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存不是在时光洪流中化为碎片,
就是在时光境迁后被人铭记;
人文景观不是在融合发展中成为废墟,
就是在在口口相传中成为经典;
风情民俗不是在生活琐碎中被人遗忘,
就是在年年月月后仍为流行。
为了留存历史记忆,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张堰镇党委、政府倾力打造近千平方米的张堰历史人文风情馆,并于近日正式开馆。
张堰历史人文风情馆
张堰历史人文风情馆,是集中展示金山张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人文风情民俗的展示窗口。展览以历史编年为主要形式,上起先秦,瞩目当下,远望未来。在陈列设计形式上追求鲜明的个性和多样化风格:科技手段的互动化,展陈材料的多样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共同打造展示内容的自然化,让历史人文风情重现,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般置身历史文化场景之中,全面地感受当时的人文历史和情景,产生一种“入乡随俗”的感觉。
踏进这幢江南水乡风格的复古建筑,进门即见“留溪长歌”四字,之后每一个历史故事、每一张老照片、每一幅书画作品、每一份老物件……都推动着我们与张堰的风光历史更近一分,仿佛那首“长歌”正在耳边回荡不绝。
商周时期,张堰已现成片的村落,先民们在此流动栖息,炊烟连户,生机勃勃;相传秦始皇在东巡时曾来到张堰登山望海,那座山现名秦望山,又叫秦皇山、秦驻山;汉朝开国功勋之一张良跟随赤松子(上古神仙)四处游历时曾在张堰隐居,因此张堰又称留溪、赤松里;永乐和嘉靖年间,倭寇多次骚扰金山地区,并深入腹地抢掠烧杀,张堰军民奋起抵抗;明清鼎革之际,张堰王氏家族通过科举,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都官居要职,其中王顼龄官拜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兼任工部尚书,后加封为太子太傅,王鸿绪官至户部尚书;清代张堰钱氏家族,是江南驰名的校勘出版世家,世代相承,在一个多世纪里先后出版古籍达1000余种;清宣统元年,高旭、柳亚子、陈去病等一批进步文人发起成立南社,而张堰则是南社首议之地与南社成员在上海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抗战爆发后,张堰军民同仇敌忾、不屈不挠,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1956年,早在金山划入上海市之前,张堰镇被评选为江苏省第一个卫生镇;2010年7月22日张堰镇被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件件桩桩“诉说”着酸甜苦辣。
如果历史是深扎地底的根,人文便是繁茂的枝叶,风情便是盛开的花朵,所长成的参天大树宛若一张全息名片,邀请八方来客领略留溪千年风光。
伴随着精炼的文字、精美的图画、生动的讲解、多样的形式……张堰古镇历史人文之底蕴、桑梓温馨之意趣、重土报本之情结如一幅长卷缓缓铺开,跃然眼前。
张堰镇党委、政府倾力将张堰历史人文风情馆打造为张堰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传播中心、张堰地域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体验中心、古镇会客厅和未来规划的展示中心,把散落在群众身边的历史文化风俗元素留存和传承下来,是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走进其中,在重温故乡历史的过程中,张堰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得以增强。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