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
八月,秋凉刚至的傍晚,我走进颐湖边的都江堰图书馆。楼上楼下各区域灯光明亮,安静而温馨。偶尔听到浅浅的书报翻动声,阅读者们甜甜蜜蜜地享受着阅读的乐趣。此景,不禁让我脑海里浮现出它的前生:灌县图书馆。
原灌县(现都江堰市)图书馆离我家只是一座廊桥之隔。儿时经常在那里玩,常见大人借书、看报,多少受些影响,稍大些时也慢慢喜欢上那里。没有借书证就翻看连环画、杂志、报纸之类的。长大离开后,每念想起馆内的一草一木,都会感觉还带着几分温存。
灌县图书馆始建于1965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县仅有这一处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图书馆,位置就在离堆公园旁,现在的都江堰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处。如今景区原封保留着公园外八字牌坊门框建筑。中间高耸直立的大门,左右两边是对称的铁门。日常中间不开,左边一直都是游客进出,右边就是图书馆的大门。进门便是两米来宽的鱼脊背三合土路道,两旁栽着石榴树和紫荆树。花开时,石榴火红热闹,紫荆粉艳,好看极了。图书馆占地仅三亩多一点,从门口至河坎处呈条形状。在大约二三十米通道处便有一幢七八间房屋,房子外面放着两屏阅报栏。从房屋中间穿过的通道两边放着几张稍大的条桌,这就是报纸阅览室。每张条桌上立着一扇能夹报纸的玻璃框架,一把小铁锁将其锁住,读者轮换在桌子两边看(那时日报只有8个版面)。先去的可坐上有靠背的木质餐椅,那已是非常巴适的了。
从阅报室中间的通道穿过去,后面的木结构半回廊小楼房用于图书收藏、借阅和杂志连环画的阅览及办公。借阅书籍必须持有借书证,而那些年借书证的发放很有限,因而一般群众是很难办到的。好像持证人每年都还要支付少量的费用。没有借书证的就只能看看报纸,或在阅览室里借阅杂志、连环画和画报。那时经常在图书馆里晃荡,小男孩又很“肇”,难免有些小故事至今难忘:小学二三年级暑假时,在阅览室第一次翻看到了鲁迅的小说《药》。磕磕绊绊地读完后简直不知所云。后来上初中,语文代课老师花了两节课讲完《药》的全文,而我仍觉得糊里糊涂,就此留下鲁迅的文字深奥的记忆;还有一次天刚黑,我双手抠着河坎边的隔墙悄悄溜进图书馆,趁管理员不备用竹竿挑出了一本《水浒》连环画。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小人书,我兴奋了好多天,拿到班上去显摆。结果上课时与同桌争来抢去,一下撕坏两页,惊动了老师,被没收了。我和同学都被罚在教室后面站着上完那节课。
改革开放几十年,祖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公益文化设施也有了根本的改善。现在的都江堰图书馆是2008年地震后,上海同济大学在四川青城造纸厂原厂房的基础上改造设计的。图书馆既保留了工业文明的遗韵,又体现了当代建筑装饰的审美情趣,已是一所多功能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图书馆,都江堰文化地标性建筑。
站在宽敞明亮的阅览大厅,窗外大片草坪边的颐湖清波荡漾、柳丝轻舞。不远处有群众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图书室,以及城南的飞龙体育馆图书室,就连最基层的各社区都有了环境清雅的图书阅览室。而全社会所有图书室资源都是全天候免费对公众开放的,一个书香型社会正在“三遗产”的青山绿水之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