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和公园是两个彼此陌生、反差巨大的存在,本无交集的可能,但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催化下,居然也能擦出神奇的火花,开始一段浪漫的邂逅。
这个让荒芜焕发青春、凋亡重获新生的地方就是渝北的“铜锣山矿山公园”。
向死而生
在重庆,公园比比皆是,并不少见。草木都有自己的脾性,南方温和湿润的气候是他们安逸的温床,只需一块条件得当的土地,无须过多干预,很快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自成一片天地。但怪石嶙峋、寸草不生的矿山有朝一日也能变成碧波荡漾、草长莺飞的美丽公园却不多见,能够发生,是幸运,更是神奇。
铜锣山一带蕴藏丰富的优质石灰岩,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开采,长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石料输出地。前几年,随着国家环保要求和整治力度的不断加码,这个毗邻主城区的采石基地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停止了几十年来机器的轰鸣,沉沉睡去。但历史似乎不愿意遗忘这座劳苦功高的“功勋矿”,在人烟消退的寂寞中、在无人问津的失落中,重生的潜流已在悄悄激荡,蓄势待发。
慢慢地,充沛的雨水开始在幽深的矿坑汇聚成湖。石灰石遇到水后,开始溶解分化,当越来越多的矿物质消融于水中,水宛如被施加魔法,呈现出特别的蓝色或绿色。
自然形成的美景往往原始而粗犷。在未被开发之前,这里只是驴友私下津津乐道的去处,我见过它不修边幅的样子,除了那些水透着深沉的宁静和神秘外,其它基本处于无序状态。高过腰的杂草、泥泞的小路、裸露在外的岩石、遗弃的机器设备,或许照片中会有特别的苍凉之美,但现场感受肯定不会那么友好。
不是每一次死亡都有迎接重生的可能。自然已经竭尽所能,为一个即将沉沦的躯壳注入新的生命,为它的起死回生创造了最好的可能。我们应该庆幸,这些深达百米的巨大矿坑受到了上天的眷顾,没有沦为装填废弃物的垃圾场,而是由死向生,在轮回中华丽转身,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因地制宜
人们开始注意到了这里的变化。热爱生活、富有创造精神的重庆人天然懂得依山就水、因地制宜,自有对待现实的智慧和主张,从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限制。依山而建的洪崖洞、从滑索升级而来的索道、穿楼的轻轨、叠罗汉的高楼、导航都发抖的黄桷湾立交,无一不是山城人民不走寻常路的最好见证。如此看来,荒芜的矿山变身为美丽的公园不仅毫不意外,而且在情理之中。
经过几年努力打造,现在的矿山公园已初具规模。崭新的步道勾连纵横,沿着山顶的地势在各个矿坑周围上下起伏;观景台选择了最好的视角,居高临下,将湖光潋滟、碧波澄净尽收眼底;荒坡上散漫的杂草被整齐划一的草坪代替,孩子在上面忘情地奔跑,大人则慵懒地睡在野餐垫上享受阳光的美好;矿坑周围的荒地上种植了许多石榴、桃、李、梨树,到了春天,这里必将是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
坑底的景色当然由美丽的湖水做主角,小一点的矿坑被百米深的湖水填满,从高处看去,湖水像是深不可测的“蓝洞”,贪婪地吞噬掉所有光线,只留下一点幽暗的微光;大一些的矿坑不再过分拘禁湖水,开始有了一点湖泊的气势,个头较高的石堆孤立湖中央,成了湖心小岛;没有被湖水淹没的地方成为漂亮的坑底公园,样式显然经过认真考量,从高处望去,它们呈现出简约对称的几何美;而那些壁立千仞的黑色岩壁则不需要任何人为的修饰,它们的存在本就彰显着自然不怒自威的尊严,即使没有走进坑底,仅仅站在坑口与它平视,也不难感受那份厚重的压迫感扑面而来,让人心生敬畏。
迸发活力
不仅是废弃的矿山重获新生,在它周围的村庄同样焕发出崭新的活力。这个村庄名叫石壁村,因附近的黑色崖壁而得名。靠山吃山。过去的石壁村吃的是石料饭,虽然赚钱,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机器震耳欲聋的嘈杂声、大货车油门沉重的轰鸣声终年包裹着附近的村民,让人不得安宁;随风飘荡的石头粉末沾满庄稼、挂满树梢、落入家中,不下雨一片灰色,下雨一片泥泞,人们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见怪不怪,习惯成自然。
如今,一切都变了样。通往石壁村的道路全部硬化,还标上了景区常有的红色纵向减速线。过去破旧的农舍荡然无存,好几栋崭新的三层小楼拔地而起,就伫立在通往矿山公园的必经之路上。住在一层的村民已经先人一步开起了餐馆、小超市,二层、三层正在装修,今后将成为民宿,让意犹未尽的城里人有安睡的处所。一些丝瓜、红苕、豌豆尖之类的本地蔬菜成为来往游客必买的特产,据说味道要好过超市里的大路货不少。还有很多村民直接在景区工作,做保洁、当保安、开小火车,村民们一定无法想象,有一天他们自己也能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旅游饭。原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存在。
在公园里,一位工作人员饶有兴致地给我们介绍:这里,以后将修建高空玻璃栈道;那里,今后将建成坑底咖啡馆……
一切都在进行,一切还在变化,毫无疑问,矿山公园涅槃重生的传说还在继续,而对于未来,我们有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