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色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北路壮剧
田林,广西国土面积最大的县份,不仅生物资源丰富多样,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源流悠长。“中国壮剧之乡”孕育的壮族文化瑰宝——北路壮剧,正穿越历史的风烟向我们款款走来!
壮剧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的民间文学、民间说唱、舞蹈杂耍、民间歌谣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戏曲的艺术养分而形成的,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壮剧具有原生性、民族性、歌舞性、兼容性等艺术特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并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路壮剧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壮剧产生了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
其中的北路壮剧起源于田林县旧州镇,于乾隆三十年成形,是一种有着独特唱腔和表演程式的戏剧形式,以北路壮话咏唱,发展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2009年,北路壮剧发源地广西田林县被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授予“中国壮剧传承研究基地”。
历史源流
孕育期
清朝顺治(公元1644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北路壮剧的孕育期。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游院戏”、“地台戏”等阶段。“八音坐唱”是形式单一的集体演唱,内容多是祝贺之类的唱词。“板凳戏”有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因观众增多便移到屋檐下表演,故改称“门口戏”。“门口戏”已初分角色,戏班开始走村串寨,出这个院子进那个院子,群众又称为“游院戏”。戏角开始穿华贵的戏服,在脸上擦红粉化妆,但没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后来为满足越来越多的群众看戏,便搬到村镇空旷的场地表演,故称为“地台戏”。
诞生期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同治末年(公元1874年), “搭台戏”的上演标志着北路壮剧正式诞生。乾隆二十五年,田林旧州镇那渡村歌手 杨六练到四川做生意,因亏本便在四川边打工边学艺,两年后返回那渡,组建了 “龙城班”。乾隆三十年,他们第一次在旧州搭起二丈宽的戏台,上演由杨六练编导并主演的北路壮剧的第一出戏——《农家宝铁》(又名《好宝铁》)。嘉庆到道光(公元1796年至1821年)年间,旧州央白屯艺人 黄从善将北路壮剧中的“平调”加工整理,改名“正调”,奠定了北路壮剧主调音乐的基础。北路壮剧开始向附近省、县流传,隆林、西林、百色等县、乡、村纷纷成立戏班 。
全盛期
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1908年),是北路壮剧蓬勃发展的全盛时期。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田林旧州镇央白村人黄永贵赴南宁应考,为邕剧所迷,置功名不顾,天天看戏,被邕剧艺人雷喜彩发现,收为弟子。回到田林后,黄永贵组建戏班,并吸收邕剧的表演技巧(武打、台步等),使北路壮剧艺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唱腔方面也借鉴邕剧,创造了“喊板”、“怒调”、“大王调”,伴奏乐器恢复使用唢呐,加进了扬琴、大鼓、大锣,艺术效果更佳。黄永贵本人武打出色,被称为“土飞猴”,各地纷纷请他去教戏,远至乃言(贵州),富宁(云南),北路壮剧更广泛地传播。光绪十三年,黄永贵带领戏班“土汉班”应邀到梧州演出半个月,轰动一时。
扬琴
大鼓
大锣
定型期
光绪末年,北路壮剧唱腔和表演程式基本定型,行当齐全,演技精纯,特点突出。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北路壮剧艺人是田林八桂乡平六屯黄福祥(1896—1964年),他16岁开始跟随父亲演戏,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尤其擅长旦角。除钻研表演艺术外,他在唱腔和伴奏方面进行了不少改革,创造“正调慢板”和“丑角调”,1914年带领“螺阳剧社”到贵州省的巴结、央坝等地演出。此时田林、隆林、西林、百色等县共有北路壮剧戏班50多个,剧目200多个,唱腔也有15个,主要伴奏乐器马骨胡从“半反线”发展为“大反线”(也叫“全反”)。
复兴期
