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红景点拍照打卡,常见于每年长假时的微信朋友圈。
有人在奈良喂鹿,有人在镰仓看海,有人在瑞士看山景……
然而,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这些是怎么做到的,回国得隔离半个月,他们都不用上班的吗?
仔细一看,其实是这样的:
上图分别是坐落在国内一些城市里的“小奈良”、“小镰仓”和“小瑞士”。
到这些“小”字辈景点,省下了签证、机票,又不需要隔离。有网民在社交平台上总结:只要有心,到处都可“平替”。
但是,有些公园是不可复刻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中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15年以来,我国在总结自然保护地60余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启动三江源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整合相关自然保护地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实行统一管理、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
这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3%。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撰文中可以了解到,与自然保护区相比,国家公园的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6个“更”,即更“高、大、上”,更“全、新、严”。
更高,指的是国家代表性强,大部分区域处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顶级状态,生态重要程度高、景观价值高、管理层级高。
更大,指的是面积更大、景观尺度大,恢弘大气。
更上,指的是更上档次,自上而下设立,统领自然保护地,代表国家名片,彰显中华形象。
更全,指的是生态系统类型、功能齐全,生态过程完整,食物链完整。
更新,指的是新的自然保护地形式、新的自然保护体制、新的生态保护理念。国家公园在国际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但在中国出现才10多年,还是新鲜事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更严,指的是国家公园实行最严格保护、更规范的管理。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曾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国家公园的设立,标志着国家的自然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具有系统性、开创性的意义。国家公园设立的目的,是保护大尺度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重在对生态系统尺度和景观尺度的保护。
在8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占海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多规合一”改革部署,当前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正在加快编制,在这些国土空间规划中都高度重视并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研究提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对策。
“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建设数十个国家公园、一千多个自然保护区、几千个自然公园,有效保护我国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域。”张占海指出,要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功能空间,从生态系统、物种、遗传基因三个层面保护,综合利用就地、迁地两种保护方式,加强全球和国家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的保护,建设国际候鸟和珍稀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完善物种迁地保护和基因保存体系格局,建设面向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承载着重要使命,我们的国家公园,尽显生态之美,让你看到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财经翻译官】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