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庆以来,《长津湖》一直保持给观众们惊喜。如今,《长津湖》的票房已经突破了50亿,向着影史票房第一又迈进了一步。看过《长津湖》的观众也超过了1亿+,这说明全国每14个人里面,就至少有一个人看过《长津湖》。
同时,《长津湖》的受众群体不再是平时有观影习惯的青年人,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走进影院,观看《长津湖》的故事,感受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精神。
在影史票房排行榜上,《长津湖》的总票房已经来到50多亿,距离排名第三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只有几百万。
注定创造历史的《长津湖》,到底凭什么呢?
在我看来,他既讲清楚了中国人对家庭,对亲人的那种执念,又说明白了中国人对国家的那种情怀。
每个中国人对这两种感情,都是十分敏感的,有这样的情感融入在电影中,才给了《长津湖》创造现象级纪录的底气。
片中,对“家”的描写很多很多。
陈凯歌导演谈到家的时候,就提到,之所以将吴京回家作为第一场戏,就是因为“回家与为国出征,加起来就是家国”。
中国人讲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从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到现在的“若有战召必回”,都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看到千里对家的深沉情感,之后的战斗戏才更能融入,更有味道。
回家的时候,电影对万里和千里的兄弟情也有特殊的表现,尤其千里刚见到万里的时候,一见面就把弟弟转成了陀螺,还把弟弟给捏成包子脸,虽然弟弟对哥哥的印象不深,但一两个情节就能感受到那种血浓于水的兄弟亲情。
最后,吴京给父母磕头的那场戏,看得所有观众都十分动容,这里面既有对父母,对家庭的不舍,又有对国家责任的承担。
对家的情感注入不仅通过这两个主角,还有七连的其他战士。比如朱亚文饰演的指导员梅生。梅生来自上海,对他来说,最珍贵的是一张女儿的照片,那句经典的台词“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就是梅生说的。
千里万里的情愫,寄托在父母和孝道上面,而对梅生来说,这种情感更多是因为下一代。
这样一来,关于家的感情也更丰富饱满了。
最令人动容的,或许还是雷公吧。《沂蒙山小调》响起的时候,每个观众都知道,这是在说家乡。还有雷公那句“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意思就是一定要回家。
除了小家,《长津湖》通过这种朴素情感引出的,是对国家的情怀。
当万里打开火车门,长城进入观众眼帘的那一刻,这壮美的山河景色,这宏伟的中国大地,不就是对国家最好的代言么。
祖国大好河山美如画,这就是我们的国,我们的家,值得每一个志愿军战士拼上性命去保护。
电影的最后,是一个红旗招展的镜头,战士们举起的枪和红旗融为一体,变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这就是电影《长津湖》里对胜利,对家国情怀最好的呈现,也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中国式浪漫”。
在描述对这部影片观感的时候,我们的观众很多都用了十分平实的语言。
有的观众多次提到“真实”,认为虽然没有科幻人物,但《长津湖》将我们带到一个真实的年代。
也有观众用到了“酣畅淋漓”,认为《长津湖》三个小时无尿点,甚是好看。
更有不少观众提到“震撼”,认为爱国教育要趁早,没有国,哪有家?
有观众说,电影中的情感“感人肺腑”,因为实际上,战争远比电影里表现得更加壮烈,我们都要好好珍惜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生命换来的这幸福生活。
一部电影能让所有人喜欢,能让各个年龄阶段的普通人喜爱,就是成功。
毋庸置疑的是,《长津湖》做到了。通过《长津湖》,不少人知道了长津湖之战,了解了当年我们的战士在怎样的环境下打了这么一场仗,明白了今天的和平是怎么来的,这就够了。
还没看《长津湖》的朋友,一定要抓紧去看哦,这样的好电影绝不能错过。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类似《长津湖》的电影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