雾的御码头、纱幕艺术的富义仓、繁华的江桥暮雨、璀璨的十里银湖墅、古朴的桥西人家……如今的京杭大运河,让外国人感觉“很中国 ”,让中国人感到“很杭州 ”,让年轻人感觉“很时尚”。
旅游达人颜冰暄认为,大运河杭州段最好看的时候是夜晚,主要游览的区域是在武林门码头—拱宸桥一段。坐着游船夜游京杭大运河,是一件很惬意很享受的事情,沿岸的灯光和风景,还有沿途路过的一座座桥,都不会让人失望。
在白天,码头会有运河公交,不过到了晚上,公交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游船,虽然路线一样,但白天和晚上坐船看到的风景各有千秋。“白天的运河平平淡淡,行驶着它的历史使命,运输着来往的船只,而夜晚的运河,则是大胆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交织着两岸的灯火,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颜冰暄说。
上塘古运河景区也是大运河杭州段一大亮点,近年来,景区实施上塘河与沈半路沿线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以“一廊一街一秀”为特色的上塘古运河夜游风景区,“梦话上塘”沉浸式古运河夜游项目今年亮相,实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全新互动体验。从欢喜永宁桥到姚家坝,往返2.6公里,夜游项目有7个场景13个点位,“船一边开,市民一边看一路的表演,每一个场景都有相应的主题,有诗歌朗诵、真人演出等,讲述的故事就是围绕上塘河历史,最早从秦朝开始,以后市民可以在游船上感受沉浸式夜游体验。”拱墅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夜游,在上塘河沿岸,还会有吃、喝、玩、乐、住等配套项目。
古老大运河的新潮“科技风”
大运河是活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有无限发挥空间的超级IP。通过数字化对运河文化遗产进行阐释和展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运河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互动性和表达性。
“声音名片”让文物说话
9月26日,在杭州,“千里长河——中国大运河文化主题展”开展。展览中采用了一种特别的表现手法——声音媒介,通过声音形式展示,让无声的文物说话,建立历史与当下的链接。
序厅声音影像作品由10个部分组成,10段声音是通过早、中、晚3个时段录制,得到运河原始的声音素材,10个影像首尾连接即是运河自北向南的全局景貌。展厅背景音乐依据每个单元板块的主题概念,选取水流、集市叫卖声等,经过后期制作完成,充分触发并打开观众的听觉、视觉感官。
更有趣的是,重点展品的声音名片,是通过提炼文物的不同质地、外形、用途等特征,并结合运河现场录制的水流声艺术加工形成的。如现场可听到吉州窑黑釉鸟形埙的声音、南宋时期运河边人们娱乐掷筛子的声音……
沉浸式体验再次惊艳大众
除了听声,置身其中,伴有光影技术环绕,体验运河更加“沉浸”。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现代快报+·ZAKER南京策划制作的“5G 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惊艳亮相。站在体验馆前,五屏环绕,伴着潺潺水声,从京杭大运河南端出发,好似乘一叶扁舟,穿过杭州拱宸桥、苏州吴门桥、无锡清名桥,运河两岸的常州东坡公园、镇江金山寺,秀美江南依次展开。
推开一扇窗棂,品一品淮扬小吃,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展示着运河人家的诗意生活。拨开一片飘落的花瓣,体验烟花三月下扬州,文峰塔就在眼前。沿着淮安水上立交、 宿迁中运河,来到在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河交界的徐州窑湾古镇,青砖瓦楼的院落里,酱缸依次摆开,好似能闻到缕缕酱香。沿着运河继续北上,济宁南旺戴村坝、河北白洋淀、天津三岔河、北京白浮泉……从京杭大运河,转入隋唐大运河,再到浙东大运河,最终飞越宁波三江口,这里是中国大运河的入海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这个“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是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搬过来”的。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还能邂逅更多高科技产品。裸眼3D、“5G+VR”,千亿像素、知识图谱、时空地图……各种科技手段,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新的生命。
古图兴起“赋活”热
继火遍全网的《清明上河图》动态版之后,近期另一幅绘制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古画《潞河督运图》也要“活”起来了。
按照规划,北京市通州大运河旅游景区将创建北京东部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中在“三庙一塔”南广场的游客服务中心,将打造一幅“活”起来的《潞河督运图》。潞河又称北运河,《潞河督运图》展现了清朝乾隆年间北运河漕运经济、商贸及民俗盛况。通过现代数字科技复原后,静态画作将被动态演绎出来。贩夫走卒的吆喝叫卖、官吏督查秩序的威风姿态,都将一一呈现,通过触摸屏幕,游客还能和画上的人物进行互动。
2021年10月30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大运河:串起千载文脉 重现通衢盛景》
↓ ↓ ↓ ↓ ↓ ↓ ↓ ↓
责编:陈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