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韶十八座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雅韶镇西元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阳江很早就有一首民谣传唱:“雅韶谭大昌,岗美李惟杨,上洋姚柄勉,织篢何五公,都系阳江大富翁。”民谣传唱中的雅韶谭大昌公,是十八座古村先祖谭朝佐公的后代。由歌谣可见,当年的十八座古村显赫一方,非常风光。
听到这个广为流传的民谣传唱,近期赶紧安排前往探访、拍摄,到了雅韶十八座一看,果然如歌谣所写的一样,特别是在无人机航拍的上帝视角下我们看到,这里有一大片两百年历史保存完好的房屋,村落主体布局如同两个并排躺倒的“非”字,构成十分规整的巷道。巷道中,两排房屋门户东西相向,每座房间格局完全一致。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年的雅韶十八座是何等的风光!
位于阳东县雅韶镇的西元村,是一个林茂竹翠、溪河充沛的小山村。在这个远离城镇的小村落,雅韶十八座村落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颇具特色。
纵观整个古建筑群,整齐划一的屋舍,精美的雕刻设计,严密的建筑格局,让人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记忆。走访雅韶十八座,古老的院门,斑驳的墙面,巍峨的祠堂,百年的古树,寂静的古巷,爬满青苔的深宅,都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与忙碌,这里仿佛就是一片心灵的“世外桃源”。
当我们走进去观看,每座屋的山墙顶上,都有个高高耸起像镬耳一样的圆拱形墙体,经历岁月冲刷,部分镬耳已不复存在,在剩下的墙体上,我们还可看到几处生动逼真的龙凤朝阳浮雕,神采飞扬。它们除了增加恢弘气势之外,还有隔火防火之用,旁边的房屋万一失火,火苗也不能蹿到隔壁房屋的瓦面上。
西大门直通的一条巷,串起雅韶十八座两侧的高墙古宅。青石铺路、白墙灰瓦,随便一条不起眼的古朴小巷中,就隐藏着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清代老宅。虽时隔久远,仍依稀可见往日的规模气派。
十八座名称由来和建房者谭谓
为什么叫做十八座?带着这个疑问,询问了村里的老人,老人告诉我们原来这里还有一个有关雅韶十八座的由来,在西元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今天听起来都很神奇:距今约250多年前,西元村有个叫谭谓的人。谭谓擅长贩牛,据说当时别的牛贩的牛发生牛瘟,很多都病死了。谭谓的牛也发过牛瘟,但他把牛赶到村外的长塘浸过之后,牛就奇迹般地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谭谓家的牛就好了呢?至今也没有人说得清楚。因为他家的牛都活过来了,所以谭谓赚了不少钱。
一般人赚了钱之后,就会考虑安营扎寨,建立自己的幸福家园,谭谓也是这么想的,之后就和伙计去城里买木材。
谭谓平时穿着随便,一看就像个伙计,当他向一家木材店的老板询问价钱时,老板很轻视地扫了他几眼说:“那个木材很贵,你买不起。”谭谓一听他这么说:“要是我买得起呢?”木材老板说:“你买得起的话,我就买一送一,你建一座屋我送你一座屋。”谭谓一下子买了九座屋的木材,木材老板也真的兑现了诺言,送了谭谓九座屋。这就是“十八座山”的由来。
常年居住在这里的人家,也不过五六户了,他们大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即使子女想接他们去城市居住,老人们也不愿意。用他们的话就是,清净的日子过惯了,去了城市反而不适应。
村里的老人热情、善良,看到我们的到来,老人们马上在家里的小院给我们做起当地特色点心,可惜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品尝到她们亲手做的猪肠碌、水糕。
现在我们看到的三十六座明清古韵的青砖瓦房并排形成了一条条悠长的巷子,一砖一瓦间都有被历史雕刻过的痕迹,为了让这些古老的建筑群重新焕发活力,西元村重点挑选了一些房屋进行修葺完善,把这里打造成旅游文化展览区和又一旅游打卡点。
我们看到有很多建筑工人正在修缮个别房屋,村长谭秋光介绍说:十八座准备在这段时间打造10座有文化的房屋以后可对外参观,把文化传递下去,那么我们这一座房屋比较原始的,我们把10座房屋打造好,修复好镬耳,一体式呈现。
除了古建筑的有形载体,雅韶十八座崇文尚学、红色传承之风历来浓厚,博士之家、教师之家、革命之家等英才辈出的文化底蕴为世人所称道。在此基础上,西元村将挖掘十八座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旅游观光,做好文化展示的文章。
据了解,雅韶十八座房屋修缮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中,整体方案还在初步拟定。相信不远的将来,雅韶十八座一定会展现一个全新的面貌给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打造好一个漂亮的、真正的美丽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