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消失的风景》
□ 冯晖/成都时代出版社
即便是感官迟钝的原住老居民,对于近年成都老城区频繁出现的城市漫步者,也不会无动于衷——他们大多是操着纯正老成都话的智识阶层,穿着得体、谈吐不俗,对每一街每一巷的历史如数家珍。最为关键的是,他们通常背着装了几个镜头的摄影包,在寻常巷陌一拍就是大半天。
其实这类少数派的身份不难认定:在欧洲的发源地,他们被定义为“城市漫步者”。在今天, 漫步者是指游离在普通大众之外的散步者,他们观察着周边发生的一切,试图从更深更细腻的人文历史角度读懂这个城市。“从欧洲而至日本,再到中国的上海等一线城市”,城市漫步者“渐渐演变而为一种新潮、小众的深度旅游方式。
在成都,作家冯晖是这个城市较早自觉接受“城市漫步”生活的人。在他的身上,似乎可以找到法国早期城市漫步者费德里科·卡斯蒂利亚诺类似的经历和精神特质。费德里科是一位有名的“城市漫步”文化研究者和实践者,他那部关于漫步巴黎的著作,被奉若“城市漫步”的理想之书。
费德里科是意大利都灵人,在巴黎生活和学习的时光,使他有机会在这个漫步文化的诞生地,细细进入这个城市的人文肌理。他后来来到“快”的北京,城市漫步的“漫”虽然不能消解这个快,但也不失为一种方式。人们正是需要通过偶尔的“慢”,给予日常的“快”更多能量,是他认为“城市漫步”之于今天的都市人最大的意义。“我们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让自己真正体会到这种丰盈而舒展的内心状态。”
而冯晖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对成都的漫步区域和方式,有自己的态度和理解。他甚至不是费德里科城市漫步理想的追随者,但这不妨碍他作为先行者,进行一项有意义的城市历史人文的深度打捞和发掘工作。冯晖关于“城市漫步”的著作《成都街道漫步》和《影像里的成都》,与最新出版的《未消失的风景——成都深度游手记》一起构成了“成都手记三部曲”。在这个三部曲里随处流淌的,正是这种对城市漫步的热爱和深度发掘的城市主人自觉。
作为成都少数新兴但颇为资深的“城市漫步者”,冯晖和费德里科一样,具备很强的行动力和循环往复的耐心——帮助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城市漫步里,发现了独特的城市风景。这里,既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更有心灵和思想层面的。
毫不否认,冯晖在这本书里所奉献出来的八条深度游线路,并没有特别之处,但他将城市漫步的人文价值和观赏价值空间锁定在二环内的定位,我倒是十分赞同的。这倒并非是要否认那些新兴的城市景观没有漫步价值,而是它们相对于一个数百乃至上千年滋养的老城,确乎显得太年轻、时尚了。这个时代,最不缺且最容易形成并模仿的,就是时尚。恰好是历史,既无法形成,也难以模仿。
冯晖要做的,是通过城市漫步,让普通人的视线能够扫描城市宏大的历史画卷。在情感体验上,冯晖和费德里科是心灵相通的。“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历史就是帝王将相和英雄豪杰的传记,但真实的历史却更像是平凡人物演绎的一幕幕话剧。这样的微观历史,真实直观、生活有趣,接地气”。“成都一游,不仅要了解诸葛亮、杜甫和巴金,更要了解普普通通的成都人,以及普普通通的城市生活。”此外,他还认为,“麻将、火锅、茶铺,这些是成都街头常见的景象,但却无法完全代表成都灵魂深处最真实的东西。这城市既让人开心,又让人感动,还让人思考。深度游走与系统寻访,让你发现完全不同的古城气质。这座城市的确有点像美女,但却无法简单从靓丽的外表来猜测她的身世与才情。”
更为难得的是,冯晖还用镜头,展现了城市的别样风情。这些镜头下呈现的城市,是新颖而别致的,而那些镜头下的平凡人展现出来的生机和活力,以及对城市浸入骨血的热爱,大有让我们耳目一新之感。
我预感,成都即将成为新一代“城市漫步”者的热选之城。它,既是冯晖这样的老成都人的,也是类似于费德里科这样的新成都人的。我甚至预感到,有一天,冯晖会在某一条城市老街,与闻名而来的费德里科狭路相逢。(庞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