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点击“开封政法”即可关注!
举国同庆 盛世中华
新华社推介开封: 趁秋高气爽,到古都开封转一转吧
一城宋韵半城水,金秋时节菊满城。趁秋高气爽,到古都开封转一转吧,那里菊花待放,水清景美,满城的“活”历史将带你穿越千年,梦回大宋。
小菊花育出“经济果”
10月18日,中国开封第39届菊花文化节将正式启动,届时,开封的大街小巷都能瞥见菊花的身影。1983年,开封将菊花定为市花,以后每年举办为期1个月的菊花花会,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参加。
2020年10月18日,游客在开封赏菊游玩。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开封种菊史可上溯到南北朝时期,宋代东京(开封)菊花已驰名全国。《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尝(赏)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尝”。开封人对菊花的热爱植根于心,养菊、赏菊、爱菊的习惯相沿至今。
2020年中国开封第九届国际菊花展上展出的菊花。开封市委宣传部供图
开封繁多的菊花品种和高超的养菊技术吸引了许多外地养菊工作者前往购买种苗、交流菊艺,当地保存、引进和培育的菊花品种约有1500个。如今,开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菊花生产基地,种植、观赏、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已经形成。菊花规模化、产业化稳步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黄河水淌出“幸福河”
开封有“北方水城”之称,数千年来的兴衰荣辱都与黄河息息相关。早在战国时期,魏惠王就修浚了国都大梁(今开封)的水利工程,开凿人工运河——鸿沟,构成沟通中原地区宋、郑等故地交通的水运河网。到了唐代,开封因“漕渠穿城”而成为重要的运河节点城市。北宋时,更是“四水贯都”,粮食、军队等全赖发达的水路运输,成就了“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繁华盛况。
得到河水滋养的同时,历史上开封也屡遭黄河水患。开封市域内黄河干流总长约88公里,河床平均高出开封市区7-10米,“地上悬河”特点突出。据记载,从1180年到1944年,黄河共决溢338处,开封城7次被淹。
9月9日,航拍开封涧水河。麻翛然 摄
9月8日,航拍黄河生态廊道。牛书培 摄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下,开封通过治水,使“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美景再现,28.6公里的“一渠六河”形成一条环城滨水风景绿道,沿岸绿化、美化面积4000余亩。21公里长的沿黄生态廊道小品景观有序排列,吸引了很多群众来此休闲游玩。黄河水在开封流淌出了“幸福河”。
“城摞城”承载“活历史”
开封有“八朝古都”之称,拥有4100年的建城史。城市多次被黄河泥沙冲毁掩埋,人们又一次次在这里重建,在地下0米至14米处,自下而上叠压着战国、五代、宋金、元、明、清不同时期的6座城池,形成了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几座城”的奇特景观,也留下了“汴京富丽天下无”的辉煌和“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宋文化”。
2019年10月11日拍摄的开封“城摞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近年来,开封市高度重视并做好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走进开封,到处都能看到“活”起来的历史。
步入清明上河园,穿越回“大宋”;走在繁华街市,体验市井百态;观看《大宋·东京梦华》《千回大宋》等演出节目,在娱乐中了解历史文化;走上开封城墙,AR增强现实导览互动系统、六面“8K”高清LED屏带你沉浸式游览;古马道遗址博物馆中,虚拟现实技术让你站在遗址之上,直观“城摞城”“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前世今生……
2021中国·朱仙镇重阳节系列活动开幕
10月1日上午,我们的节日2021中国·朱仙镇重阳节系列活动在朱仙镇启封故园开幕。省民协主席彭恒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宏地出席开幕式。0
以我“警察蓝” 守护“中国红”
信息来源:开封发布、开封广播电视台、平安开封
分享给亲友
觉得不错请点赞并点亮在看↓↓↓