新中国成立后,北路壮剧得到田林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整理北路壮剧唱腔19个并编印成册,年年举行文艺调演和会演,成立县文艺学校和县壮剧团,北路壮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006年,为保护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田林县组织文化申报工作。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审定,起源于田林县旧州镇的广西北路壮剧入选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 要乐器
壮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有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师公戏的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响如瓮瓮声。
壮剧的伴奏音乐,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唱腔
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唱腔。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
唱腔中还包含着大量的小调,很多唱腔干脆就来自于民间的山歌。唱山歌本来就是壮族人民与生俱来的习惯,大量使用山歌唱腔,也使得北路壮剧与当地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一听就懂,张口就唱。
唱词
壮剧主要唱腔的唱词(包括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脚")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腰")互相押韵。这样的押韵,唱起来使人觉得简中有繁, 同中有变,婉转起伏,连绵不断,听而不厌,韵味无穷,这在我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
音乐
北路壮剧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唱腔,北路壮剧的音乐风格古朴,洗练素雅,意味浓烈,曲调方面调式稳固明朗,旋律甜静优美,伴奏乐器马骨胡音色高亢响亮,音色清脆,余韵悠远。
北路壮剧的唱腔以“正调”为主,分为“乖呀咧”、“哎依呀”、“哀的奴”,“乖呀咧”即壮语“聪明”的意思,艺师们独具匠心,把壮族人民的“聪明”溶入戏曲音乐,且每句唱词都用它来开头和收尾,这是其它剧种所不具有的 。
角色分类
民间戏剧初期,往往一人多角,故分出行当乃是大戏的标志之一。北路壮剧表演的角色分行主要有五大类:生、旦、老、武、丑等行当。不仅生旦武丑角色完整,而且分工明晰。有:“一丑、二旦、三生、四官”之说。这些角色根据人物年龄和性格特征,配以一定的脸谱和戏装,忠奸分明。
丑角
北路壮剧中丑角戏重,不仅可以活跃舞台,还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故传统丑角艺人特受尊重,这与一般大戏也是不同的。北路壮剧一般脸谱比较朴素,不像京剧那样浓抹重妆,丑角的标志性特征是在鼻梁上画一个乌龟头。
艺术特征
北路壮剧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艺术特征:它源于壮民族的土曲、土调、舞蹈的继承,又有兄弟剧种音乐,表演形式的引进,形成了壮剧的多源性;壮剧所演剧目来自本民族的生活实践,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符合劳动人民的道德规范;壮剧用本地壮话演唱,通俗易懂,词汇丰富,不少民间谚语、俚语、格言脍炙人口,醒人耳目,是汉语不可媲美的。主要伴奏乐器马骨胡是壮剧独创的一种乐器,音色高亢嘹亮而远传。
北路壮剧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其传承历史,在中华民族文艺的百花园中实属罕见,具有广泛的学术研究价值。
代表剧目
壮剧从诞生至今,北路壮剧上演的剧目已达300多个,大多来自北路壮族的生活实践,反映壮民族的生活意愿和审美习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思想上符合壮民族的道德规范。剧目的内容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有:
歌颂美满姻缘的《农家宝铁》、《那妯姑娘》;
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罪恶的《文龙与肖尼》、《龙图公案》;
颂扬农民起义和民族英雄的《侬智高》、《刘二打番鬼》;
反封建婚姻制度的《四姐下凡》、《血泪姻缘》;
反映人伦道德的《观音堂会母》等。
反映壮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和倚歌择配的习俗,歌颂他们的真挚爱情的《山伯访友》,《抢花轿》等等。
赞颂壮族人民勤劳俭朴、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优良传统的道德风尚的剧目,如《达三》、《董永》、《婆媳情》等。
其中《农家宝铁》,是广西北路壮剧改编民间故事的第一个剧目。清乾隆三十年(1765),壮剧第一个戏班“龙成班”首次在广西田林县旧州演出,讲述农家姑娘玉英聪明美丽,求婚者甚多,玉英姑娘决定以对歌的形式选婚。她拿出祖传三代的宝铁,以“铁”为题,令村村寨寨的青年求婚者斗歌,以试其人品、才华的故事。
壮剧《瑶娘》的灵感来自田林县“壮族祭瑶娘”这一传统民俗。该剧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近代的潞城瑶族乡弄光村。传说有一位美丽的蓝靛瑶姑娘,爱上了一位壮族小伙子。两人冲破壮瑶不通婚的世俗阻力结成连理。蓝靛瑶姑娘给壮族人民治病疗伤,传授瑶医草药,后来为搭救落水女子而遇难,深受壮族人民爱戴。为了纪念她,人们修建了瑶娘亭,年年祭拜,一直沿袭至今。
