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文庙,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老城中心地段,左邻景东最高学府——景东一中,是滇西南最大的孔庙,文庙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曾多次遭战乱焚毁,又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1984年由国家拨款重修,1986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东文庙,占地5292平方米,座西朝东,以纵向建筑为主,是中轴对称的台阶式庭院,由照壁、泮池、六角亭、钟鼓楼、棂星门、大成门、天子台、大成殿及两侧的厢房组成。前观川河,后枕玉屏,依山傍水,古木参天,阁楼角亭,铃声四扬,古朴雄伟,十分壮观。细游文庙,千姿百态。照壁挺立,威严肃穆。照壁前面,空地一块,右边有棵两抱古椿,伞装巍立,遮天蔽日。照壁正中,是1986年重建的文庙大门。大门前莫约三米,一左一右,蹲着两个大石狮子,像两个威武的卫士,守卫着文庙。
大门前边是半圆形的石阶,有五级。大门两侧是精细的石雕,一对小石狮子抬着门槛,两扇朱红大门上方,是栩栩如生的木雕。踏进大门,是泮池,1984年修复。泮池呈月牙形,块石砌成,四周由四十五棵望柱和四十一块栏板组成石护栏。泮池正中是凌空石拱桥,一边各由六课望柱和六块栏板组成护桥栏板。池外四周有水泥过道。过道外围是草坪。右边的草坪上,立一棵青松,给泮池增添了圣洁的色彩。
跨过石拱桥,沿石阶而上十五级,是块草地,草儿茵茵。走过草地,再上十三级,又是一块平坦的草地,有古椿、古梅、杨眼等参天大树,装缀着草地。古树下,有两个六角亭相对而立,像美人站在树下乘凉。六角亭于1985年新建,系穿斗式结构,重檐六方亭,总体设计严谨,式样小巧,玲珑耐看;亭内画栋雕梁,配有字画,游人可在亭内休息。
跨过大沟上的小桥,上五级台阶,就到了钟鼓楼。钟鼓楼于1985年重修,重檐歇山式屋顶,上下两层,登楼可举目远眺,县城川河尽收眼底。楼顶檐角上挂有铜铃,微风飘来,叮当作响,似泉水叮咚,给文庙增添了清雅情趣。
登上十一级台阶,是块水泥地,2004年修建了石栏板,再登上七级台阶,便是棂星门。
棂星门,于1983年、2004年重修,是文庙建筑的核心。它属抬梁式牌楼木构架,整个木构架立于高一点五五米的须弥座上。须弥座由巨石砌成,四周有各种浮雕,龙飞凤舞,鱼跃龙门,鸟儿花朵等,形象逼真。须弥座顶部前后分置一点八米高的滚墩石,房檐下是耀眼夺目的平身科斗拱,计有七层,置于额枋上承托檐檩屋顶。屋顶为歇山式,盖的是琉璃瓦,紫黄绿三色,组成方块图案。屋脊安有宝狮、宝龙、宝瓶等,檐角挂有风铃,转枋上安有五颜六色的彩灯,柱梁挂枋,诗画相配。前后平板上,有三个耀眼大字--''棂星门''。棂星门飞檐交错,巍峨屹立,金碧交辉,甚为壮观。
通过棂星门,上五级台阶,又是一块平地,两幢厢房南北对座,1986年新建,属穿斗式结构,造型别致美观,设有美好窗、灯笼窗等,板壁窗户,顶板屋檐,都经彩画,绚丽多彩,美不胜收。再上十一级台阶就是大成门。1984年重修,属穿斗式结构,歇山式屋顶,里面前后设有长栏靠凳,可供游客休息娱乐。
大成门后边正中,是一道八角形的大门。跨出大门,是一个院子,南北各有一幢厢房,左厢房于1986年修建,右厢房修于1994年修建,建筑风格与上面介绍的两幢厢房相仿。院子里有缅桂、芒果各一棵。大成门紧连天子台。
天子台,1986年修复,为水泥地板,刻着六角形图案,前边两角,各栽翠竹一棚,更使文庙显得古朴清雅。1994年修建了天字台的石栏板,并安置上天字台的龙板、石狮等。2004年,对天子台的地面再次进行改造,用条石板铺设,使之与古建筑更加谐调。走过天子台,再上七级台阶,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
大成殿,1984年修复,属抬梁式结构,歇山式屋顶,由二十八棵大圆柱支撑,柱基为石雕的鼓凳式及复盆式两种,用大跨度横梁,前檐有四层斗拱承檐檩,有两棵金龙抱住于大殿前中。1994年,重新安装了雕刻花鸟等图案的门窗,并悬挂了皇帝亲笔题写的仿刻牌匾。1995年1月28日,安置了汉白玉雕成的孔子像。2004年,添置了四配十二哲的雕像。整个大殿宽敞宏伟,气势非凡,给人予力量的美感和肃穆的神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