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深处友邻家,逸士雕心
正午时分,走出贵阳机场,扑面而来的阳光将我们撞个满怀,饶是已经在手机软件中查过天气,仍不免被这里的气温烘出了一层薄汗。登上火车,驶向300余公里外的铜仁,蒸腾的热浪愈发明显,铜仁的天气好似一只无形的手,将我们从北方阴凉的秋天中拽出,放进南方夏日未歇的余韵里。要抵达藏匿在山林深处的铜仁树蛙部落,还需要1个小时的车程,驶过盘绕在山崖口上的“十八弯”,再穿过掩映于庭阁檐下的风雨桥,我们推开了这家精品民宿古朴的木门,并将一身的舟车劳顿,抛在暮色四合的乡野中。
树蛙部落,与万物有机生长
树蛙部落的简介上,只写着一句话:与万物一起生长。这样一句略显抽象的话,当我们置身其中时,便无需多做解释。铜仁树蛙部落坐落于山水环抱的范木溪,其中心位置生长着一棵颇有年纪的板栗树,它像一把擎天巨伞,能遮挡住人们视野里的大半边天。在板栗树的周围,散落着数栋设计简洁、线条优美的房屋,它们站立在繁茂的树丛里,仿佛天然就存在于自然之中,轻易就能收获都市住客的好感。“做民宿的人那么多,我就想做个与众不同的,要最自然、最生态,做一个‘环境的检验师’。”在接受采访时,树蛙部落的总经理付丛伟说道。5间三角亲子树屋、3间星空房、2间双子屋,15间庭院房构成了乡野里的新奇生活场景。民宿的大堂采用全落地玻璃形式,天气晴朗时,群山间苍翠的绿色会携着温和的日光一同淌进来,对于久居高楼大厦的我们来说,这是与大自然难得的亲密接触。比起优哉游哉的大人,从天南地北来到树蛙部落的小孩子们,则更加活泼好动,他们一会儿拿着网兜去田野中追逐蝴蝶,一会儿坐在桌前向老师学习扎染技术,一会儿又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看小羊吃草,这些独特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快速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树蛙部落的名字,源自一次机缘巧合的相遇:“有次我在泡温泉的时候,看到了一只树蛙,拍照发到朋友圈,收获了很多点赞,朋友告诉我这是大泛树蛙,恰好那时我们正在准备树屋项目。我想,不如就叫‘树蛙部落’吧!”付丛伟笑着说。在他看来,树蛙部落是一个“新自然保护实践区”。“我希望20年后,当我把这些房屋拆走,本土的植被没有遭到破坏,这里的生态还像原来一样。”秉承着这一理念,在建造过程中,他把尊重自然放在了首要位置。“首先是建材,我们基本只用石头和木头这两种建材,尽量简单。其次是植物,大家所看到的这些植物,70%以上都是乡土树种,最大化地保留当地的东西。”谈及此,付丛伟拿出了他的平板电脑,向我们展示着正在建设中的嘉兴姚庄树蛙部落,在那里,他准备打造一个生态体验中心,“我想让客人更多地了解我们的生态系统、湿地进化,包括动植物方面的相关知识,更贴近自然。”从2018年第一家树蛙部落落地浙江余姚起,短短3年间,树蛙部落先后在江西婺源、贵州铜仁、江西新余等地落成,这些藏于野生秘境中的居所,让人们从枯燥无味的生活中出逃,遵循自然的步调,回归山河湖海,享受与万物共同生长的喜悦。
民宿作窗,窥见乡野之美
沿着铜仁树蛙部落的石阶向下走,能看到蜿蜒流淌着的大梁河,清澈的河流在村寨前转了个弯,将范木溪围成一个被水环绕的半岛,下河摸鱼抓虾,是当地人农闲时的乐趣。行至大梁河的河岸边,我们见到了乡伴文旅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朱胜萱,彼时,他身着简单的白T恤,正仔细翻看着岸边的石头,见我们来了,他直起身,笑着问我们会不会打水漂,并向我们传授让石子飞得更远的诀窍。淡然随性,是我对这位“民宿教父”的初印象,设计师出身的朱胜萱,曾担任上海世博会景观设计及实施总顾问,卸下光环,他又转身躬耕乡村建设。“我觉得城和乡是一体的,推动乡村的建设,或许能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朱胜萱说道。
民宿,于朱胜萱而言,是乡伴文旅航行在乡村小船上抛下的锚,它让一切后续发展有了原点。“前些年,有一些理想主义者带着使命感回到了乡村,他们做了很多让人感动的小型精品民宿,这些民宿把许多已经逐渐被遗忘的乡土文化重新拉回了人们的视野中,民宿就像一扇窗户,它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的美,看到了乡村的物产,看到了乡村的文化,更看到了乡村的可能性。”为了满足人们回归乡土的愿望,吸引更多的城市旅行者走进乡村,朱胜萱和他的团队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细致的考量。“最初,出于贴近用户的想法,我们的大部分产品会选择靠近大城市中心区的边缘,我希望来民宿度假能够变成消费者生活的日常。其次,我们会选择用户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做点状布局的产品,对城郊产品进行补充。”
