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年前,乐尊和尚云游至敦煌,见鸣沙山上金光万丈,便以此为圣地,于崖壁上开凿出第一个佛窟。
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莫高窟成为中国目前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也是敦煌最具标志性的名片。
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目之所及都是沙漠与戈壁,自然环境和干旱多风的气候在保护莫高窟矗立千年不倒的同时,也将风害、沙害加诸其身。至20世纪30年代,最低层洞窟大部分被埋于黄沙,这座“墙壁上的博物馆”渐已无力施展它富丽多彩的魅力。
我们可以看一看来自敦煌研究院的两幅壁画摄影图片,一幅是1908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镜头下的217窟壁画,一幅是2011年拍摄的,不过百年,你还认得出这是同一幅壁画吗?
而曾经被风沙深埋的16窟,清沙之后右下角的壁画已荡然无存……
1943年,莫高窟收归国有,结束了长期无人管理的状态,人为管理石窟的时代正式开启。几代人的抢救性保护虽使莫高窟放慢了衰老的脚步,然而迄今为止,4.5万米2的壁画中仍然有20%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一半以上褪色、起甲、酥碱。
莫高窟正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
那么问题来了,是谁让这座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宝库遭遇如此“浩劫”呢?
莫高窟地处重度沙漠化地带,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9毫米,蒸发量却是它的157倍,且窟区起沙风(能达到起沙标准的风)每年可达35~148天,其中风沙蔽日的天数就有20~35天。
其实五代时期,清沙功德碑就已清楚记录下莫高窟与沙害斗争的明证。
原来沙漠怀抱中的莫高窟与风沙苦苦纠缠,防治沙害的千年“马拉松”征程那时就已打响。再加上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使沙漠化程度加剧,风沙灾害成为莫高窟长期保存的最大威胁。
莫高窟东邻三危山,西接鸣沙山,主风害的风向为偏西风,每年对窟区造成3000米3积沙,相当于将一栋60层高的大楼直接倾覆在窟前。而用来清沙的翻斗车会对洞窟造成振频超过60赫兹的振动,这个频率远远大于附近敦煌机场Tu-146飞机起落的振动。
同时,由于石窟群开凿在沙砾岩上,极易受风蚀侵害,所以不少洞窟顶部剥蚀、变薄,甚至遭受“灭顶之灾”。比如唐代早期的203窟,就已被风沙吞噬,不复存在。
此外,沙尘随风或空气流通降落在壁画表面,形成大量降尘。
据观测,窟区年降尘量高达365.4吨/千米。降尘包含4个特点:小、多、硬、怪,其中棱角状高硬度石英颗粒占到83%,最小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10。它们从开裂处乘虚而入,壁画随之大面积脱落。
那么,莫高窟真的会“死亡”吗?
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一代代科学工作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延缓莫高窟的衰老,找到了痛击风沙害的治沙“套餐”:崖面化学固沙带、窟顶砾石压沙带起到固沙作用,以自然之力还治自然之害。
鸣沙山脚下边缘沙丘处采用立式栅栏、麦草方格带、人工植被带来阻止风沙;窟顶保留空白带作为天然输沙场。机械、生物加化学的主要措施构成了以“固、阻、输、导”为主体的“六带一体”防护体系,使进入窟区的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
要不断地和风沙赛跑,植树造林、设障防沙、恢复重建荒漠生态系统等一系列的防治对策已然起效,沙漠化进程已经逐渐慢下了脚步。
相信百年之后,丝路明珠莫高窟依然会在黄沙中矗立不倒,这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将永远灿烂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