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我去过那些个非洲国家,在非洲待了七八年,如今依然对非洲念念不忘,非洲到底给我留下了什么?真的只是和国内不同的生活、工作的节奏吗?当我一点点回忆梳理时,我发现,非洲之所以给我如此深刻的印象,是我从中得到了很多的“教训”。
世界很大,也很小
在非洲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很多这样的地方,那里与外界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如果想要走进去,从繁华的都市出发,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而且路途会经过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无人居住之地,通常去往这样的地方,也没有便利的交通。要么是尘土地上被当地人走出来的一条小道,旱季尘土飞扬、颠簸不平,雨季泥泞不堪,随时有陷进去的风险。经过了这样的道路,才到达那么一个偏远的地方。
当你看到这个地方时,它也有自己的一番景象。这里有小商店、小市场,有属于这里的居住风格,还有不断往来的居民,而这些居民则是走不出去的人。
这样的地方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也有特有的生存条件,更是有居民适应条件的能力。在这里的很多人,都是从小就生活于此,他们甚至一生都没有走出去。走不出,不只是因为道路的不便,还是他们没有在外界生存的能力,也是他们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也许他们走出去过,但不管走出了多少次,还是回到这里,因为这里有他们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样的地方在非洲其实很多,有马里生活在深山悬崖边的多贡族,去往多贡村庄,通常要开两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有多哥生活在小岛上的多哥维尔人,他们每天坐船往返于小岛和陆地上;还有苏丹生活在荒漠丛林里的村民,你只有在行车路上才会发现,那里存在着几个茅草房子。
这些地方,如果不是看到,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世界那么大,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们;可是,对于那些地方的人来说,这是他们一生所在之地,他们的世界也就是这里。
人类如此渺小
非洲,我们冠以野性和广阔,野性是这里有数不尽的野生动物,它们依然遵循着自然法则生存,时刻上演着存与亡的较量。广阔,是这里以自然景观为主,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深不见头的雨林,还有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
非洲自然景观,我最喜爱的就是撒哈拉,我始终说不上原因,除了觉得它壮观外,仔细想来,或许是我觉得,当走进撒哈拉,它能把人类给淹没。在这里你看不到繁忙的人类,也没有复杂的思绪。我觉得是沙漠把人的心打开了,或是直接给淹没了。
每当行车在撒哈拉的公路上,看着路两边黄色的沙丘,我都觉得视线开阔了很多,看着满是沙丘的地方,也突然觉得心里轻松了。此刻脑子里只有这一望无际的沙漠,不再有沙漠外的琐碎杂事。
深入沙漠,又是另一番景象。站在一个沙丘上,眼前是绵延不断的沙丘,沙丘一个一个延伸出去,看不到尽头,我也想象不到它都走向了哪里。有时一座高大的沙丘挡在眼前,视线便就到此了,视线以内还是沙丘;当小沙丘延伸出去,眼睛能看到的就是,在远处,它们和天连接到了一起,而自己则是身处于沙海世界,周围便不再有任何人和物,耳边响起的只有风声和风吹沙子的声音。久居城市的人,从未想过,这个世界可以如此安静。如果此时把思绪拉出沙漠,自己都很难想象,在浩瀚的沙漠里,有这么一个我存在。如果大自然稍有变化,沙尘四起,自己是走不出这里的,沙尘能轻而易举地把人给掩盖,风沙过后,这里依然是一片宁静,连人来过的踪迹都没有。
具有这般力量的大自然,把人衬托的真是太渺小了。
欲望让人不快乐
非洲人很容易满足,虽然很穷但幸福感很高。这是去过非洲的人对他们普遍的评价。其实有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他们对物质没有太多的欲望。
我曾经在一个国家工作时,有两年是在非洲乡下,周边基本上就是条件极差的农民。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我们场地做清洁工,他知道我们平时的生活条件,对他们来说算是很奢侈的。有时我们会打趣的找他聊天,问他如果让他去中国他愿意吗,在中国吃的、住的都很好,有水有电也有快速的网络,他说他不愿意。我们问为什么,他说他觉得他们现有的食物就是最好的,虽然每天吃的很简单,一个星期都吃不到一次肉,但他觉得这样已经很高兴了。
听了他这么说,我们觉得他说的不假,因为当地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没有好的生活条件,但生活的很快乐,也不奢望一定要有什么,只要每天有吃的,能吃饱就是幸福。
也许我们会觉得他们没见过好东西,才对物质没有欲望。这或许是一方面,但这也不正是说明,东西越多,越让人有欲望,越想要得到它们吗?如果得不到就过得不开心,这不也正是我们现在的状态吗?因为见得多了,欲望大了,才会有得不到而不快乐的现象。
对他们来说,见识少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他们内心的充实。因为他们的信仰,是信仰告诉他们,他们所拥有的都是他们的神给予他们的,如果他们没有更多物质,也是他们的原因导致神没有给予他们那么多,神让他们不要苦苦追求,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正是如此,欲望才没有控制他们,他们才会生活的快乐、满足。
你的生活其实很好
有很多人问我,非洲穷,到底有多穷?我说,看过一些场景你就会知道。
我在苏丹工作时,一次从首都前往工作现场,途中要在一个城市吃午饭。那里其实没有什么高级饭店,路边能有一个宽敞又干净的地方,已经是好饭店了。我就在一个常去的饭店吃了点东西,吃完饭就准备上车继续出发。当我坐到车上时,看见两个大概六七岁的孩子,在那个饭店门口的垃圾桶里翻,翻出来的剩饭就塞到嘴里吃,如果这样翻下去,他们也许能吃到几口。但是当他们刚翻两下的时候,饭店老板出来就把他们赶走了,他们还对那个垃圾桶有些不舍。
我不知道这两个孩子平时是不是就这样生存,但他们已经到了在垃圾桶里找吃的地步,想必平时也经常挨饿。
在非洲的农村,贫穷随处可见。每当我或者和同伴去非洲一些农村时,刚进村庄,就出来一群的孩子,围着要东西。此时,只需要给他们一支笔,哪怕一颗糖,他们都很开心。得到礼物的孩子,冲着我们和其他的孩子笑,然后开心地走开,其他的孩子就继续要,继续等。这个时候,我们都能看到这些孩子穿的破破烂烂,很多甚至光着脚,黑色的皮肤上沾满了灰尘,让他们看起来更是脏兮兮的。而不远处,是村子里的大人,他们有的就是这帮孩子里某个孩子的父母,当孩子拿到礼物走到大人面前,大人也会很高兴的看着孩子和他手里的小礼物,然后开心的看看我们,这是表达感谢的方式。
这些现象,在非洲很多地方都随处可见,他们的贫穷我们确实也想象不到。物质的匮乏,让他们得到哪怕一个小东西,都很满足。而对于他们来说,我们拥有的物质已经非常多了,这些物质对他们来说,不只是没有见过,甚至都想象不到。
这样的对比,并不是说我们要和世界上最差的地方做对比,我是想说,当我们在抱怨生活困难、物质难以满足时,应该想想,我们现在拥有的已经是非洲很多人无法企及的。我们应该更加进步,可我们也应该在进步的同时,把心态放平;更应该懂得对生活的知足和感恩。
非洲给人的深刻印象,我想远远不是这片土地自身的魅力,它带给人更多的应该是思考,是对现代生活的思考,有时更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它或许无法达到洗涤心灵的地步,但它至少能达到撞击灵魂的效果。这,也就是去非洲的一个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