除了选址,产品的独特性也同样重要。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乡伴文旅集团陆续开发了一系列相关业态:乡野度假生活示范村“理想村”、 精品连锁乡野民宿“原舍”、新自然保护实践区“树蛙部落”、花园营地“野邻x-camping”、自然教育乐园“绿乐园”等等。这些新兴的产品并不只是居所,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们以一栋栋充满设计感的建筑为外壳,让自然景观与在地文化有机结合。去年疫情期间,乡伴文旅还组织参与了一项名为“白衣天使,乡野疗愈”的公益项目,40天内联合全国1368家民宿,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免费的平日住宿权益,让白衣天使们在乡村中汲取力量。从窗户外面的一方风景、到房间床头悬挂的民族挂饰,再到餐桌上一盘地道的当地小吃,乡伴文旅将乡村之美安放在各个角落,并以更有温度的方式呈现给旅客。
以设计为支点,
撬动中国乡村发展
乡伴文旅集团的高层团队中,有很多和朱胜萱、付丛伟一样经历的人,他们从景观设计师出发,将目光投向中国乡村建设,并运用设计者对美天然的把控感,在乡野中搭建出简单却令人感到新奇的建筑,从而助推中国乡村发展。如今,提起范木溪,人们都会想到那里有一家叫做树蛙部落的“网红民宿”,而仅在两年以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凋敝落寞的小村庄。作为昆山·碧江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范木溪树蛙部落寄托着昆碧两地的期望,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付丛伟做出了许多尝试。“古村落不是修旧如旧,它要成为一个可持续运营的项目、一个城乡互动的平台,推动当地的发展。”动员当地居民搬迁,是改建乡村过程中的一件难事,前前后后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现在聊起那段经历,付丛伟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大晚上的,我们一群人围在篝火旁边,有村干部,有村里的老百姓,讲为什么要搬迁,讲我们对这件事的决心。现在,这个理想终于慢慢落地,变成了现实。”
在铜仁树蛙部落的施工队里,超过大半都是范木溪本地的村民,工地上每天都有阿姨们送来的自家做的饭菜,虽然辛苦,但看着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村民们悬着的心也踏实下来,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2020年底,通过务工、分红、土地流转、农产品销售、发展农家乐等方式,树蛙部落帮助当地168户616位村民实现了脱贫,并通过线上渠道,对当地特色的珍珠花生、蜂蜜、腊肉等农副产品进行推广销售,让更多人了解铜仁的地道风物。树蛙部落不仅是一个“网红项目”,还是乡伴文旅为村民们打造的一个可循环、可造血、可持续的资产。
像铜仁树蛙部落一样的项目,在乡伴文旅集团的版图中还有许多,秉承着“乡村旅游+富民”的全新模式,他们试着为乡村引入便利的基础设施、环境和谐的建筑产品和富有创造性的人群,将原本无人问津的村落改造成自然主义度假目的地,以此推动中国乡村的文明化发展。坚守乡村建设绝非易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想过放弃?面对我们的提问,朱胜萱笑着说:“虽然过程很痛苦,总是不断被‘摩擦’,但我从不认为自己会放弃,对我来说,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只有今天和现在。”
我们离开树蛙部落时,天气还如来时那般晴朗,太阳高高嵌在蓝天中,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一群可爱的人向我们挥手告别,渐渐隐在乡野间的绿色深处,这是梦一般美好的景象。在乡伴,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天覆地载的传奇过往和不可估量的奇迹未来,并坚信,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中,理想将如火般闪耀。
摄影/赵鹏
部分图片由树蛙部落提供
环球时报汽车周刊
环球时报时尚周刊
环球时报地产观察
环球时报前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