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巨野县地区,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名为“昌邑故城”。相传此城为西汉时期海昏侯所留,属于一处烂尾工程,为何它反倒成为了当地人们旅游的好去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昌邑故城为何会变成一个烂尾工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昌邑故城遗址,位于山东巨野县城南27公里的大谢集镇昌邑集附近,此处是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会迎接数以万计的游客。昌邑故城遗址历史悠久,并在《汉书》中记载颇详。《汉书·诸侯王表》记载:“昌邑哀王髆,武帝子,天汉四年立,十一年薨,子贺嗣。宣帝即位,废昌邑国为山阳郡”,而著作《续山东考古录》又称:“天汉四年改昌邑国,宣帝元年国除,因历史上黄河多次水患,故城湮埋于地下”。
顾名思义,昌邑故城是西汉昌邑王所居属地,历代昌邑王都对此地享有话语权。在昌邑城东北15公里处,有一座名为“金山”的山峰,此处也同样存在着一处著名的古代遗迹——金山崖墓。
据史料记载称,金山崖墓总长89.80米,最宽处28米,明道长63.3米,道壁最高处15米。墓内分为东西侧室,东侧室长13.9米、宽3.2米、高2.6米,西侧室长9.3米、宽3.1米、高2.6米。目前来看,金山崖墓现存2尊高约90厘米的石佛像,皆为元泰定四年所造,其雕刻之精细、造型之美观,不禁令人啧啧称奇。
不过有趣的是,作为一处皇室成员的墓地,金山崖墓却惨遭烂尾命运,其中原因也很简单,便是墓主人昌邑王刘贺的命运有所改变。
公元前74年左右,汉昭帝驾崩,因其身后无子,朝廷大臣们在商议之下,决定将昌邑王刘贺征召入朝,立为皇太子。同年6月,刘贺接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正式成为了西汉皇帝。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短短的27天之后,刘贺便被权臣霍光废掉,理由是他不务正业,在任皇帝期间做下1000多件坏事。刘贺的皇帝名号被褫夺后,顿时“落配的凤凰不如鸡”,直接被封为海昏侯,甚至不允许其进入祖宗庙堂参与祭拜。
金山崖墓的确是海昏侯的墓葬,但是从其规格上来看,它本身应该是一座王族级别墓葬。也就是说,在昌邑王刘贺尚未继位之前,他便已经开始修建墓葬,准备以此地作为自己百年后的福地。然而世事多变,随着刘贺本人身世的改变,金山崖墓也随即荒废,成为了一处荒坟野冢,埋没于历史的黄沙之中。
金山崖墓之所以会被后世改造为避暑胜地,正是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未登位之前,曾经在此避暑,因而有了“秦王避暑洞”之名。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进行过东巡,并于此洞中避暑,所以此处也有“秦皇避暑宫”“清凉洞”等多种称谓。虽然传说神乎其神,但我们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金山崖墓的确历史感厚重,并具备一定的特色自然景观。
金山崖墓开凿工整,借助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正面和明道两侧石壁上,凸显出峰仞之坚劲。时至今日,金山崖墓石壁上存有宋朝以来的刻石45块,其中年号清晰者足有27块。石刻文字主要以题记、记事居多,同时亦有散文、歌赋等不一而足。石刻诗文的书法,虽无历代大家名硕,却也都出于当地朝野名士和地方名流之手,属于文化中别具一格的典范型汇聚点。
至2011年海昏侯墓被发现以后,其墓中所出土的文物,着实惊艳了后人。同时,汉废帝、昌邑王、海昏侯等名号,也都成为了热点话题,在水涨船高之下,金山崖墓这块海昏侯废弃的墓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热点话题,以及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在人们的观念中,墓葬与避暑胜地完全是两回事,可是由于历史的变故,却阴差阳错地交融在一起,令人感叹世事无常。时至今日,金山崖墓已经成为了我国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供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赏景,呈现出一片大好的旅游前景态势。此番场景,想必两千多年前的海昏侯刘贺也未曾料到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