剧本分《序幕:初相识》《赶歌圩》《提亲》《瑶王阻挠》《怒沉南盘江》《智解瘟疫》《舍己救人》《尾声:祭瑶娘》八部分。
该剧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被列入市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2016年7月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非遗传承人
闭克坚, 1938年出生于“壮剧之乡”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百达村百达屯。
闭克坚老师8岁开始学艺、9岁登台演戏、12岁时恰逢田林壮剧传承人黄福祥老师来百达演出,拜黄福祥为师,因得黄福祥老师的精心指导,单独传教,加上自身的天赋和刻苦,他掌握了生、旦、武、丑各行当的表演,精通壮剧艺术,从此走上壮剧的道路,为壮剧奉献毕生。
闭克坚老师从小生、小旦学起,直至各种角色的表演,正调、山歌调等多种声腔的演唱,包括马骨胡等各类乐器的演奏或是剧本的改编创作,他是集演、编、乐师为一身的全能艺人。闭老师年至耄耋还在教学生、辅导剧团,硬朗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态使他看上去特别的精神,当表演台上有需要的时候还亲自上台。这种为壮剧艺术、为传统文化全身心地投入的精神正是传统文化得以保留的原因。
闭克坚老师的带领与努力下,壮剧更加蓬勃发展,2006年壮剧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闭克坚老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剧)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传承现状
尽管北路壮剧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形式,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包括北路壮剧在内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
“一个业余壮剧团一般40人左右。有的演员家里农事繁忙做不下去,有的生病演不了,有的女孩子远嫁、年轻人出去打工,因此,剧团的演员很不稳定。” 广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代表性传承人、田林县文化和体育广电局艺术研究室原主任黄志元说。
在演出中,有些演员是临时叫来的群众演员,上台只能跟着走台步,没有对白或演唱;还有一些是有人在幕后帮唱,台上的演员仅仅表演对口型。由于排练不充分,有些演员舞台表演动作生硬、呆板,演技相对不高,影响了艺术的观赏性。
此外,北路壮剧的演出很多局限于民间层面,剧种的传承靠极少数民间艺师的口传身教,传播面非常有限。各地乡村剧团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硬件滞后、服装陈旧、辅导跟不上等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剧团的正常发展。
目前,田林县有118个民间剧团,但演员老龄化、乐队老龄化、艺师后继乏人等,是黄志元最担忧的问题。黄志元说,演出的剧目也相对单一,仅限于几个老调曲目传统剧本,创新发展做得不够,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没有很好地挖掘整理,老百姓喜爱的新剧目不多,出现了创作、演艺断层的现象。
“ 吼敢”壮剧节
自壮剧诞生以来,田林县每年春节前后至农历三月期间民间都有演壮剧的习俗。“走进田林壮乡,格外神清气爽,壮家自古爱唱戏,放下犁耙就登场,……村村寨寨搭戏台,打开七彩画廊,……壮戏伴随五谷长,天天乡音唱吉祥。”这是田林壮剧文化艺术节节歌《壮戏飞扬》里的歌词。
从2007年开始当地政府组织举办壮剧文化艺术节,举办时间基本固定在农历三月十九开始,活动时间短则5天6晚,长则达到15天16晚。十余年来,每年演出壮剧超过300场次,观众超30万人次,截至2019年,已连续举行13届,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前来观赏。这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壮剧的传播,还有效推动了壮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田林壮剧内容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些优秀剧目曾获自治区和国家级奖项。自2009年,田林县被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授予“中国壮剧之乡”荣誉称号后,便以“北路壮剧的发源地”为旗帜,传承发展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活跃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为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END-
来源:千姿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