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话说了故城大运河博物馆,大家跟着峰哥领略了大运河四个第一和六个挑水坝的来龙去脉,感受到了古代水工的聪明才智和坚毅的治水精神。这回,峰哥带您走进景州塔,去一探究竟。
景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物,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城内,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因今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虽未进“河北四宝”,但也声名鹊起、远近闻名。
舍利,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焚烧之后结成珠状的东西,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也叫舍利子。相传释迦牟尼火化后,一些国家的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此塔既名“释迦文舍利宝塔”,想必与供奉佛舍利有关,惜无文字可考。塔高十三层,外形为八面棱锥体,通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是一座由砖石结构而成的密檐楼阁式的古塔。塔基由坚固的巨形清石铺成,塔基下有一深井,实际是地宫,供藏佛骨、佛经、佛像及金银珠宝之用。塔体由青砖砌成,塔内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阶梯数百阶,登阶盘旋而上,可达极顶。塔内各层东西南北均有洞户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绕行于廊内,可通过洞户远眺四方塔顶成葫芦形,由青铜铸就,高2.05米,葫芦下有铁丝网罩,高3.3米。每有风起,铁丝网罩与洞户被天风鼓荡,如惊涛澎湃之声,故有“古塔风涛”之称。
历史沿革
景州塔究竟创建于何时,无确切文字可考。1931年修订的《景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和分析,说是古塔上曾悬有铁匾,匾上铸有“齐、隋重修”字样,重修既在齐、隋,其创建年代应早于此,当在北魏时代。佛教在汉哀帝时(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即已传入我国,在北魏初期已经兴盛起来,但是在魏太武帝时期,却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如果景州塔修建于魏太武帝灭佛之前,则此塔也必在被毁之列,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复佛教之后,则此塔也必在修复之列,但塔顶之铁匾上没有“北魏重修”字样。
因此,方志史者据此分析,景州塔是根据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复佛教的诏令修建的,其始建年代在北魏兴安年间,即公元452至45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经历了千年之久的景州古塔,由于饱经风雨侵蚀,墙檐剥损严重,历代曾数次重修。最早是齐、隋重修,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灭佛之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又重修,奠定了现存景州塔之基础,以后的多次重修,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金、元、明、清朝及民国均曾重修。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先后进行了四次维修,最后一次是1973年春进行的。从此塔重修次数之多,可见此塔历史位置之重,文物价值之高,也正由于重修次数繁多,这座高耸之塔,已非当初之貌。从现存的建筑特点、艺术造型及砖石结构等情况分析,此塔也当为北魏时代建筑。
美食特产
馓子
古名“环饼”,又称“寒具”,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不仅说明“寒具,即馓子也”,而且介绍它的做法:“以糯粉和面,入少许盐,牵索纽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这样传统的油煎食品,被回族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保留了下来,并加以保护性的发展。
金丝杂面
相传清朝有个太监每次回家省亲,必到杂面店买些金丝杂面,作礼物带回皇宫,后便成为“宫面”的一种。金丝杂面丝用绿豆粉、精白面、芝麻面、鲜蛋清、白糖、香油六种原料制成。制作时把各种原料按比例和成面,轧成纸一般薄片,再用快刀切成2尺长的细条,盘成把,然后装起来。因为条细如丝,成金黄色,故名“金丝杂面”。
周边佳境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俗称“十八乱冢”,是中国北魏至隋代门阀士族封氏家族墓地。它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前村乡后屯村北一带。现墓群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2000余亩。
高氏墓群,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城南约十五公里的王瞳镇、杜桥乡一带。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群众称之为“高氏祖坟”或“皇姑陵”,是北魏至隋代的渤海高氏族墓群。
跟着峰哥捞世界《燕赵英雄气、锦绣辅京畿》36篇“擎天一柱、威仪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