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禾的队伍。 |
稻田“长桌宴”。 |
芦笙表演。 |
高架上晾禾。 |
本报讯(记者 贾华)10月1日,记者在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建华村看到,采禾、捆禾、挑禾、晾禾,吃香禾糯、品香猪肉、尝香稻鱼,从江梯田景区处处一派好“丰”景。
在高增乡建华村,最吸引游客目光的,是当地特殊的采禾方式、壮观的挑禾场景、令人惊讶的晒禾技术、风土味极强的稻田“长桌宴”、浓郁的侗族风情……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与当地侗族同胞一起庆丰收、迎国庆。
来到香禾糯稻田边,可以闻到一阵阵浓浓的稻香味。这种稻谷呈卵圆形,每粒长几毫米,每穗约200粒左右。这种稻谷顶部有一根细长的芒,芒长约2厘米,是谷粒长度的约10倍,而且稻谷不易从稻穗上脱落下来。在建华村传统香禾糯产稻区,这里的收稻方式与众不同,采取的是“一穗一穗采摘”的方式。采禾人干活时,还有芦笙队的侗家汉子在田坎上为他们吹奏乐曲加油。
采完稻穗,就开始抓香稻鱼。这是香禾糯栽插下去后放养的当地原生传统鱼种,不投放任何饵料。数月后的采禾时节,正是鱼儿自然成长到最佳重量时,味道正好。侗族后生将鱼提到水田边的干田中,将鱼一排排放到金属网上烧烤。不一会,阵阵鱼香四处飘散。在烧烤场周边,一群群侗家男女有的在烤香猪肉,有的在做凉拌菜,有的在剖鱼……
到了中午时分,采禾人向美食餐饮区聚拢,大家把遮阳棚打开,在棚子下铺一长溜稻草,把烤鱼、烤肉、酸汤鱼、清汤鱼、凉拌菜、侗家米酒、啤酒、饮料……一字排开,一场盛大的稻田“长桌宴”准备就绪了。
开饭了,寨邻从家里带来用芭蕉叶包好的香禾糯米饭,大家右手夹菜,左手抓起糯米饭开吃。当地的侗族同胞,他们揪下来一团糯米饭,将其捏成团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就一口猪肉、鱼肉、凉菜或米酒。饭间,侗族同胞一边大块吃肉,一边大碗喝酒。他们喝酒,有一种特别的现场感和仪式感。主人敬客人时,要先唱一段侗歌。待客人将酒杯端至嘴边开始喝时,周围的人们会发出爽朗、有节奏的欢畅声,“欧欧”、“哈哈”,然后大家一起欢笑。
小憩一会,大家陆续拿起扁担朝田坎边走去,把一组组稻穗穿进扁担、挑在肩上。一队队挑禾人穿过田坎、小道,一幅幅壮观的秋收图展现在梯田间,非常壮观。
回家的路上,挑禾队前是芦笙队开道,队伍浩浩荡荡向寨子方向开去。回到家,来到每家都有的高约20米的晾禾架下,他们跨上晾禾架后,像攀爬脚手架一样往上攀。每人把关一层,骑在架子上从下到上传递稻禾把子,将稻禾晾在架子上,这才算完成了香禾糯的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