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重庆市宝顶镇著名的“宝顶香会”即将举行,而在香会举行之前,需要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修复千手观音石刻。文物修复专家是如何借助高科技,修复这尊石刻的呢?他们又运用了怎样的绝招?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佛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西南部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有一处以千手观音为主体景观的大足石刻精品景区,其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堪称古代石刻文化之经典,让它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雕刻于南宋中后期,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其雕刻面积达到了88平方米,千手观音背后崖面上共雕有830只手、眼,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身,状如孔雀开屏,足具富丽堂皇之感。
尽管如此,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却因经历过多年的风雨,导致其被岁月侵蚀严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现象,千手观音的脸部身体以及手部的石质,都变成了石渣与石屑纷纷掉落
为了保护文物,专家们通过研究,决定对残缺的千手观音像进行修复。可是面对偌大的石刻像,专家们却犯了难,千手观音像的破损面积不但巨大,而且因为风化,佛像上面全都是麻坑,这给修复工作增添了很多困难。
更令人头痛的是,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在光绪年间曾被进行过“填补”修缮,而这种填补材料,既混淆了唐宋时期的石刻风格,又掩盖了其原有的石质原材料,故此,对“填补”材料是去是留,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面对着修复石刻佛像的重重困难,专家们连夜召开了修复研讨会。在会议上,他们各持己见,开始了激烈的探讨和争论。有专家认为,想要修复千手观音石刻,必须采用传统修复工艺,即查阅资料典籍,并根据原始测绘法计算出石刻各部分的长、宽、高,然后重新雕刻打磨,去掉风化层,露出佛像下面完好的石质,进而达到“焕然一新”的修复目的。
但是有专家迅速提出反对,认为如此做法首先是浪费时间,若是没有一年的工夫,绝对完成不了修复工作。更何况,去掉风化层,虽然石像等于焕然一新,但这岂不是等于“破坏”文物,这种方法绝对行不通。
正在众位专家还在为修复方法争得面红耳赤之时,一位年轻的专家提出了一项建议,他想利用现代3d打印技术,将石像残缺部分打印出来。
年轻专家提出的3d打印技术,其实是一种建立在2d打印基础上的高科技产物,其打印的原理是根据电脑成像,模拟出被打印对象的比例全貌,并对石像缺失的地方进行复制。
此建议一出,众多专家立刻点头同意,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相比于人工测算数据复原千手观音石刻残缺部分,电脑测算将会更快更精确。
在3d打印技术的支持下,修复专家们研究唐宋时期石刻风格,专家们用石质材料,对千手观音石刻残缺的石屑和石渣等细小的损伤,进行了3D打印,打印出来的部分与残缺处进行了粘合,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千手观音石刻的修复工作,让其重新焕发了光彩。
时代在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文物与科技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就这样被融合在了一起。我们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日子里,文物的保护与修复,都将离不开高科技的辅助,而这种结合,也应该是未来文物修复的新方向。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